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从中学时代就从圆周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中感觉到一种音乐韵律。他根据曲子的抑扬顿挫来确定相对应音符节拍的长短,然后将这一乐谱输入电脑对曲调进行加工,这样便得到了小数点以后113位数字组成的一支优美乐曲。用小数点以后365位数字可谱成五支曲子。他把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是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音乐的一盏明灯。虽然他生活在帝俄时代,但人们并不为此而低估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在他的国度里,人们还是把他作为民族瑰宝看待着。他的音乐一方面具有细致的心理刻画,动人的抒情性;一方面又具有深刻的戏剧性、悲枪式的斗争精神。可以这么说,在音乐内心情感的表现上,柴可夫斯基具有女性细腻的风格,在音乐的戏剧力量上,又具有贝多芬式的阳刚之气。为什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具有这样的风格呢?这除了与当时社会环境、他的婚恋生活的影响有关外.关键和他的性格有关。柴可夫斯…  相似文献   

3.
周杰伦没有上过大学,是在一所私立的中学音乐班毕了业,随后就面临着工作问题。周杰伦就读的是音乐班,他的最大爱好也是音乐,走出校门以后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他者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和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群体和文化之内:从异国音乐文化的他者到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他者;以他者的眼光感受他者音乐文化;借鉴他者进行研究。存在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他者情结有效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大切像一支拉满弦的箭弓蓄势待发,与周晓鸥高大浑厚的气质搭配极致。周晓鸥驾驶着他的大切在城市穿行,像他的音乐一样在四处传唱。周晓鸥与大切一起摇滚摇滚音乐人和摇滚音乐,更为积极的一面是洋溢着纯洁的理想和赤子的良心。零点乐队——一个将被载入中国流行音乐史册的名字,他们的歌早已耳熟能详。作为零点的主唱,周晓鸥的歌苍劲有力,旋律洒脱,周晓鸥的坐驾,从切诺基到丰田佳美再到大切,伴随他一路的音乐同行。  相似文献   

8.
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与音乐是两门性质很近的艺术,二者都具有内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和谐、对比、节奏等美感因素,而且不少能工巧匠设计出奇妙的建筑,确能奏出音乐来。音乐增匈牙利的索尔诺克市有一座音乐塔,当人们走进塔时,就能发出阵阵优美的音乐。原来建筑在塔顶装有各种各样管风琴,只要风一吹来,便会奏出动听乐声,象一支管乐队在演奏。音乐亭法国巴黎市郊的一座景色秀丽园林,建有一座精巧的音乐亭,亭子的地板是由一块块形似棋盘的方格组成,每个方格都有标志,表明它能奏出一定音阶。当人们步…  相似文献   

9.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嵇康形成了强烈的反叛意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观念相对立,他反对对音乐社会功能作庸俗社会学的解释;对音乐的心理功能,他认为只限于躁静这一情绪层面;他高度肯定欣赏活动中欣赏者的主体价值;他的学说有其先声和响应。嵇康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卓然独立的杰出人物,但他的观点也存在着许多偏激和谬误。  相似文献   

10.
德国浪漫派作曲家舒曼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评论家,他的音乐评论对于指引19世纪初期欧洲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舒曼一手创建的《新音乐杂志》集中了他绝大部分评论文章,并在德国艺术评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集中研究舒曼创办杂志的初始过程,其中有很多珍贵史料,可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耿歆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219-219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印象主义中的音乐通过变幻美洲的和声和音色来营建出一种情调和氛围,其创作理念与印象主艾绘画是有着相同之处的。而德彪西的音乐更是与印象主义的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井在延承印象主义绘画的风格的基础上,更显其神秘,梦幻与朦胧。  相似文献   

12.
李健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25-126
贺绿汀是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艺术性,生活气息浓厚,音乐的民族化是其音乐思想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评唐太宗的音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岩 《洛阳师专学报》1999,18(4):60-62,76
唐太宗的音乐观分作两个层面,其一是音乐认识论。由于他不懂得音乐表现人的感情,更不懂得音乐以其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感情,就认为音乐作品本身不带悲苦欢乐的情绪,而是作为作品接受者的人,由自己心情的悲苦欢乐而赋予作品以情绪的。这便无限夸大了接受者的主观认识能力,从而取消了作品自身质的规定性。其二是音乐社会学论。由于他不懂得儒家功利主义音乐观,不懂得音乐同政治、社会、风俗等的关系,就认为音乐作品同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没有什么关系。他的音乐认识观,是音乐社会学论的理论基础;音乐社会学论,是音乐认识论向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的必然推演。音乐对于唐太宗来说,还是一片盲区。  相似文献   

14.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天才式地将巴洛克时期对立与冲突的音乐观念、风格和创作手法等有机地融合、贯穿起来,完成了音乐历史的整合从而推动了音乐历史的发展。仅从技术层面来讲。他是西方音乐史上继往开来的复调大师。同时也以他的创作实践预示了和声时代的到来,他是音乐历史流变与整合的汇聚点。文章在此基点上进行探讨,并试图在人文与技术层面的论述中,引起更多的人们对巴赫的重新审视与热爱。  相似文献   

15.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物理学的大学教材,被一些美国的大学所选用。作者是一位空间物理学家,音乐物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是他的爱好和副产品。本书作为导论性的教材,处理在通常意义下的“音乐”中物理系统与生物过程相互的关联和影响,详细地分析了声音的各种模式、物理性质与音乐的主观和心理感受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廖辅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在音乐史学、诗词、翻译领域均有重要建树。廖先生一生专注学术,年轻时在音专便开始音乐文学创作,直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他曾创作歌词,和音专师生萧友梅、黄自、陈田鹤、江定仙等名家合作,有多首歌曲传世,同时他还有一大批音乐著作及音乐译文发表。由于多种原因,廖先生发表作品时使用多个不同笔名,这也导致后来研究者对先生笔名不清楚从而忽视了其部分作品,甚至出现错误。因此对廖先生曾用笔名进行梳理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礼盒     
中秋 《青年科学》2009,(1):45-45
小时候,他天资平平,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差等生”。一天,父亲把他叫到书房,父亲点着一支烟,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问:“你觉得爸爸算不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杨冯圆 《科技信息》2012,(1):498-498
周子的时代距离今天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但他的“乐论”与今天流行的音乐思想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它所讲的音乐自然观和“淡和”的音乐审美观,在今天也是适用的。他的思想对于今天的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1854年初版)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篇著作在当时即受到资产阶级音乐界和哲学界许多人的重视,并引起了不断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他的观点,在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思想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音乐美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这领域里,有着各种疑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我们在这里仅就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的表现”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刘天华先生科学地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积极摄取西洋音乐的事实,通过对刘先生二胡作品的分析、探究,阐明他之所以取得超越时代的成就,是由他“采取本国固有精粹”,并进行“东西的调和与合作”来完成的。作者在努力探求刘先生创作风格的同时,希望能对改革开放下的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特别是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