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了影响合成联苯苄基酮和联苯苄基酮缩氨基硫脲产率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产率达47%。  相似文献   

2.
氢化钠作用下,(4S)-4-苄基-2-嗯唑烷酮与酰氯反应,合成了N-酰化(4S)-4-苄基-2-嗯唑烷酮化合物,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产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氢化钠作用下,(4S)-4-苄基-2-噁唑烷酮与酰氯反应,合成了N-酰化(4S)-4-苄基-2-噁唑烷酮化合物,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产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二(三苯膦)苄基氯化钯为催化剂、氯仿做溶剂,有机锡试剂与二元酰氯偶联合成二元酮。反应产率高、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反应终点明显,是由易得二元酸合成二元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通过改良的Meerwein芳基化反应由芳胺合成1—萘丁酮,2—萘丁酮和联苯二丁酮,并且讨论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特征。结果表明:由芳胺重氮化经改良的Meerwein芳基化反应能直接高产率地制得相应的多环芳丁酮,并且根据它们的波谱可以判断其取代模式。  相似文献   

6.
二苄基二硫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苄基甲酮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连续通入干燥的H2S和HC l气体,在温度为0~5℃之间反应6h,最终得到产物,产率为85%,通过IR1、H NMR和MS分析证明该化合物为二苄基二硫醇.  相似文献   

7.
以苯甲醛为原料、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为相转移催化荆.在VB1催化下.合成了二苯基羟乙酮.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以0.1mol苯甲醛、0.18 gVB1为基准,在溴化二甲基苄基铵的用量0.02g、反应时间80min、反应温度70℃、10%NaOH用量5mL时.反应产率达到72.3%.由于加入了相转移催化剂,改善了以往方法产率低、重现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在[bmim]BF4离子液体介质中,以InCl3.4H2O为催化剂,经芳醛与环烷酮缩合制备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的新方法.与文献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易分离,操作简便、安全,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9.
Boc保护的L-脯氨酸与Suzuki偶联得到的联苯衍生的胺化合物反应,经过脱去Boc保护基得到脯氨酰胺催化剂,该催化剂与三氟乙酸组合可有效的催化芳香醛和酮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最高得到了91%的产率和87%的对映体过量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苄叉丙酮,以苯甲醛和丙酮为原料,丙酮过量,在稀碱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苄叉丙酮。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醛酮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苄叉丙酮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催化合成苄叉丙酮的较优反应条件为:苯甲醛0.1mol,n(苯甲醛):n(丙酮)=1:2,催化剂用量为2 g,反应温度为30℃,电磁搅拌作用下反应40 min,苄叉丙酮产率可达94.9%。  相似文献   

11.
为对新屈服准则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比较并分析了H.Tresca和Von.Mises屈服准则,M-C和D-P屈服准则,双剪和三剪屈服准则的发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以上不同类型屈服准则的基础理论,并对比了其几何意义、适用性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最后指出,对于今后屈服准则的研究可考虑从完善传统屈服准则屈服面不封闭以及重视相应的实验验证两方面来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玉米高产之路与产量潜力挖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1949-2005年玉米产量变化资料,分析了我国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估算了我国玉米产量潜力;提出了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限制因素及挖掘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义塑性力学原理,介绍了屈服面的物理意义,直接从三轴试验的试验数据拟合天然砂土的屈服面,给出了天然砂土的2个屈服面(剪切屈服面和体积屈服面),并结合数值算例,初步验证了双屈服面表达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田空间管理系统的棉花产量图生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产量图是分析棉田产量差异性的根据,也是实施棉田精细管理和变量作业的依据.文中介绍了Ag Leader公司PF3000采棉机测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农田空间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文件输入、输出,产量图绘制,文档图表显示等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对PF3000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设置与标定作了简要描述.利用农田空间管理系统生成了一幅具有空间分布棉花产量图,并对其产量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可用于指导棉田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5.
收获期直接影响花生植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果实产量,为此对花生植株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及地下果实产量动态进行了分析,为在不影响花生果实产量的前提下收获高质、高产的花生植株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生茎、叶和植株产量、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随收获期延长显著下降,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在生长134 d时最小;花生每株果和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在南疆兵团植棉农场,现行棉花施肥水平已能满足超高产(皮棉3000kg.hm^-2)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限制产量提高的因子不再是施肥量,应从微量元素施用、改善施肥方法及提高精细栽培水平方面入手。一般肥力水平的条田有实现超高产的可能,但若要持续高产、稳产,须培肥地力以增加或保持土壤较高的基础肥力。  相似文献   

17.
膏体流变学的研究是矿业浆体流变学的热点和难点。膏体技术包括脱水、搅拌、输送、堆存(充填)4个阶段,均涉及到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在脱水阶段,全尾砂的压缩屈服应力影响了尾砂浆的脱水浓度,浓度是剪切屈服应力的宏观表现,继而影响了混合搅拌和管道输送过程中浆体的剪切屈服应力。所以,压缩屈服应力和剪切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膏体充填技术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在压滤理论指导下,开展相关实验,提出了全浓度范围内床层脱水阻力和浆体输送性能表征方法,以表征全尾砂浆的可浓密性能。对全尾砂高压力作用下的可浓密性能进行测试,得到高压力下全尾砂浆体的压缩屈服应力;使用控制剪切速率法(CSR)操作桨式流变仪检测剪切屈服应力;继而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浆体屈服应力为剪切应力,压缩屈服应力为压缩应力;浆体的压缩屈服应力、剪切屈服应力与浓度指数均呈指数关系。并且压缩屈服应力远大于剪切屈服应力,因此剪切作用更易破坏絮团,是脱水的主要外部动力,从而解释了搅拌脱水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8.
油茶无性系的丰产性状和稳定性是油茶育种的核心要素。笔者采用浙江金华、江西贵溪和樟树、贵州黎平等4个试验点的12个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数据,应用联合方差分析,G×E互作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鉴别力,并用双标图方法分析其无性系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油茶单株产量在无性系间和不同试验点间都呈现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环境互作呈现显著差异。林分中单株产量在8 kg以上的高产植株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86%,而贡献的产量占58.4%,即林分中不到1/3的高产树贡献了林分近2/3的产量,这个比例和实生林分接近。参试的40、4、53号无性系稳定性强,产量高; 166、20、21号产量中等,稳定性也中等; 而180号产量最低,但稳定性高; 3号产量较高,而稳定性最低。  相似文献   

19.
以封丘县潮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对照)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200kg/hm^2供氮水平下金阳牌有机无机肥料、金正大控释肥、红四方纳米控失肥3个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新型肥料中,红四方纳米控失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籽粒蛋白质效果最明显,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16.2%和18.9%;其次为金阳牌有机无机复合肥,其效果仅次于红四方纳米控失肥;最后是金正大控释肥.以上结果表明,在3种新型肥料中,红四方纳米控失肥对夏玉米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最好,而其他肥料(金阳有机无机肥、金正大控释肥)的缓控效果不能在当季显现,可能主要是由于夏玉米生育期相对较短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为反映土体分布结构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提出土体分布结构概念,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扩展;认为塑性变形的内变量不是单一、固定值,而是在一定区间上遵循统计分布密度函数分布;从而将修正剑桥模型单一尺寸的单个屈服面扩展至尺寸连续的无穷连续屈服面,并建立了一个能描述土体逐渐屈服的本构模型。模型参数有4个,其中3个参数与修正剑桥模型的参数相同,新增了一个参数反映土体分布结构特征。初步验证表明模型能够反映土体逐渐屈服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