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患者,男,25岁,农民,德昂族,未婚.因反复发热,腹痛,消瘦2月余,于2006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2月前无诱因感发热,为不规则热,体温高峰39℃,伴畏寒,乏力,纳差,消瘦,体重下降10多斤,脐周隐痛.无放射痛,无寒战,腹泻,盗汗,头痛,抽搐.2006年10月曾在本科住院,化验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认试验阳性,CD49/μl,CD8/μl,CD4/CD8.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儿,男,13岁,缅籍华人。因反复发热、咳嗽、消瘦2月余入院。7年前曾因“贫血”在缅甸输血一次,否认吸毒、共用注射器及手术史,双亲健康。2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呈不规则热,体温波动于37~40℃之间。有时伴有畏寒、寒战,无抽搐,伴咳嗽,咳少许黄色脓痰,无血丝。逐渐消瘦,纳差,无腹泻、腹痛,无呕血、咯血、便血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峨山县人.于2010年2月8日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消瘦明显,体重下降,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痰多粘稠;全身乏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腹泻水样便,每天4次以上.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于2010年3月8日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13岁,缅籍华人.因反复发热、咳嗽、消瘦2月余入院.7年前曾因"贫血"在缅甸输血一次,否认吸毒、共用注射器及手术史,双亲健康.2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呈不规则热,体温波动于37~40℃之间.有时伴有畏寒、寒战,无抽搐,伴咳嗽,咳少许黄色脓痰,无血丝.  相似文献   

5.
实验在15只清醒的SD雄性大鼠上完成。利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进行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实验观察了四种不同的剂量(5μg/0.5μl、2.5μg/0.5μl、1μg/0.5μl、0.5μg/0.5μl)。结果表明:(一)5μg/0.5μl、2.5μg/0.5μl的溴隐亭注射后,第2~3h的觉醒(W)时间分别增加9.7min(P<0.05)及15.5min(P<0.05),慢波睡眠(SWS)时间分别减少13.3min(p<0.05)及15.2min(P<0.05),异相睡眠(PS)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W、SWS、PS的次数无显著性变化。(二)1μg/0.5μl、0.5μg/0.5μl的溴隐亭注射后,第2~3h的W、SWS、PS的时间和次数均无显著性变化。上述结果提示:双侧VTA微量注射溴隐亭可致大鼠觉醒增加、慢波睡眠减少,但无双相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壮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变化.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T2DM-PTB)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400例单纯肺结核(PTB)患者作为参照,均为壮族人群,查阅病例,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NK细胞.结果:T2DM-PTB组和PTB组临床特征比较炎症反应活跃程度、咯血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多发于老年男性、其营养不良发生率、空洞形成率、胸腔积液形成均高于后者(P0.05),而较少合并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临床症状(P0.05);PTB-DM组和单纯PTB组比较,CD4下降、CD8增高,CD4/CD8下降、NK细胞绝对数下降,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西地区壮族人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临床症状隐匿但是易并发营养不良、空洞形成、胸腔积液;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天然免疫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0.4μl/L、0.8μl/L和1.2μl/L 1-MCP处理对青熟期草莓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4μl/L的1-MCP可显著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了草莓果实的货架期品质;而浓度为0.8μl/L和1.2μl/L 1-MCP对草莓果实并无保鲜效果,说明低浓度的1-MCP处理能够有效地延缓草莓果实的后熟进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观察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免疫重建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对41例艾滋病患者用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规范的督导管理模式,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并做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CD4、病毒载量等检测。结果:服药依从性在95%~100%之间,平均98.8%。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满12个月的19例患者有89.5%的患者CD4上升,总体CD4平均上升120.8个/μl,12例做病毒载量(HIVRNA)检测结果:100%的患者HIVRNA持续下降,6个月时、12月时有75%的患者HIVRNA检测不出。结论:高效的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有确切疗效,治疗1年抗病毒治疗总有效率为94.7%。科学规范的督导管理,确保病人95%以上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剥除治疗;对照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剥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中IL-6(白细胞介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6、CD4/CD8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 d与手术后4 d IL-6、CD4/CD8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 d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传统开腹手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APAAP法测定30例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CD3、CD4和CD8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30例肝癌患者手术前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后CD4/CD8的比值有明显提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提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CD4/CD8比值有显著改变.结论:监测外周血CD4/CD8的比值可作为评价肝癌患者病情及手术后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  患者 ,男 ,3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 5个月伴消瘦于 1999年 6月 2 2日入院。近半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10kg ,4个月前始出现皮疹。起病前患者在南美居住 10年。入院时查体 :T 37.2℃ ,R 2 1次 /min。消瘦 ,慢性病容。四肢皮肤见多个直径约 0 .2~ 0 .4cm半球状隆起、中央凹陷的皮疹 ,并见有散在荨麻疹。口腔上腭、悬雍垂、舌面均见大量点状溃疡及白苔样膜。颌下、腋窝及腹股沟可触及多枚黄豆至蚕豆大小、可移动、无触痛、质软的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 4cm ,质地中度 ,无触痛。脾未及。入院后查肝功能 :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12.
