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上期刊出的房树人测验,全部是由我们的学生所画的,颇受学生读者的欢迎。房树人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投射测验,用来研究一个人的潜意识,从画中的房子、人物、窗户等安排可以看出当事人潜在的心理冲突以及自己也没有感觉到的情绪。类似的投射测验还有罗夏墨迹测验,通过一张形象不完整的图,让当事人描述自己的想象来分析出其内心的潜意识,以及沙盘游戏,其方法和房树人测验差不多,主要元素也包括房子、人物、动物等。一般人喜欢这类游戏是觉得它好玩,可以探索内心世界,发现自己也不了解的另一面。但如果要体现测验的科学性,帮助当事人正确解读自…  相似文献   

2.
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的展厅里,出现了一个能给人画肖像的机器人.它可以在10 min内为人画好一幅形似且神似的简笔素描画像,这比一般的街头艺术家的速度要快得多.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于此,而是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自主机器人的灵活性. 绘画机器人是由德国一家机器人研究所的凯恩斯等人开发的.不少人难以理解机器人专家为何去开发画像机器人.因为按照常理,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了,“咔嚓”一声,逼真的肖像就存在相机里,连上打印机,一份肖像就打印出来了.整个过程1 min之内就可以搞定,何必让机器人去折腾10 min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大材小用吗?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画在哪里吗?它就在秘鲁的纳兹卡高原上。如果你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俯瞰纳兹卡大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被“画”上了许多幅巨大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形。它们有的像一只兀鹰,展开双翅仿佛在空中翱翔。还有一幅显然是一位男子的画像了:他瞪着眼睛,伸出右手,脚上穿着厚重的靴子。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画着各种几何图形:有直线的、交叉线的、长方形的,还有三角形的。每一幅画都大得惊人:一只鸟长约165英尺,蜘蛛的身长有150英尺,一只兀鹰从嘴喙到尾羽就有400英尺长,而一只蜥蜴的身长则达到617英尺。据…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言下之意,科学家和艺术家从根本上来说都在探索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相同的一类人,只不过所用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而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一个与此有关的主题—当绘画注入了科学元素,即“科学美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三只手画画     
你一定听说过三人合作画一幅画,但你是否尝试过三只手同时画画呢?不妨试试。三个人按三个不同方向坐好,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三人各伸出一只手,同时握住这支笔,听到口令“开始”后,在纸上面画。每个人不讲话,按自己的意愿作画。甲想画一只  相似文献   

6.
1隐秘的岩浆房 从外面看,早已休眠的冰岛斯里努加吉古火山惊人地美丽。然而,一名摩尔多瓦摄影师最近冒险进入这座火山的岩浆房内部,当他从火山口下降120米到达岩浆房底部时,阳光正好从岩浆房顶部(那里是爆发性岩浆的出口)投射进来,让他看清楚了岩浆房壁的色彩——这些由岩浆泡、烫、熏出来的颜色,令他不难想象这座火山当初爆发有多么恐怖。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绢丝纺织品,其织造工艺高超绝伦,在上面绘上画,竟可达到能使画面人物在白天与夜间移位的地步,这究竟是什么原理,还有待于科技工作者来破译。据《宋史》记载,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有两幅用织造工艺制成的绢丝西幅底料,被丹青高手在其中一幅上画了一猫一鼠,在另一幅上画了一稚童牧牛图。后来,两幅西分别被东安县令宋迪和西洛人狄方用重金购去收藏。县令宋迪虽然是一位很有眼力的品画行家,但总觉得区区一幅绢丝画竟值3000两纹银,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网最近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即威尼斯著名的佩姬·古根汉美术馆收藏的一幅油画日前被发现原来是一幅假画,而令这幅画“现出原形”的竟然是意大利一批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6,(6):80-80
漫画欣赏·另类进化《知力》您好,我的母亲是你们忠实的读者,她对老年人健康饮食方面的内容非常关切。现在也感染到了我。我现在也非常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希望你们能在杂志中多加入一些健康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开设一个健康咨询方面的栏目,由读者发问,专家解答。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也是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向健康之路的桥梁。安徽韵梅一直以来都很关注社会的我从你们的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别把CHINA变“拆拉”。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好。现在的城市实现着“三光政策”:房拆光、人搬光、树砍光!CHINA就是“拆拉”还真是很谐…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所说的连环画,平常也叫“小人书”。它由两种成分组成:一是图画,即美术部分;二是文字,即文学部分。因此这种“小人书”其实并不小,它完全称得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作品。连环画曾在我国图书市场风光过一时。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画种,由于以文配画,文画交融,因而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深受广大青少年和劳动人民的喜爱。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连环画作品,除收藏界看好外,与读者的欣赏兴趣渐行渐远。毋庸讳言,目前连环画的图书市场,已经出现了萧条与衰落的现象。连环画是否还会受到读者的喜爱?连环画艺术是否会在本世纪划上句号?这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幅假画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珍藏着一幅叫做《正午牡丹图》的名画。一天傍晚,一个路过此地的官员叫下人拿了名帖来找欧阳修,说想借《正午牡丹图》一看,以饱眼福,并说第二天一定归还。欧阳修不好拒绝,只得将画交来人带去。那大官倒也守信用,如期将画归还了。过了几天,欧阳修的一位好友急匆匆地找来,一进门便嚷着要看《正午牡丹图》。这位好友以前曾多次看过这幅画,见他今天这样急不可耐,欧阳修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怎么啦?”好友却等不及似地说:“快拿画来看,看了就知道了!”欧阳修拿出画,好友小心地展开。只见几枝牡丹在阳光中怒放,在牡丹花下,一只…  相似文献   

