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跨流域调水引入的新地表水源对北京市典型平原区顺义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该文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空间概化、边界条件与源汇项设定,并选取地下水水位及NH3-N、高锰酸钾指数(CODMn)、F、As为评价指标,基于MODFLOW与MT3D,构建研究区地下水水流与溶质迁移耦合模型;通过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保证模拟结果的正确合理,基于建立的模型,进行不同地表水情况下的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情景下,新引入地表水源的年下渗量占总引水量的84.2%,主要影响新引入地表水源的周边潜水含水层,对敏感区域的水质5a累计影响小于0.9%.  相似文献   

2.
王琪  史基安 《甘肃科技》1998,14(3):35-35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段,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冰川,尾水消失于腾格里沙漠,武威盆地和民勤盆地是石羊河流域中的两个主要盆地。石羊河水从冰川源头流入沙漠腹地,流域范围几乎包括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到半干旱、干旱区的各个地带。这种垂直气候条件的分异决定了该...  相似文献   

3.
根据勘探资料,分析了永寿梁隧道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确定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进行了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施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木关背斜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导下,我系师生十余人接受了重庆市委交给我们调查青木关地下水的光荣任务,并结合进行野外实习.在青木关斜背工作二十余日,不仅完成了地下水的调查的任务,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地理业务上,生产劳动上都有巨大的收获.本文就是在调查过程中,师生们发挥了敢想敢说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大走群众路线、大破迷信、大攻科学尖端的情况下,收集资料而写出的.但由于仅作了地表工作,掌握的资料不多,知识水平所限,因此,这只能算作对青木关背科地下水分布规律研究的初步尝试,欠妥之处一定很多,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平原区潜水层开采资源的水量评价,一般可以水量均衡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由于潜水盆地的边界甚远,局部开采影响不到边界。而且平原区的地表水体甚多,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形成一个交替剧烈的统一循环系统,若有深层水的越流,其动力特征就更为复杂。中小型供水源地的开采漏斗既然扩展不到边界,而且漏斗的扩展范围是不断在变化着,因而均衡区的确定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均衡计算也就难以下手。 以淮北平原为例。上百米甚至数百米厚的松散沉积层有着几层孔隙地下水,但深层乳隙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平原地区由于长期的地下水开采,导致该地出现地表沉降的地质问题,为实现将InSAR技术应用于地下水的动态监测,采用北京市2007~2010年16景ENVISAT-ASAR数据,利用小基线集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得到北京市2007~2010年地表沉降信息,并结合地下水水位埋深数据构建了地下水监测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以下结论:(1)2007~2010年期间,北京市平原区的沉降开始于朝阳区,向四周扩散,且一直在持续;(2)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正相关;(3)根据地下水与沉降信息构建的三次线性方程,相关性系数最高可到达0. 797;(4)沉降量与GRACE监测的地下水变化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根据GRACE反映的地下水的变化与累积沉降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空间的降尺度,以提高GRACE数据反映地下水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用环境同位素氧18、氘、氚对黄石西湖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用环境同位素分析方法探讨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海西州地区供水、缺水状况,采集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62组地下水,测定水样中的pH,Ca2+,Mg2+,K+,Na+,Cl-,SO2-4,HCO3-和矿化度指标,运用Piper三线图、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变异系数较小,水质受到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周围湖泊融区中K+变异系数最大,属于强变异,说明K+为受地貌影响最大的敏感因子;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Cl-Ca·Na,HCO3·SO4-Ca·Na和Cl-Na·Mg四种类型;水化学特征水平分布由基岩山区到盆地中心呈环状分带特征,海拔高度与矿化度垂直分布呈反比关系。通过对青海省哈拉湖地区地下水进行了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分析,可指导并帮助海西州政府开发新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化后的点列光照投影,讨论了N内除1外的质数的分布规律,介绍了获得奇数数列的方法,总结了点列光照投影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是弱含水岩层,但在有利的岩性与构造的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对富水地段,通过物探固定小MN装置测深法与地质分析相结合,已打出一批好机井,从而解决了该区严重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辽西丘陵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碳酸盐岩类裂隙溶隙水,碎屑岩类型裂隙孔隙水和断裂充水带的赋水规律。根据其地下水的赋存特点、找水经验和勘探成果,对碳酸盐岩类裂隙溶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断裂充水带利用物探方法进行选取井位、找水模式和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已有资料显示,西宁地区的地温梯度异常区与构造关系密切,呈条带状分布;表明西宁地区地热资源是呈带状分布、受构造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田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地热的寻找应以与深大活动断裂有成生联系的储水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找出了非稳态下冷库围护结构中绝缘材料层的温湿度分布规律;较定量地探讨了材料的导温系数。导湿势系数等参量对温湿度分布的影响以及温度对湿度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围护结构防潮性能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降水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汉平原13个代表站近3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用经济正交函数分解法探讨了4,7,10月和1月等代表月份历年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并据各月典型场时间系数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求出了其变化的准周期。  相似文献   

