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Euler-Bernoulli理论和局部柔度理论,给出了停机状态单一开裂纹转子的连续模型.数值仿真研究了裂纹深度和裂纹位置对转子固有频率以及振型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固有频率和振型识别裂纹参数的方法,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裂纹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平放置Jeffcott裂纹转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弯扭耦合振动的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该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弯扭耦合振动是通过不平衡量来实现的,不平衡偏心较大时,扭转对弯曲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转速部分,且随裂纹深度的增加,受影响的转速下限降低,当裂纹较深,转速较高时,扭转对弯曲振动有明显的影响,使频谱图和轴心轨迹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对转速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在故障诊断时必须对扭转的耦合作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基于简单铰链裂纹模型和局部柔度理论,建立了横向裂纹转子系统扭转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裂纹转子扭转振动的数值仿真解,并有了呼吸裂纹转子系统存在着亚谐波共振特性,将小波技术引入到裂纹转子扭转振动时频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中,结果发现裂纹转子的小波时频二维谱存在着6组大系数,小波三维谱表现为6个峰,相应的小波时频等高线表现为6组同心圆,从而表明可以利用裂纹转子扭转振动独特的时频特性作为监测转子系统横向裂纹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裂纹转子振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所建立的开闭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对裂纹转子在不同裂纹深度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同时考虑转轴在平行裂纹方向与垂直裂纹方向的刚度随裂纹深度的变化的情况下 ,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开闭裂纹转子系统在不同裂纹深度时的频谱和幅频图。结果表明 ,随裂纹深度的加深 ,转子的振动特性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由于裂纹的存在使其显示出特殊的动力学特性 ,为工程上转子裂纹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础上,运用应变能释放率的方法,得出斜裂纹的刚度矩阵.讨论在裂纹全开的状态时,裂纹倾角、轴细长比和裂纹深度对转轴刚度的影响,并对裂纹处于旋转时的开闭情况及相应轴的刚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纹处于全开状态时,随着裂纹倾角的增大,裂纹的刚度随之减小,轴刚度的变化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大更加显著;当裂纹处于开闭状态时,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轴的刚度不再一直减小,而是有一定规律的波动,即时变特性,此时,轴的耦合振动随之增强,转子的动力特性变得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6.
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耦合模型,指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计入齿轮啮合线瞬时位置的变化对齿轮间动态啮合力的影响,建立了更加合理、更加精细的弯扭耦合模型,以前的弯扭耦合模型只是文章中新模型的新例,可由新模型退化得到。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双质量裂纹转子扭振参数激励系统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以发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矩作为驱动源,应用多尺度法,给出了参数激励下的主参数共振解。通过对定常解平均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主参数共振解的幅频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8.
5个8098实现的四通道扭振分析监测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试验和在线监测大型汽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大型船舶、机车、雷达、大型轧钢设备等轴系扭振情况,仪器由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组成,并用四个通道同时检测,可方便地构成1 ̄4个通道各种模式,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轴长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如300MW以上汽轮发电机)机组的扭振情况,与同类引进仪器相比,在适用性和性能价格比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含初始弯曲裂纹转子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简单铰链裂纹模型,建立了含初始弯曲裂纹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裂纹转子振动响应的仿真解;讨论了含初始弯曲裂纹转子的亚谐波共振特性及其与无初始弯曲裂纹转子频率成分的差异;数值仿真研究了刚度变化、初始弯曲、质量偏心以及质量偏心角对裂纹转子轴心轨迹的影响,从而为裂纹转子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DK─ⅡA型扭振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及控制实验室研制的DK-ⅡA型扭振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监测。该系统采用“脉冲时序法”的原理,在齿形盘附近安装非接触式传感器。在传感器信号进入计算机之前,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数字化处理方法,没有采用A/D转换器,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系统的测角分辨率为0.0018°,精度可达0.01°,而且成本较低。该系统已安装在宁夏大武口发电厂并用于扭振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具有定常转速的纺织机械变质量转子在不同支承下的非线性自由振动问题。该转子由一根无质量转轴和一个变质量圆盘组成。分别用多尺度方法和 Runge-Kutta 方法求出了转子自由振动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对支承有阻尼和无阻尼两种情况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增质量转子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振幅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减质量转子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振幅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3.无阻尼增质量转子的静平衡点是不稳定的;4.滑动轴承对变质量转子的自由振动振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阻尼有助于转子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裂纹叶片转子的动平衡、振动调制、近声场噪声及转子转速分析着手,论述了故障的动力学机理,并以排风机单叶片裂纹故障的形成与扩展为实例,进行故障特征的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叶片机械如风机之类可通过多参量特征监测对早期和严重的裂纹故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考虑连续质量的扭振系统的传递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地分析主轴尺寸和质量相对较大的轴盘扭振系统的扭振特性,将连续质量模型引入扭振系统,推导出了考虑连续质量的扭振系统的传递矩阵,即用考虑连续质量的轴段传递矩阵替代轴盘扭振系统中的场传递矩阵。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组合夹具CAD子组装模块的概念,进行了参数化设计的探讨。文中重点叙述了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及其优越性,并对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如夹具元件的确定,参数的输入、模块的生成等,做了深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解析法对航空发动机组主轴系在偏心条件下所引起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耦合特性进行了推理,并利用INV-8型抗混滤波放大器、INV一306DF型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和DASP系统作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对12CrNi3A 钢在冲击和非冲击疲劳栽荷下的过载裂纹扩展延迟效应研究表明:过载对随后裂纹扩展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过载力作用下的裂尖塑变,还取决于随后基载力作用下的裂尖塑变.过载对随后裂纹扩展的影响存在两个互为矛盾的方面:一是裂尖塑变损伤促进裂纹扩展;另一是产生残余压应力场和闭合效应延缓裂纹扩展,两方面共同作用结果才能最终决定对随后裂纹扩展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冲击疲劳载荷下的过载延迟效应与过载力的冲击速度有关,相同条件下,冲击疲劳载荷下的延迟期 Nd 高于非冲击疲劳载荷;各种因素对过载延迟的影响程度在两种载荷制度下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用形状记忆合金对转子振动进行变结构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最优控制方法,引入时变控制和输出反馈控制,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对转子振动进行变结构变动控制,特别是抑制转子振动的瞬态响应的方法,得出了最优控制力和控制电流的强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动作器的结构,探讨了变刚度支承对系统总体刚度的影响,指出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由压杆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失稳现象,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AM1限制性计算了6个乙烯酮亚胺(Ketenimine)衍生物分子的平面构象,并优化得到它们的最低能量构象.结果表明,造成Ketenimine衍生物扭曲失共轭的本质原因是分子中局部基团间的空间位阻.C=C=N-基团上N的孤电子对与苯胺环π电子的共轭--n-π共轭,以及苯胺环对位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是很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具有时滞的非线性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三个估计即稳定性扇形边界的估计、稳定性参数区域的估计和稳定性衰减时间的估计属于工程设计的范畴。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表于《Scienitia Sinica》,本文在此基础上继续对第二个问题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20.
采用 prohl法计算转子轴承系统阻尼与自由振动频率时 ,通过扩大总传递矩阵的维数来解决行列式对特征值的导数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