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婷婷 《科技信息》2012,(7):331-331
“认识论上的断裂”是阿尔都塞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分期中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由于阿尔都塞过于重视结构的作用,或者说,他的结构主义观点使他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走向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确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立场、理论研究观点、理论研究方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严格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自1919年杜威来华宣扬实用主义以来,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从“传播高潮”、“彻底批判”到“正确评价”的曲折历程。实用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哲学,两大流派面对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颇具殊途同归的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揭示出实用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同,以科学的观点批判、借鉴和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促进哲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但哲学又区别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观点和学说有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的思想有个转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是可以研究的。本文拟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的发展变化,来探讨他早期思想演变的一些问题。研究“人”的哲学是反对神学蒙昧主义提出的问题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哲学家的出现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同他们那个时代联系着的。研究“人”的哲学最早是由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开始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神学蒙昧主义,神学家为了把天上的神(实际上是地上的统治者),说成是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有机结合,规定了它的基本形态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多种历史形态。认定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其精华就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两手抓”的辩证法、“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群众史观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深刻革命。它以唯物史观的确立为标志,唯物史观则以实践观为基石。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其哲学形成时期的历史发展,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意义,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遵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裨益。依据列宁关于“1844年——1845年马克思的观点形成”的思想,本文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主要是谈1841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使用实践概念,到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作全面论述这一时期实践观的历史发展。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在对形而上学的评价上,仍然存在着简单化的做法。例如有的书认为,“一般的形而上学观点根本否认事物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有的书说得更绝对化,认为“形而上学否认了事物的联系”,“把自然和社会看成是彼此孤立、没有任何联系的偶然现象的堆积。”(《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广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把“历史的观点”同主观符合客观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全面的辩证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并列,作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号召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是一种新的重要提法。新在何处?重要在哪里?在此作点探讨,不妥之处望指正。一、“历史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位置同主观符合客观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等比较,历史的观点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妥当的。对于这种观点,许多同志已写文章从理论方面和哲学史方面进行了反驳,我不再赘述。在这里,我只想指出:“哲学的最高问题是世界本原问题”这一命题本身就是一个倒退回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命题,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首先,我们知道,追求世界本原,这是古代哲学的一种倾向,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任务。在哲学中,整个宇宙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主要体现在试图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属性问题上。早期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为"理论实践的理论";晚期的他则修正了这一观点,把阶级立场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这一转变与他自1967年开始的自我批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史上有两类哲学和两种哲学家。邓小平哲学属于“应用哲学”,邓小平是“照辩证汉办事”的楷模,谌称应用哲学家、实践哲学家。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是同属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更重要、更新颖的是在应用哲学方面创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所表达的是从事实中求规律的科学认识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界限,是“改变世界”,为实践提供“应然”的价值观念。以“求是”为对象的关于“解释世界”的理论,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握是创佳”是在掌握客观世界和主体活动的规律性基础上,从理相性的人类类本质出发,对实践及现实进行人道评价和审美,创造更佳的未来。“是”和“佳”是两类不同的质的命题,前者是关存在的命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后者是关于价值的命题,提供人类活动“应然性”的价值观念。“实事求是”是人类合理改变世界的科学基础,“握是创佳”则显示人类创造未来的崇高的价值观念。我们应在学理上弄清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哲学方法论演变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使科学逻辑不可逆转地为科学语用学所取代,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哲学如何定义涉及哲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目前国内对哲学定义的探讨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从客观方面探讨哲学是什么,有三种看法:定义一,认为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哲学再不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时期不仅存在民族问题,而且由于各种因素,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一直到阶级、国家消亡以后才能逐渐消亡。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是很深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民族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19.
第七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认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较少”,面临着“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问题,面临着整体上的理论创新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着意推出的,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理解范式,即人类学哲学范式(不同于西方已有的“哲学人类学”)。云南省在这一范武的研究上已有一定的基础:2008年,苗启明研究员的专题论文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建管窥》出版。同年,以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鲁洲教授为课题组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研究”获准立项,这对推动这一研究深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里刊发的系列笔谈文章,都是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也许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它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的思想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是实践的“革命性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