清疣饮对扁平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清疣饮对扁平疣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APAAP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患者在治疗中CD8 T细胞水平提高,CD4 T/CD8 T比值降低,治疗后CD4 T/CD8 T比值恢复正常.结论 清疣饮对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尝试探讨抗CD3×CD87单链双特异抗体介导的单核细胞对CD87+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pET24a/抗CD3×CD87单链双特异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获得的工程菌经超声破碎,先在变性条件下亲和纯化目的蛋白,再采用稀释复性方法对scBsAb进行复性.其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纯化的scBsAb与两种相应抗原的结合情况.最后,通过CCK-8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CD87阳性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杀伤效应.结果表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较高纯度的scBsAb;scBsAb能与PC-3细胞表面CD87特异性结合,并且能与CD3特异性结合;scBsAb的浓度及效靶比影响scBsAb介导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10∶1,scBsAb浓度为100μg/mL时最大杀伤率达到40.86%;在scBsAb浓度为100μg/mL,效靶比为40∶1时达到最大杀伤率60.9%.此外,ELISA检测表明,在scBsAb介导的PBMCs靶向CD87阳性肿瘤细胞杀伤过程中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结果证明,scBsAb能够在体外有效介导效应细胞杀伤CD87阳性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45RA ,CD4 CD45RO ,CD8 CD45RA 和CD8 CD45RO 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与肝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集46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荧光分析法对其外周血中CD4 CD45RA ,CD4 CD45RO ,CD8 CD45RA 和CD8 CD45RO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外周血中CD4 ,CD8 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CD8 CD45RA T细胞均明显降低,CD8 CD45RO T细胞均明显增高,而CD4 CD45RA ,CD4 CD45RO 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CD8 CD45RA 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 CD45RO T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CD8 CD45RO T细胞起重要作用且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检测CD4 CD45RA ,CD4 CD45RO ,CD8 CD45RA 和CD8 CD45RO T淋巴细胞亚群比检测CD4 和CD8 T细胞亚群能使我们更加正确、充分、全面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及生存率分析,探讨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组95例患者及对照组7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临床免疫指标变化及进行生存情况逐年随访.结果 瘤苗组的患者外周血中除了NK活性无明显变化外,CD3,CD4,CD8的百分含量,CD4/CD8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的百分含量,CD4/CD8和NK活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都无统计学意义.瘤苗组除IgG值升高,其他与对照组体液免疫均无明显差异;与肿瘤疫苗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疫苗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即局部的自限性红斑、硬结或搔痒,少数出现低热、头疼、疲乏无力等;瘤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苗组生存率截至随访日期为62.46%,对照组为43.39%.结论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可作为安全、副反应小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 之一,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 (IBS)病因复杂 ,部分患者存在肠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 1997~ 2 0 0 1年我们用多虑平、硝苯地平治疗 3 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 :反复发作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症状超过 3个月 ;一般情况良好 ,无消瘦及发热 ,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多次粪常规及培养 (至少 3次 )均阴性 ,粪隐血试验阴性 ;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 ,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 ,无明显粘膜异常 ,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血、尿常规正常 ,血沉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64岁.因双侧乳房乳头增大3mo,咳嗽、发热、消瘦2mo入院.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乳房增大10cm×1Ocm,柔软无压痛无包块.双乳头增大如哺乳期妇女.左肺第二肋间叩浊,呼吸音减弱.腹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胸片提示: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并肺不张.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胡桃楸树皮提取物(HT)抗肿瘤有效成分对H22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HT高剂量组、HT低剂量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接种法复制H22肿瘤移植模型。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HT对建立的H22荷瘤小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亚群比值变化; ELISA法检测CD4+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以测定Th1/Th2细胞亚群比例。结果显示,与阳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CTX)相比,HT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机体CD8+亚群比例(P<0.01),HT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CD4+/CD8+比值(P<0.05)。HT高、低剂量组的IL-4含量显著低于阳性药CTX组(P<0.00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T高剂量组的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阳性药CTX组(P<0.05)。研究表明,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能保护胸腺和脾脏,能减轻荷瘤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补肾和解方对再障患者CD34 造血干/祖细胞的刺激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再障患者骨髓CD34 细胞,造血细胞半固体和液体培养体系加入不同度补和解方制剂,检测对CD34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形成祖细胞集落的提高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液体培养后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化.结果:补肾和解复方制剂(5~100μg.mL)能提高BFU-E、CFU-E、CFU-GEMM集落产率,补肾和解复方制剂50μg/mL是液体培养刺激CD34 细胞体外增殖的最佳浓度.补肾和解复方制剂诱导细胞14天后,细胞表面表达CD334 细胞随补肾和解复方制剂的浓度升高而增加,在补肾和解复方制剂的浓度升高而增加,在补肾和解复方制剂100μg/mL时以CD15 细胞数最高,CD71 细胞和G-A 细胞数仅在50μg/mL高于未加补肾和解复方制剂的对照组.结论:补肾和解复方制剂不但能促进再障患者CD34 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并且能诱导定向分化,具有类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6岁。发热,咽痛2d,于2006年2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并有散在脓性分泌物,体温38.4℃。血常规检查:WBC11.0×109/L,N0.72,L 0.28。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