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拾取机构方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现有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端与拾取端之间位置关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任意转动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拾取机构,对比研究了2种正交绕制的三线圈连接模式.通过分析及数学推导,得到了在三维空间中改变拾取线圈的转动角度时,瞬时感应电势计算关系以及输出电压系数的分布区间及均匀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基于频域分解的思想将系统非线性模型近似成线性连续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分析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PT)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GSSA模型能较快地完成对CPT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分析,且与Simulink创建的精确时域模型的仿真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了直流电感、负载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流型CPT系统传输功率调节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现有电流型CPT系统初级谐振回路能量调节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Buck和Boost两种工作模式的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法,从而拓宽了系统传输功率调节范围.论文对改进后的拓扑进行了建模,推导了在两种模式下传输功率与占空比的函数关系,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Simulink和PLECS对PP型CPT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论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信号在复杂环境下(主要是非磁导性障碍物)传输距离短、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线圈互感磁耦合共振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磁耦合的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分析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与线圈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经过实验仿真和实验电路验证,该种方法可以保证信号具有较好的传输效率,确保了信号在传输中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是今后磁耦合无线传输设计中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恒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负载切换时造成初级回路的导轨电流变化问题,提出了利用智能分段控制算法来调节控制脉冲中的移相角,分析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的电流恒定性问题,最终保证原边导轨电流的恒定,使得系统能在额定条件下正常工作,并对运用分段控制算法的主电路采用了MAT-LAB的Simulink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图可得在负载切换前后电流的恒定时间仅在2 ms之内,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拓扑结构.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电感进行等效变换,把发射线圈的漏感作为E类功率放大器谐振单元,把励磁电感作为折算后负载电阻的匹配电感.在电能非接触传输的同时实现了阻抗变换,把等效负载电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的拓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补偿网络.并且负载电阻变化时,均能满足E类功率放大器的零电压软开关条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拓扑结构电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FSK的LCLP型ICPT系统信号传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ingPower Transfer, ICPT)系统存在的开关管损耗较大和变换器工作时产生电压或电流谐波等问题,基于LCLP型谐振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以ICPT系统作为主电路的电能与频移键控调制(FSK)信号同步传输方法.通过LCLP型ICPT系统原理分析和信号调制解调策略研究建立了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数学模型;以电能传输能力最大化为前提分析计算了系统参数,搭建了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非噪声环境下的误码率为零;噪声环境下,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4时,误码率随SNR的增大而减小,直至SNR≥-4时,误码率为零.在信号传输电路引入前后,谐振输出电压幅值基本不变,BODE图曲线变化趋势以及衰减值不变,负载处谐波畸变率降为13.24%.系统在保证低误码率信号传输的同时没有对电能传输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初级回路主电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工作于Buck和Boost2种控制模式的新型交直交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大容量滤波电容和DC/DC调压环节所引起的电流冲击、成本高、控制复杂等问题,而且通过2种模式的切换和其对应的开关管占空比的调节可实现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时的谐振电流恒幅控制。分析了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变换器在2种模式下的切换控制策略,并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中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改进遗传解法.首先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其中对频率稳定性约束条件进行了修正;其次在遗传算法中采用虫口模型产生优良的混沌初始种群,采用"两次归一化"来处理目标及约束函数,并利用可行性规则代替罚函数法来选择优良个体以减少额外的经验参数;最后设计了均匀变异加高斯变异的混合变异算子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较好地突破局部最优解的限制,较快地找到了系统的全局最优参数;优化后的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且对于负载在约束范围内的动态大范围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如当负载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输出电压及原边电流的大小及频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继线圈的位置对系统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等传输特性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设计一种采用DC-DC转换电路的传输策略,使得整个系统能在中继线圈的摆放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负载的等效阻抗,将传输效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该传输策略不仅适用于中继线圈固定、负载阻值改变的情况,在负载保持不变而中继线圈位置产生变化时依旧能保持较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1.
