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今年10月以来,随着美国铺陈"印太战略",中美博弈走向全面、深入之际,美方接连数次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其战略力量有向台海集结态势。从美国近期对"台湾牌"的升级运用来看,美方的"以台制华"正在深度融入到美国对华"全面竞争"和"政治战争"的战略中来,体现出高度的进攻性、策略性和复杂性。美国"台湾牌"五箭联发一是彭斯发表"讨华挺台檄文"。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长篇演说,除批评中国发展模式、指责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一个重大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美国方面的不断插手、干涉,使得台湾问题久悬不决.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与较量,来分析美国干涉台湾的原因,并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方针及中美关系走向进行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国内学界有诸多讨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意在增加"台湾牌"的份量,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摩擦、朝核等问题挂钩,以台湾为"外交筹码"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实现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一俟"筹码"价值榨干,美国则会对  相似文献   

4.
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发人深省的。美国曾经在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特别是在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上作出了有关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后解决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屡次践踏承诺。9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 F-16A 型和 B 型战斗机,这是对"中美八·一七公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也是对最神圣的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阻挠,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让读者了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和售台武器问题上曾经作过的许诺,本刊特重新登载"中美上海公报"(摘要)、"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八·一七公报"。  相似文献   

5.
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发人深省的。美国曾经在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特别是在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上作出了有关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后解决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屡次践踏承诺。9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 F-16A 型和 B 型战斗机,这是对"中美八·一七公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也是对最神圣的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阻挠,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让读者了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和售台武器问题上曾经作过的许诺,本刊特重新登载"中美上海公报"(摘要)、"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八·一七公报"。  相似文献   

6.
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发人深省的。美国曾经在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特别是在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上作出了有关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后解决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屡次践踏承诺。9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 F-16A 型和 B 型战斗机,这是对"中美八·一七公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也是对最神圣的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阻挠,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让读者了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和售台武器问题上曾经作过的许诺,本刊特重新登载"中美上海公报"(摘要)、"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八·一七公报"。  相似文献   

7.
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发人深省的。美国曾经在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特别是在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上作出了有关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后解决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屡次践踏承诺。9月2日布什总统宣布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 F-16A 型和 B 型战斗机,这是对"中美八·一七公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也是对最神圣的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阻挠,侵犯了中国主权,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让读者了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和售台武器问题上曾经作过的许诺,本刊特重新登载"中美上海公报"(摘要)、"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八·一七公报"。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政府于8月17日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是1978年中美建交谈判时未曾解决的问题。中国方面曾声明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将继续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严重妨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但是,在两国建交之后,美国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制订了一个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关系,使两国邦交出现了重大的危机。现在,  相似文献   

9.
胡欣 《世界知识》2020,(7):74-74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艰难时刻,美国再次落井下石。3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所谓"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要求政府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和参与国际组织。该法案是对中国内政的又一次粗暴干涉。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制衡中国的工具,也是美国国内友华与制华、立法与行政、外交与安全、政治与商业等利益诉求长期纠缠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项美国国会通过的、随即由美国总统签署的1979年4月10日《与台湾关系法》,就对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起着干扰和破坏的作用。在中美建交之时,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尚未与大陆实现统一,回到祖国怀抱。美国人民要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国会为此要制定某种合理的有关法律,本来是可以考虑和得到理解的。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符合双方建交达成的谅解、符合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而《与台湾关系法》恰恰在很多方面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干涉中国内政该法第二条(乙)款(四)项载道,美国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态度都较为鲜明,在涉台问题上都持较为克制谨慎的立场。但近年来,受美国整体战略调整、台湾海峡两岸力  相似文献   

1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倡导和平统一,毛泽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新中国面临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台湾问题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既是关系主权完整的根本问题,又不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辩证认识国家安全战略与解决台湾问题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推动着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四)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工作会议关于中美关系的讨论由于乒乓外交取得进展,中国方面所期望的美国总统特使来华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于1971年5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商讨了中美关系问题。中央政治局认为,在中美会谈中,中方应把握以下方针:1.美国一切武装力量和专用军事设施,应规定期限从中国的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2.台湾是中国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外人不容干预。3.我力争和平解放台湾,对台工作认真进行。4.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4.
外刊要论     
防止台海战争李侃如(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当前国际安全的最大危险之一,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这种冲突将最终导致中美战争。布什政府应采取措施避免该冲突的发生。从现在到2007年中期是改变台海危急局势的最佳时期,中美台三方领导人都不会因选举发生变动。大陆与台湾应商定一项20~30年的长期稳定协议,将两岸的注意力从台湾最终地位问题转移到台海安全问题上,以维护台海局势稳定。该协议既能为陈水扁提供留下政治遗产的机会,又可确保台湾问题不妨碍大陆稳定发展,还将标志台海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由于大陆…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是一次成功的访问,但之后不久,中美关系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包括12月18日特朗普公布的其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来自中国的"战略竞争"列为美国面临的"三大主要安全挑战"之一,美国国会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最终版建议五角大楼考虑允许美国海军舰艇常规性停靠台湾的港口,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围绕朝鲜核问题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发出新的抱怨和指责。那么,如何理解这些消极因素的集中冒出?是否意味着特朗普任内的  相似文献   

16.
正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与台湾以防疫为名,关系持续走近,而中美、两岸间的良性合作却呼之不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台海地区既有的矛盾、风险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偏见作祟,中国与美国、大陆与台湾的隔阂进一步加深。疫情之外,美国签署《台北法案》,就台湾拓展国际参与问题大做文章;中美两军在台海周边军事活动的针对性逐步加强,传统地缘安全风险大大提高。在后疫情时期,美台关系的走向正成为台海地区高度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和台湾岛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双方的对台政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调整。总的来看,中美两国主要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和台湾的国际地位、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重大的政策博弈行为。了解中美在这些博弈点上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测中美未来对台政策走向和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安全困境与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困境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安全困境发生的原因,提出安全困境的两种模式:一般性安全困境和结构性对抗安全困境,在此基础上对冷战后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安全困境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对台湾问题的思考应该放在冷战后中美安全困境的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19.
当初炮制《与台湾关系法》就为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埋下了伏笔。《加强台湾安全法》是继《与台湾关系法》之后,美国国会亲台反华议员炮制的又一起在台湾问题上蓄意破坏中国领土完整、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法案。早在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美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大陆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台商长期在大陆对美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