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排毒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疫苗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Lasota等新城疫强毒和弱毒经口腔接种(剂量为0.25mL),12h后采取泄殖腔棉试样品,利用ND强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结果发现试验组鸡群中个体在第3天开始排毒,20d左右排毒结束,其间在6 ̄7d和11  相似文献   

2.
以SPF鸡抗新城疫病毒(NDV)IgG为包被抗体(5μg/mL),兔抗NDVVero细胞培养纯化毒IgG为第二抗体(1∶200~600),酶标记羊抗兔IgG(1∶5000)为指示抗体建立间接夹心ELISA,检测实验免疫鸡、攻毒鸡及现地免疫鸡口腔或泄殖腔外分泌物。结果表明:新城疫无毒力V4疫苗免疫后2d,口腔内病毒抗原随机检出率为4/10,第10天为10/10;泄殖腔为0~1/10,并持续18d以上。滴鼻攻毒后1d,口腔和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率分别是8/10和6/10;第13天,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阴性。NDV灭活疫苗免疫60d后攻毒,第2天有7/20口腔和8/20泄殖腔检出阳性,并一直到攻毒后第14天。非免疫对照鸡攻毒后第3天直到死亡时,口腔和泄殖腔均可检出病毒抗原。对各地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的NDV免疫鸡群检测发现,泄殖腔NDV抗原阳性率0%~9.3%,分离到8株NDV流行毒株,生物学试验证实这些毒株的毒力属中等毒力偏强或强毒。  相似文献   

3.
间隙连接在鸡胚水晶体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报道已揭示,单克隆抗体ND6可影响鸡胚水晶体的发育,使之明显增大.ND6是一种被认为专一于膜蛋白MP26细胞外侧段的单抗.MP26已被认为是水晶体纤维细胞间隙连接的成份.因此,ND6很可能可阻断水晶体纤维细胞间隙连接的形成.本人试图用定量显微镜技术证实ND6对水晶体发育的影响与间隙连接数量减少之间的相关性。注射ND6于20期鸡胚的右眼;同胚未注射的左眼作为对照.培养24h后周定,然后作下列三种处理:(1)测量整体水晶体的大小;(2)制备水晶体超薄切片,并统计间隙连接数量;(3)制备鸡胚头部的连续石蜡切片,并统计水晶体纤维细胞的数量.实验结果指出,在ND6处理24h,水晶体大小及纤维细胞数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表1,P<0.01或0.001);而间隙连接数量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表2),P<0.001).这表明,水晶体的增大及纤维细胞的增多是由间隙连接的减少所引起.这些结果证实,间隙连接在鸡胚水晶体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率在0~40%。其中JD2和JD5可以在鸡胚中稳定增殖并使鸡胚规律性死亡。尽管通过鸡胚驯化,使分离的IB-DV毒力有所下降,但其灭活后免疫鸡,仍可使鸡对IBD流行毒株的攻击达到85%的保护率。JD2可作为IBD囊组织抗原的种毒,也可作为IBD鸡胚抗原的种毒。  相似文献   

5.
用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和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肉种鸽,20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3 .00log2 以上维持30 d 以上。40 d 后用鸽A/PMVⅠ和NDVF48E9 分别进行攻击,对于NDVF48E9 的攻击,保护率均为100 % ,对于鸽A/PMVⅠ的攻击,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100 % ,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66.7 % 。田间试验,抽检48 份血样,抗体平均为4 .30log2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将预孵化0、56、72h的鸡胚转移到受体壳中,按常规方法再孵化21d,三组的孵化率分别为0%(0/12),36.5%(4/11)和54.5%(6/11),移壳前预孵化0h鸡胚的孵化率明显低于预孵化56h和72h的鸡胚,  相似文献   

7.
目前使用的多种疫苗仍未能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生,原因是疫苗质量难以保证和免疫程序或方法不发。解决的办法:病毒培养宜选用无特定病原(SPF)鸡胚或非免疫健康鸡群的鸡胚,消化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细胞数在100-150万/mL,接毒量为0.1%-0.2%,小牛血清使用浓度为3-5%;疫苗冻干过程应在不断搅拌病毒培养液的同时控制加入保护剂的速度。免疫程序: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不清雏  相似文献   

8.
鸡副粘病毒病的病毒特性和基因型研究及疫病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经病毒学鉴定,该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根据在疫毒力的国际判定标准测定,4株病毒均属于新城商年;人工感染71周龄SPF鸡均100%发病致死;应用1株鹅副粘病毒制备的具有对禽副粘病毒I型共同的群特异性单抗各仅对鹅副粘病毒毒株、鸡副粘病毒毒株呈阳性反应,而对新城疫F48E8,Lasota等毒株不发生反应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应用RT-PCR技术对禽副粘病毒I  相似文献   

9.
MVD及VEGF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侵袭转移关系,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生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MVD及VEGF表达,NPC中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24例。  相似文献   

