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氨酯/聚氧乙烯磺酸钠复合膜的导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聚醚聚氨酯与聚氧乙烯磺酸钠共混制得了一系列单离子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运用红外光谱,Raman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交流复阻抗谱等多种手段对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氧乙烯磺酸钠能同时起到离子源和增塑剂的作用,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增塑效果随着离子化低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在相同氧钠比情况下,PU/SPEO800体系的离子电导率最高,60℃下可达0.1μS/cm,并且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力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超支化聚醚硫酸盐单离子型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氧化乙烯聚氨酯(PEU)和超支化聚醚硫酸盐(SHPG-Na)共混制得了单离子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运用红外光谱,升温红外,Raman光谱和复阻抗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中的阳离子与醚氧原子发生络合作用并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温度对高盐浓度体系中的醚键和羰基与阳离子间的络合作用影响较大,而对低盐浓度体系的影响较小;在较低盐浓度时,SO3在体系中主要以自由离子和离子对的形式存在,当盐浓度较高时,除了自由离子和离子对,还出现了盐的集聚体;PEU/SHPG-Na(离子化程度为60%)的最佳配比为30%-40%(质量分数,即[EO]/[Na^ ]=5-6),室温(25℃)下最高离子电导率σ=3.1μS/cm,中等温度(60℃)下达到10^-5数量级,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3.
以聚氨酯、高氯酸钠盐和软段模型化合物为组合,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化电解质,利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复阻抗谱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软段模型化合物对所研究的聚氨酯/软段模型化合物/高氯酸钠盐复合体系中离子-聚合物间相互作用,玻璃化转变温度、离子电导率均有显著的影响,软段模型化合物聚乙二醇(Mn=1000)的加入会引起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离子迁移表观活化能的降低,导致聚氨酯硬段的聚集,随着体系中软段模型化合物含量的增加,该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相应增加,室温下最高可达10μS/cm。  相似文献   

4.
软段模型化合物对聚氨酯型固体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聚氨酯、高氯酸钠盐和软段模型化合物为组分 ,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利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复阻抗谱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软段模型化合物对所研究的聚氨酯 /软段模型化合物 /高氯酸钠盐复合体系中离子 -聚合物间相互作用、玻璃化转变温度、离子电导率均有显著的影响 .软段模型化合物聚乙二醇 (Mn=1  0 0 0 )的加入会引起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离子迁移表观活化能的降低 ,导致聚氨酯硬段的聚集 .随着体系中软段模型化合物含量的增加 ,该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相应增加 ,室温下最高可达 1 0 μS/cm.  相似文献   

5.
在Rice和Roth的自由离子模型和Flynn的离子极化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骨架离子周期势场中薛定谔方程的布洛赫解,提出与半导体的能带模型相类似的离子能带模型,来解释离子晶体与固体电解质的区别,固体电解质的相变,本征快离子导体和缺陷型快离子导体的区别,电子—离子混合导体中离子电导与电子电导的关系以及同一种组成的快离子导体在晶态和非晶态电学性质的差别。强电解质溶液的理论可以从离子能带模型进行解释,并可从这种解释出发,寻找合适的定向偶极子来提高室温下的离子晶体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与线形聚氨酯共混,掺入高氯酸锂制成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并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差热分析、扫描电镜、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电解质体系的溶盐性能、热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是由全氟辛酸酰氯在作为核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表面接枝得到.结果表明,含有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的固体电解质有更好的溶盐和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FT-Raman、FT-IR和复数阻抗谱,对聚氧化乙烯聚氨酯/LiCF3SO3固体电解质样品中离子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导电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导电离子以自由离子、离子对和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于体系中,离子状态随盐浓度不同发生变化,自由离子比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对离子的存在状态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的电导率随自由离子的比率上升而变大;初步探讨了离子在体系中的导电机理;对Nernst-Einstein公式在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应用做了校正,建立了合理的自由离子浓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元硝酸盐—氧化铝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对其结构及导电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为一多相混合体系,在400℃附近,碱金属离子的电导率可达10-1S/cm量级;这种复合材料是质子型导体,在含氢的环境中,质子迁移数约等于0.9,质子电导率在400℃附近可达10-2S/cm量级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结构类似于聚氨酯硬段的模型化合物,并以该模型化合物与聚氨酯和高氨酸钠盐复合,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红外光谱和复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体系的离子聚集形态、离子-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其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钠离子优先与醚氧基发生络合,当其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转而主要与羰基发生络合;体系中盐浓度升高,自由离子和离子聚集体数目均有增加,该体系存在最佳盐程度,此时具有很高的离子导电性能,但电导率与温度关系不符合Arrhenius方程,硬段模型化合物的加入不利于