昝鹏  Yah  Guozheng  Liu  Hua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8,14(4):423-428
For controlling anal incontinence, a new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system (AASS) with sensor feedback based on transcutaneous energy transmission is developed. The device mainly comprises an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AAS),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subsystem, and a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comprises a front cuff and a sensor cuff placed around the rectum, a reservoir sited in abdominal cavity and a micropump controlling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of the front cuff. There are two pressure sensors in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One can measure the pressure in the front cuff to clamp the rectum, the other in the sensor cuff can measure the pressure of the rectum. Wireless power supply subsystem includes a resonance transmit coil to transmit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a secondary coil to receive the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can transmit the pressure information of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to the monitor, or send the control commands to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A prototype is designed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system has been tested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rtificial anal sphincter system can control anal incontinenc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近场磁耦合的谐振式无线供电(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系统因其可在中等传输距离内实现高效能量传输而成为当前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采用电磁场一体化建模及其全波数值分析方法对该类WPT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应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MoM)并考虑该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基于一体化精确建模实现WPT的精确快速仿真。此外,还基于该方法研究了WPT系统的应用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尤其针对电动汽车底盘式无线供电环境,研究地面对WPT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该环境下WPT的使用建议。最后,应用该算法进行了WPT环境一体化设计,提出一种含电磁屏蔽结构的高效WPT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阐述了它的优点并进行了能耗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高 ,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外磁场耦合的血泵驱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横向旋转磁场的耦合原理,提出轴流式血泵外磁场驱动系统方案,设计一种泵机分离的结构。采用等效电流法建立了永磁体等效物理模型,计算血泵驱动系统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相对转角以及磁极对数对血泵传动扭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范围内,即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安装距离小于60mm,设计的永磁体输出的扭矩大于血泵需要的扭矩(6.4N-mm),能够满足血泵的驱动要求。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磁极对数是影响血泵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主动轮与从动轮磁极对数越少,传动扭矩越大,但是扭矩波动也大;主动轮的磁极对数大于从动轮的磁极对数,驱动系统传动平稳,对控制有利。  相似文献   

15.
具有远程监控的智能化抽油机节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抽油机节能器,给出了该节能器节能控制策略和优化控制算法。提供有RS485串行口和TTL串行口。通过外置SA68D21DM无线数传模块,在10-15km范围内,可实现抽油机设备运行工况的远程监测、监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运动体的信号采集及信号传输的光通信互联模型,分析了瞬态光传输窗口的可行性.利用中断嵌套在系统软件中实现了周期性采样与瞬态数据传输.设计出基于电池驱动低功耗微处理器的运动体信号采集与瞬态无线光传输系统.该系统能在最高速率为25 m/s的周期运动机体上实现以0.7 ks/s的采样速率采样,1 Mb/s 的传输速率瞬时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初次级电容补偿模型,然后建立以松耦合变压器为基础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对不同初次级电容补偿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初级串联补偿可以显著降低电源所需供应的电压,初级并联补偿可以有效降低初级绕组的电流;次级补偿也可降低输入电压和初级绕组的发射电流,与初级补偿相比,电压下降幅度小得多;在初次级均补偿情况下,输入电压和初级绕组电流均下降,功率因数都有提高,在串并补偿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小,功率因数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把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系统和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在甘肃兰州地区搭建采暖实验房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在晴天、阴天和雪天三种典型天气状况下运行的平均COP分别为3.4、2.6、3.1。室外温度8℃时达到最大COP值4.2,系统稳定运行后,室内温度在20℃左右轻微波动,满足冬季室内供暖需求和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寒冷季节建筑物供暖能耗偏高的问题,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辅助地源热泵(PV/T-GSHP)进行联合供暖。以北京市某民用节能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对PV/T-GSHP系统在供暖季(2018−11—2019−03)的应用进行了模拟分析。针对当地气象参数和系统设备性能指标,建立了4种不同的温...  相似文献   

20.
微型飞行器的微小摄像与无线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型飞行器(microaerialvehicles,简称MAVs)有限的带载荷能力对其上的侦察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重点研究了应用于微型飞行器的微小摄像与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以低质量和小体积实现了一定距离内视频图像的无线传输。系统组成包括机载摄像、发射单元和地面接收单元。机载摄像发射模块质量为16g(包含摄像头和发射天线),体积为30mm×40mm×5mm,可实时传输视频图像,传输有效半径达1km(视距范围内)。该系统成功地应用在翼展320mm的飞行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