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逸平     
正教授Professor刘逸平(Liu Yi-ping),汉族,广东韶关人。199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4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2名。现为  相似文献   

2.
王幼松教授     
王幼松(Wang You-song),汉族,湖北武汉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87-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大学任教,1993-199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任研究助理,1999年10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2005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迄今已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勇教授     
正1958年5月出生,云南姚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赴荷兰国际水力与环境工程学院进修学习,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土木工程  相似文献   

4.
彭健新教授     
<正>彭健新(PENG Jianxin),汉族,湖南衡阳人。1990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原衡阳师专)物理系;199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晋升为教授,201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  相似文献   

5.
肖凯军 教授     
肖凯军(Xiao Kai-iun),汉族,湖南邵阳人。199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工系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3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工作,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晋升为教授,201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21名.  相似文献   

6.
芮执元教授     
芮执元,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张小英教授     
张小英(Zhang Xiao-ving),汉族,贵州湄潭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原动力系)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控制工程与科学专业做博士后;2004年11月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工作,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美国普度大学核能系任Research Professor;期间于200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7年评为副教授;2012年晋升为教授,并被破格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7名。现为美国AIAA学会长期会员。  相似文献   

8.
袁伟教授     
正袁伟(YUAN Wei),汉族,山西太原人。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2年留校工作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7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袁伟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  相似文献   

9.
赵永生,1962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1983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博士毕业于燕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1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0.
李海洲教授     
李海洲(LiHaizhou),男,汉族,广东潮州人,1964年出生。李教授先后于1984年和1987年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名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至1990年赴香港大学完成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教授;1994年至1995年任法国南希第一大学(UniversitedeNancy)访问教授;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我校目前最年轻的博士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有在读硕士生8名、博士生2名,已毕业硕士生3名。李海洲教授现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广东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会员。李海洲教授多年从事模式识别、语音信号处理及神经网络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1991年以来他主持了6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信息系统”和欧洲联盟研究项目“语音和说话人识别COST249-250”的主要研究人员。在数字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理论方面,李海洲教授提出并发展了新的语音信息处理理论体系,理论成果“基于音素的普通话孤立字、词的不认人识别...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14日——5月16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新贵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燕鸣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贵云教授应邀来我校参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群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相似文献   

12.
华工学人     
廖世军教授廖世军(Liao Shijun),男,汉族,湖北鄂州人,1958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黄石分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南非西开普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赴加拿大CALGARY大学做访问研究。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18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化学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广东省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  相似文献   

13.
李琳教授     
李琳(Li Lin),男,汉族,福建南安人,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随后继续深造,于1985年和1988年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迄今已培养毕业硕士生3人,协助和合作培养毕业博士生8人;目前正独立和合作培养博士生10人、硕士生6人.李琳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人选.李教授兼任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制糖学会理事、广东省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4.
李勇教授     
正李勇(Li Yong),汉族,河南信阳人。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2010年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含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  相似文献   

15.
刘永平教授     
正刘永平,男,汉族,1973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现任教务处副处长。刘永平教授现为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全国  相似文献   

16.
宗敏华教授     
宗敏华(ZONGMin-hua),女,汉族,江西东乡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化工系基本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制糖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招收和培养硕士生9名,博士生1名,共同指导博士生2名。宗敏华教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学风严谨,先后主讲了本科生课程《生物制药工学学》,硕士生课程《非水相生物催化》、《生物分离工…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我校又录取七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应用数学专业1名:李克难,导师为李森林教授;分析化学专业3名:刘一呜、梁逸曾、刘昆元,导师为俞汝勤教授;结构工程专业3名:尚守平、周朝阳、周乐农,导师为成文山教授.这批博士生新生定于2月24日报到入学.至此,我校在校博士研究生已达到12人.  相似文献   

18.
万发贯教授     
万发贯(Wan Faguan),男,汉族,江西南昌人.1915年2月出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52年在南昌大学晋升为教授,担任电机系主任.1953年调入本校.1957~1959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仪器及光学机械学院进修遥测技术.1963~1984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名,均已获硕士学位,其中两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1981年被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1991年共招收博士生9届12名,已有6人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张广鹏教授     
<正>张广鹏,男,1965年11月生,陕西蓝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二级教授,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10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4月留校任教,2000年任副教授,2005年任教授。被授予  相似文献   

20.
刘建军,教授,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62年12月出生,河北省高碑店市人.1983年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河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