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16kbit/s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与64kbit/s A律PCM编码相互转换的算法和实现。在基于浮点DSP(TMS320VC33)及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芯片XC3S400硬件平台上,实现了A律压缩与扩展、CVSD编解码算法、2倍因子抽取和内插滤波,成功解决了PCM与CVSD码制的相互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的 16Kbit/sCVSD(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 )编码与 6 4Kbit/sA律PCM(脉冲编码调制 )编码的全数字转换技术 .相对于现有的编码转换系统 ,此种技术符合单值对应法则 .实验证明 ,当CVSD误码率≤ 2× 10 -5且PCM误码率≤ 1× 10 -5时 ,采用该转换算法可以做到多次转换无误差积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广播电视行业常用的音频数字编码方式:非压缩编码(PCM)和压缩编码(MPEG、Dolby、DTS)的原理以及优缺点、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协作技术具有的局限性,将一种编码协作技术(基于QC-LDPC码的编码协作)与Alamouti空时码和网络编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QC-LDPC码的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带宽和发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对抗无线信道衰落,在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与较低的硬件成本条件下获得较好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并行级联扩展汉明码的编码、译码技术及其性能.这种码在中到高码率范围,信噪比Eb/No离理论极限距离大约在1dB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低码率编码算法。原始语音首先经低通及高通滤波器分解成基带及高带信号,然后对基带信号采用高质量的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对高带信号则采用码率低的改进声激励线性预测编码,以达到高质量低码率。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码率为4.0kb/s时,合成语音的质量与传统的4.8kb/s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相当,而计算量只有其1/5,是一种在低码率下可达到高质量的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帧内编码技术的实时视频压缩编码系统设计,通过对数字视频编码前分辨率、编码时帧频和压缩比的实时调整,实现具有良好抗传输丢包能力的实时低速率码流视频编码.实际系统性能验证表明,所给设计与其他现有编码技术系统相比在信道质量、带宽时变较大的无线传输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介绍了正码速调整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数字电视传输的码速调整技术,并将其定义为非标准码速调整原理以区别于准同步复接中的码速调整原理。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G.729语音编码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语音编码算法在8kb/s速率上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质量,是以10ms为一短时语音帧作为处理对象.基于CS.ACELP语音编码算法,以20ms为一语音帧,在编码器中引入脉冲散布技术,提出了一种使码速降低至4kb/s的散布脉冲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PD—ACELP)编码算法.经仿真实验及主观听觉测试表明,这种算法的合成语音质量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MPEG-4标准实现了从基于像素的编码向基于对象和内容的编码的转变.标准中引入了视频对象平面(VOP)的概念,每个VOP即是一个语义意义上的对象或感兴趣的对象内容,VOP具有形状、纹理和运动三种属性,其中形状编码是MPEG-4与传统视频编码标准的最大区别.通过对MPEG-4的研究探讨,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轮廓的形状编码方法:改进的Freeman链码法,将它与传统的链码方法从码长、链码长度、是否独立于旋转操作、链码总位数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给出比较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空时编码是实现宽带无线数据通信的一种极有潜力的技术.本文基于空时分组码和对角分层空时码的各自特点提出了一种内接编码方案.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在既定的发射天线数下,根据信道环境的优劣,通过调整内接码中空时分组码维数来控制系统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用该内接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误码率要求,尽可能地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基于G.722标准的嵌入式CELP/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VSELP)编解码、子带码激励线性预测(SB-CELP)、多带码激励线性预测(MB-CELP)、G.729、自适应变换编码(ATC)、变换码激励(TCX)以及变换预测编码(TPC)等算法,给出基于C语言和MATLAB语言的10.4kbit/s和14.4kbit/s两种不同比特率的宽带语音编码的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主观意见评分(MOS)可达3.1~3.6,语音质量达到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建立在无限冲击响应分解/合成滤波器和快速搜索矢量量化算法基础上的16kb/s子带编码语音编译码方案。采用数字通信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用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5)实现了基于该编译码技术的实时通信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情况和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赵守彬  李鸿刚 《科技信息》2009,(36):I0231-I0231
本文介绍了PCM编码中A律编码以及其13折线法量化的思想,并通过Matlab编写了实现13折线法量化的程序,通过实例来验证了这种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RS编译码算法及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玉美  王淑钧 《应用科技》2004,31(11):42-44
目前,纠错编码技术在通信及计算机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其中里德一索罗蒙码(Reed-Solomon,简称RS码)以其纠正突发错误特别有效且实现简单的优点成为研究最多的码类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RS码的编译码算法,又给出了RS码在战术数据链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并对其纠错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大于9dB时,系统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H.264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和分析了H.264采用的新编码技术,诸如1/4和1/8像素精度运动估计,可变大小的图像分块。多参考帧,新的熵编码算法等.新编码技术的采用使H.264的编码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通过与H.263编码模型的实验性能对比测试,比较分析了H.264新编码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在简述实现PCM(Pulse Code Modulation)逐次反馈编码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ISP(In-System Programmable)技术现代电子设计平台和开发软件,以ispLSI1016E芯片为核心,辅以相应的外围电路,实现了PCM编码的硬件电路配置和功能仿真设计.  相似文献   

18.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的空时频编码OFDM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改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编码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系统误码性能更为优越、功率效率更高的空时频编码OFDM(COFDM)技术.该技术采用子载波分组与线性预编码方案,通过适当的子载波分组,可以保证系统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并使系统编译码的的复杂程度大为降低;同时将空时格栅码(STTC)与空时分组码(STBC)相结合,使得系统在获得最大分集增益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编码增益;最后引入功率配置来进一步改善系统误码率性能和提高功率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系统误码率性能和较高的功率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X射线编码扎三维成象的种新的解码技术——频域梳状滤波法,指出相关法解码所获得的重现光场中,观察层上的有效信号与重叠噪声的不同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其视频信号的频谱特征不同.理论上预计,通过梳状滤波可得到约等于1/m(m为编孔点阵的点数)的重叠噪声抑制比.该方法改进了至今日内外最常用的相关解码技术.能有效地抑制相关解码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重叠噪声。  相似文献   

20.
翟玉梅  邢文凯 《河南科学》2010,28(3):333-335
采用自适应子带分解方法对原始图像经过基于提升算法的小波变换后进一步分解,对分解后的码块采用自适应相对距离最近阈值法将局部块划分为4类(平坦、过渡、弱纹理和强纹理),对平坦局部块进行向量量化编码,对其余局部码块使用改进的位平面编码从而提高压缩比和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