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钙钛矿型材料是近些年来人门发现的离子导电率较高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将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材料分为氧离子导电型和氢离子导电型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导电机理及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将聚醚型(A1)和聚酯型(A2)两种特定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别与聚乙二醇丙烯酸双酯(PEGDA)、LiX、光引发剂等混合制成光敏体系,然后经UV固化得到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薄膜,并对其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固体电解质膜的机械性能都比纯聚氧乙烯(PEO)为基体的电解质膜好,加入适当比例的A1的电解质膜的导电性能与以PEO为基体的电解质膜相近,但加入A2的电解质膜的导电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2.
相比锂离子电池来说,钠离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解质,对电池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简要介绍了液、固态电解质体系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讨论这些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电性能、电化学性能、热稳定性等特点。现今钠离子电池大多使用的是液体电解液,而液体电解液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同时,安全性仍有待改善。而固态电解质还有许多基础科学需要探索,并且需要考虑电导率、成本等因素。基于以上评述,希望对钠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Ionic conductivity in crystalline polymer electrolyt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adjourova Z  Andreev YG  Tunstall DP  Bruce PG 《Nature》2001,412(6846):520-523
Polymer electrolytes are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study, in part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use as the electrolyte in all-solid-sta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These materials are formed by dissolving a salt (for example LiI) in a solid host polymer such as poly(ethylene oxide) (refs 2, 3, 4, 5, 6), and may be prepared as both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phases. Conductivity in polymer electrolytes has long been viewed as confined to the amorphous phase abov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where polymer chain motion creates a dynamic, disordered environment tha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facilitating ion transport. Here we show that, in contrast to this prevailing view, ionic conductivity in the static, ordered environment of the crystalline phase can be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equivalent amorphous material above Tg. 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ion transport in crystalline polymer electrolytes can be dominated by the cations, whereas both ions are generally mobile in the amorphous phase. Restriction of mobility to the lithium cation is advantageous for battery applications. The realization that order can promote ion transport in polymers is interesting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where crystallinity favours electron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简单工艺,制备出以8%Y2O3(摩尔分数)稳定的ZrO2为固体电解质,La0.8Sr0.2CoO3混合导体材料为扩散障碍层的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很好地给出全范围空燃比的极限电流平台,与小孔或多孔极限电流型传感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作为一种固态电解质具有优良的力学和机械性能,它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对部分近期比较热门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将不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讨论,并且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利用物理方法添加固体硅酸钠的硬质聚氨酯的改性研究 ,着重讨论了固体硅酸钠的添加量、粒度与硬质PU体积热变形、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 ,该材料的耐温性明显提高 ,成本降低 ,达到了PU保温材料的水平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廉价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Proton conducting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such as batteries, super capacitors, electrochromic windows, sensors etc~([1,2]). Many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behaviour of inorganic based polymer electrolytes as proton conduct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olid state devices at room temperature~([3]). But, inorganic acid doped electrolytes have some serious disadvantages like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PVC和PMMA为基的锂盐复合物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电解质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宽的电化学稳定区,但用于二次锂电池时,会因锂电极界面被逐渐腐蚀而影响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