15.
悬移质含沙量的垂线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二元明渠紊流扩散的时均结构和悬移质含沙量的垂线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紊流垂向扩散系数的分布自边界附近向水面逐渐增大,在水面附近达到最大值;建立的含沙量垂线分布与近年来实测得到的水流脉动强度的生垂线分布规律相同,即最大值位于临底附近,由此向水面附近逐渐衰减但不等于零,向床面层快速快速衰减趋向于零;悬浮指标在垂线上是一个变量。  相似文献   

16.
内陆平原区咸淡水交替分布,目前对于咸水成因、咸淡水水质演化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缺乏认识.因此,在研究内陆平原区水化学特征基础上,采用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方法,采取研究区深度42-48.2 m的粘土样品和地下水水样,并测试水化学指标,对咸水中Na+、Ca2+、Mg2+与粘土进行吸附等温实验,结果表明:1)粘土吸附地下水中的常规离子能在3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是一个由快到缓的变化过程;2)粘土对地下水中Na+、Ca2+、Mg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02 mg/kg、733.1 mg/kg、528.49 mg/kg,等温吸附曲线较符合Langmuir方程;3) 粘土对地下水中Na+、Mg2+的吸附、阻滞作用大于对地下水中Ca2+的吸附、阻滞作用。研究表明,粘土对地下水系统中的水化学分带及浅层地下水系统中Na、Mg型微咸水的形成有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陆平原区咸淡水交替分布,目前对于咸水成因、咸淡水水质演化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缺乏认识。因此,在研究内陆平原区水化学特征基础上,采用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方法,采取研究区深度42~48.2 m的黏土样品和地下水水样,并测试水化学指标,对咸水中Na~+、Ca~(2+)、Mg~(2+)与黏土进行吸附等温实验。结果表明:(1)黏土吸附地下水中的常规离子能在3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是一个由快到缓的变化过程;(2)黏土对地下水中Na~+、Ca~(2+)、Mg~(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 302 mg/kg、733.1 mg/kg、528.49 mg/kg,等温吸附曲线较符合Langmuir方程;(3)黏土对地下水中Na~+、Mg~(2+)的吸附、阻滞作用大于对地下水中Ca~(2+)的吸附、阻滞作用。研究表明,黏土对地下水系统中的水化学分带及浅层地下水系统中Na、Mg型微咸水的形成有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下水中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下水中铁锰质的来源,铁锰的主要存在形态及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指出地下水中的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除受含水介质成份、迳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酸碱条件等影响外,主要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典型溢流坝不同反弧半径模型的水力量测,在一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反映反弧段流速、水深、重力,特别是反弧曲率半径对离心力压强影响的无因次参数。并根据该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溢流坝反弧段离心力压强系数具有过渡段的性质,这一性质也得到其它试验资料的验证和说明。本文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溢流坝反弧段压强及其梯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市人口性别比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调整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