12.
德布罗意的非线性波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了爱因斯坦被人誉为“哲学家和科学家”外,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被人誉为“思想家和物理学家”,其中一位是尼耳斯·玻尔,另一位就是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亲王。玻尔是“正统”量子力学纯几率诠释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德布罗意则是“非正统”波动力学因果诠释“法兰西学派”的创始人。德布罗意性格内向儒雅,很少走出国门。他作为思想家到底在思考些什么呢?他在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他与玻尔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刘斌 《科学之友》2004,(8):46-47
问: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呢?答: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为什么用“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主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方面对病人要很好地关照。因为得了这个病之后,社会往往对他歧视,他自己也歧视自己。你不歧视他,他也会感觉很绝望,觉得没有前途了。他本该更好地跟疾病做斗争,更愉快地生活下来,来享受现在的人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不要给他压力,要关心他。第二点,对社会的稳定很有益,因为这些有疾病的人、感染上的人能够很好地跟疾病做斗争,对稳定社会很重要。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对正常人本身,让他知道吸毒是危险的,性…  相似文献   

14.
Kernp  martin 《世界科学》1998,(10):43-43
如果一幅画相当于一千个词汇的价值,那么一个图形就可能等价于许多复杂的数学公式。费曼图就是阐述和预测的有力工具。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以各种方式反复指出,“没有人通晓量子力学”.我们怎样去理解他的这句话呢?费曼是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权威,也是一个能对非专业  相似文献   

15.
在“飞碟”热开始以来的近三十年中,显然已从幻想和想入非非者的性质转变成真正的科学研究课题。“飞碟”这个耸人听闻的术语已正式被称为“不明飞行物”(UFO)。对这类报告的研究称为“飞碟学”。这种飞行物的本身,由于并不确实存在而不可能被研究。“飞碟学”这个词具有一门真正科学的全部特征,然而,这门特殊的科学分枝却还没被承认为科学。“飞碟学”能被认为是一门真正的科学,或者是一门未成熟科学,或是一门未来的科学吗?或者仅仅是歇斯底里的一种代名词?所有的研究工作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 飞碟学已被“传统”科学摒弃。这种对不落陈套的新思想的抵制,在飞碟学的许多参与者看来,这就  相似文献   

16.
深度下潜     
“您能用通俗的方式讲讲吗?”记者一边问,一边用手在后腰上摸了一下。 科学官膘了他一眼:“你们总是把录音机放在后面的吗?” “我们总是保证报道的准确,”记者微笑道,“力求字字无误。” “简单说来……”科学官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圆:“比如这是木星大气外层,(他又在中间画了个小圆)这就是它的液氢层表面。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这两层之间发生了什么。人类从未真正了解过木星大气内部的情况,一切都还只是物理模型而已。过一会儿,我们就要下潜到木星大气层里面去。” “木星的半径为7.1万公里,而你们只准备下潜不到1000公里…… ”记者扶了扶眼镜,掏出个小本子念道,“能了解多少情况?” 科学官看着他:“你做了不少准备。”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幅描写未来的大空剧场的内部的科幻画。在5幅巨大的银幕上映着一艘艘太空船从太空站飞往其他天体的宏伟场面。这5幅银幕上的画面连接成一体,大大扩充了观众的视野。更加有趣的是,剧场穹顶黑的部分居然隐隐透出了一些天体和繁星。整个剧场都被画面笼罩着,使观众如临其境。 在剧场中央升起了一个“擎天柱”似的机器人,左手托着一个小人。难道它要伤害那个人吗?其实这纯属多虑。那智能机器人实际上是剧场的主机,而它手掌中  相似文献   

18.
每有亲戚朋友来我们家,都对家中墙壁上挂着的女儿的绘画赞叹不已!"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用绘画表达这么丰富的内涵?!""你瞧这颜色那么绚丽、协调!""这画的笔触和线条真细致到位!";"你们女儿的画卖么?我很想收藏两幅。"等等。每每听到这些夸奖,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欣慰之情。漫漫学画之路还真有一些故事可以讲一讲。  相似文献   

19.
一卷标有“天文节候躔次全图”附注:万历丁丑年写于叠峰山房”字样的明代天星象图首次被发现。 这卷星图为长卷式星图集,全卷计25幅星图,首幅为全天星象图,其余24幅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星象图,每图旁均附有日出、日入以及昼、夜的时刻并附有该节气的天文歌诀。 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文学史有关专家初步评价认为:《天文节候躔次全图》是我国现存世的珍贵科技文物,星图集含北半球星图一幅和二十四节气的扇形星图各一幅,这种星图形制,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我很欣赏“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此人诗、书、画“三绝”,他画的墨竹更是独具匠心,节节傲然挺立、尽显风骨。“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诗《题墨竹图》)正如板桥先生的为人,刚正不阿、正直一生。我心想:若画竹定学板桥先生,以竹为骨,确是英雄本色。有一次在画展上,看到一位大学艺术系的画家老师在当场作画,题为《墨竹》。提笔挥洒自如,很有板桥神韵,令在场的观众都啧啧称赞。那位画家老师见大家喜欢,兴致便更浓,做完这幅画后,接着又当场挥毫画一幅《秀竹》。这《秀竹》与《墨竹》果然不同,翠绿的竹叶片片伸展,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