10.
使用合成的钡镁猛矿(TODOROKITE),碱硬猛矿(HOLLANDITE)型的MnO2及电解MnO2修饰碳膏电极,报告了它们在+01V~-01V电压范围和01MK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Todorokite和holandite的循环伏安图相似,都没有显明的电流峰。而电解MnO2的循环伏安图中,有两个阳极峰(+01V,+05VvsSCE)两个阴极峰(00V,-015VvsSCE)。  相似文献   

11.
使用合成的钡镁锰矿(TODOROKITE)、碱硬锰矿(HOLLANDITE)型的MnO2及电解MnO2修饰碳膏电极,报告了它们在+1.0V ̄-1.0V电压范围和0.1M K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Todorokite和hollandite的循环伏安图相似,都没有显明的电流峰。而电解MnO2的循环伏安图中,有两个阳极峰(+0.1V,+0.5VvsSCE)两个阴极峰(0.0V,-0.15V vs SX  相似文献   

12.
SPA协凝试验法快速检验肉中沙门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沙门氏菌多价抗血清致敏金葡萄球菌SPN0:1800株,制备成SPA诊断液,直接用凝集法检测肉中沙门氏菌,快速(不超过30h)、准确(与沙门氏菌常规检验法SN0170-92行业标准对100个肉样的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5.24%)、灵敏度高(使用效价达1∶64)、特异性强(只与沙门氏菌发生凝集反应,强度为“+++”)、检出率高(比常规检验法高1%)、节省费用(每检测一个样比常规检验法节省费用人民币40元).  相似文献   

13.
选用12日龄蛋公雏90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每羽肌注鸡血清制剂1mL;Ⅱ组每羽肌注“双抗”1mL(含青、链霉素各1000单位);Ⅲ组每羽肌注生理盐水1mL。对各组的成活率、生产性能及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Ⅰ组的成活率较Ⅱ、Ⅲ组分别提高3.33和13.33个百分点;日增重增加0.44g/只和0.50g/只;料重比降低0.03和0.08,并且ND与IBD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效价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出芽短梗霉的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因素实验正交优选法对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ulans)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用YEPD作生长培养基,菌龄24h,复合酶处理(含0.25%(w)蜗牛酶+0.25%(w)纤维素酶),0.6mol/LKNO3作渗透压稳定剂的情况下,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酶解1h,制备率为100%,再生率为0.35%.如用PDA为再生基础培养基,在添加50mmol/LCaCl2,1.0%(w)PEG(MW6000)等再生促进因子的情况下,再生率可提高到1.23%  相似文献   

15.
渗透胁迫下小麦的膜损伤与ABA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渗透势为-0.67MPa的PEG根际处理小麦幼苗,在24h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质膜透性于18h迅速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后急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ABA含量在胁迫处理下的3h和15h出现两个高峰.表明渗透胁迫下ABA的积累在膜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16.
渗透胁近下小麦的膜损伤与ABA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渗透势为-0.67MPa的PEG根际处理小麦幼苗,在24h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质膜透性于18g迅速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后急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ABA含量在胁迫处理下的3h和15h出现两个高峰。表明渗透胁迫下ABA的积累在膜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17.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室温(1e,1f在50℃)下,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经24h,溴化芳氧乙酸,得率中等。  相似文献   

18.
将溶解蓝紫色结晶物(Formazan)的溶剂改为pH4.5的3%SDS异丙醇,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用改进的MTT方法研究了丙酮、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中国棉铃虫细胞系(BCIRL-HA-AM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二甲苯外,用0.5%浓度(体积比)处理24h,其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浓度时,其细胞存活率仍在90%以上,依次为:95.8%,92.5%,94.6%,91.3%,111%.乙醇在1%~2%时,其OD值高于对照OD值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通式为(C15H15N2O3)xRE(NO3)y(H2O)z(当RE=La~Pr时,x=3,y=6,z=0;RE=Nd时,x=2,y=5,z=1;RE=Sm~Lu,Y时,x=2,y=5,z=0)的一系列15种标题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TG-DTA,摩尔电导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认为可能生成包含一分子水的11配位钕配合物的原因在于抗衡阳离子的空间效应,使其与络阴离子间的vanderWaals力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1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行NO吸入,分别于吸入NO前、吸入30min时、停止吸入2h和12h时采肺动脉血,测白细胞中的NOS及血浆中的ET。结果:吸入NO前、吸入30min时、停止吸入2h和12h,所测NOS值分别为(070±0.21)mol/min·mg-1、(074±014)mol/min·mg-1、(064±022)mol/min·mg-1和(063±017)mol/min·mg-1;所测ET为(7889±4659)pmol/L、(8827±4541)pmol/L、(8076±4266)pmol/L和(6107±29.44)pmol·L-1;后三者同吸入前比,均P>005。结论:缺氧性肺高压患者吸入NO对机体NOS和ET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