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44例呼吸疾病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结核菌DNA检测,并同时与涂片抗酸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12例结核标本涂片和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1%和52.7%,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94例涂阴结核标本PCR阳性达45.7%。结果表明应用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较高等优点,尤其对涂阴病人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淋球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男性淋菌性尿道炎,61例患者中9例作分泌物培养和PCR,培养阳性2例,PCR阳性5例;52例先取尿道拭子作培养,后取始段晨尿作PCR,培养阳性1例,PCR阳性18例.培养总阳性率4.92%,PCR总阳性率3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晨尿淋菌PCR可作为一种敏感方法用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5例样本,其中单纯疱疹病毒阳性65例,阳性率31.7%.PCR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早期准确诊断、判定药物疗效和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运用PCR技术检测育龄妇女宫颈分泌物中的沙眼衣原体。方法:根据国外报道的CT基因序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选出一对寡核苷酸引物,扩增片段为510bp。结果:运用经改进完善后的PCR技术检测育龄妇女宫颈分泌物中CT的阳性率为14.8%,扩增的灵敏度为0.1fg/μl,划性为100%。结论:PCR技术检测CT感染快、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被WHO 称为最重要的传染病,目前结核病的确诊主要依靠涂片、镜检观察,这种方法阳性率不高,且准确性差。Elisa 、RIA、BACTEC及MB- Check 培养系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也较为快速,但不能最终确诊。基因诊断是以分析核酸而达到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和鉴定结核杆菌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目前用于结核杆菌检测和鉴定的几种基因诊断方法,即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基因分型,其中着重介绍了PCR 技术在结核杆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10例早孕妇女尿液及其胚胎绒毛的HCMVDNA。结果孕母尿液与胚胎绒毛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5.5%和7.3%,宫内感染率为41.2%,孕母尿液与胚胎绒毛的HCMV阳性数密切相关,提示孕母尿路排毒系全身性活动性感染;孕母尿液HCMV阳性与阴性者其胚胎绒毛HCMV阳性数具显著差异,表明孕母尿液阳性者较阴性者处于垂感染胚胎的高危状态,建立采用PCR法普查早孕妇女尿液HC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g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对直接涂片镜检淋球菌阴性患者100例进行淋球菌cppB基因片段测定。其中PCR阳性者高达54例,占54%,该组病人中有20例尖锐湿疣患者,其中PCR阳性者13例,占65%。以上结果提示:PCR技术可明显提高淋病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 感染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检测了149 例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情况.维持血透患者HGVRNA 阳性率为4 .7 % ,与HGVRNA阴性患者相比,两组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维持透析时间、输血量、合并HBV 和HCV 感染率及肝脏酶谱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但无明显肝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C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41例恶性卵巢肿瘤2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3,基因及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CD44V3表达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均P〈0.05);有转移者CD44V3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转移灶阳性率高于原发灶(P=0.01),CD44V3阳性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性病淋球菌PCR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笔者设计一对对淋球菌隐蔽性质粒cppB基因有专一性的引物,应用该引物进行PCR体外基因扩增.对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可检出380bP特异片段应用该试剂盒检测125例性混乱患者与细菌培养法比较,前者检出率25.6%(32/125),后者仅6.4%(8/1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方法:根据国外献报道的基因序列选出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其扩增片断为450bp。结果:在450bp处出现DNA扩增带为阳性,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其阳性率为30%(29/96)。结论: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生殖道HPV-DNA快速,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12.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患者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合成的引物位于HCMV基因组早期蛋白基因区,经PCR仪扩增一段长430bp的特异序列片段,对正常人基因组DNA或其它疱疹病毒DNA无交叉反应.此法可检测出少至10-16g(0.1fg)的病毒DNA.通过对35份尿液标本的检测,比较PCR法和组织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并将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HBsAg、HBeAg和抗HBcAg同时阳性的受检者中,100%可检测出HBVDNA。在血清标志物全阴性受检者中,也有45%可测出HBVDNA。结合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是敏感的,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咽拭子标本,结果有34例阳性,占32.7%,其中最小患儿47天,3岁以内的婴幼儿感染率较高,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与先锋霉素类抗生素疗效好,提出咽拭子PCR方法检测支原体是临床上一项快速、具有高度特异性方法,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桂北五步蛇毒腺中抽提蛇毒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PCR在同一试管内进行)扩增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原基因,并进行电泳检测,可见3条特异的DNA条带,分别约为1.5Kb、1.3Kb和800bp,利用平端连接的方法将其中的800bpPCR产物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挑选白色菌落,用酶切和PCR法对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制备地主辛标记探针,通过斑中杂交检测鼻咽癌患咽拭子、活检组织及血标本中EB病毒DNA。方法:按献「4」的方法,以B95-8DN为模权进行CPR,用PCR产物进行地主辛标记反应获得探针。将梯度稀释的变性探针制成NC膜,与对照标记的DNA进行比较,以测试探针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标记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1pg,有地对9例患的一(均经PCR检测,证实EB病毒D  相似文献   

17.
了解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情况。呼吸道感染患者110例,同时采集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采静脉血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本组患者17例(16%)有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12例(11%)痰和(或)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阳性,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为23%(25/110例)。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以哮喘急性发作、肺炎、COPD急性加重和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分别为57%、35%、26%和25%),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提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RPCL算法提取聚类的最佳数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传统的K 平均算法来说,如何选择适当类的数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人提出了次胜者受罚的竞争学习(rivalpenalized com petitive learning : RPCL)算法试图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当数据类有重叠以及输入矢量含有非独立项时,RPCL算法的性能不能令人满意.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协方差矩阵的RPCL算法,并逐步删除那些只包含少量训练数据的类.这种算法,我们称之为改进的RPCL算法.我们用改进的RPCL算法来确定高斯混合分布类的数目,并将其与原来的RPCL进行比较.实验证明,改进的RPCL算法比原来的RPCL算法能够更好地表征类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棉PCR与卡那霉素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尚未提纯的转基因棉179自交后代进行卡那霉素检测和PC检测,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检测与PCR检测结果一致;抗卡那霉素植株PCR检测均呈阳性,而对卡那霉素敏感植株均未扩增出特异性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二元藻胆体模拟复合物(RPC/APC)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能量在RPC和A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能量从RPE传递到RPC的时间几乎相等(50ps);除此之外,RPC到APC没有其它能量传递的通道.结果为能量可以从RPE直接传递到APC同时也可以经过RPC传递到APC,RPC作为能量传递的中间受体,在实际的体系中其作用是通过竞争的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