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和穗着粒数对各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农艺性状均对不同品质性状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穗实粒数对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结识率对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胶稠度、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株高对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呈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播始历期对垩白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对整精米率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与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垩白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垩白度与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区试籼型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593-2002,对2003-2005年福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82份籼型杂交稻新品种的11项稻米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3年3种稻作类型杂交稻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较小,而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的差异较大,相应性状的变异系数表现趋势较为一致.以5项评价指标的优质达标率综合评定的优质达标率仅为2.78%~16.12%,尤以早籼杂交稻表现最差.中籼和晚籼杂交稻优质达标率年度间提高较快,2005年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34.33%和15.57%.根据福建省稻米品质现状,我省稻米品质改良应以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整精米率,兼顾其它品质指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二倍体水稻亲本为材料,用秋水仙素进行水稻的多倍体化诱导,创制同源四倍体水稻三系亲本材料并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在MS+2,4 D 1.0 mg/L+ KT0.2 mg/L+ IAA0.2 mg/L 和50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下,水稻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平均加倍频率可达25.26%.其中,材料CDR22和IR26诱导较易成功,加倍频率分别达到75%和26.5%;相对材料94109 1.3%加倍频率和冈46B 10.8%加倍频率,诱导率差异极显著. 对水稻四倍体材料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设置了0、120、240、360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24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868.20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中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增加趋势;而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食味方面,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得分均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硬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把施氮水平控制在240kg/hm~2左右时有利于优质食味粳稻品质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四川、广西、浙江等省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合进行米质状况分析表明,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和胶稠度低。在杂交稻育种中,我们根据多年实践总结,提出了降低杂交稻垩白,提高胶稠度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育种思路,以提高杂交稻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的一类旱稻种质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栏稻群体的稻穗普遍较长,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普遍较高,水分含量普遍较低,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干基)含量均未超过1.6%且胶稠度均为100;山栏稻群体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主要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的农艺性状有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结实率与主要品质性状关联度较高,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株高与粒长(长宽比)、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山栏稻优良品系选育和水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8个主栽水稻品种(系)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味品质等9项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达国家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最高的是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100%),达标率最低的是胶稠度和垩白米率(达标率12.5%)。  相似文献   

8.
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及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建  闵炜 《江西科学》1998,16(3):162-165
对150个籼、粳、糯型水稻品种,在出糙率、精米率、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糙米蛋白质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方面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是糙米蛋白质含量、胶稠度等。将全部品种与品质指标在同一平面作因子聚点投影图,可划分为3区,以此进行数量分类;同时从投影图可看到,糙米蛋白质含量与长宽比、精米率与糊化温度、出糙率与直链淀粉含量都存在较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处理对黑麦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秋水仙素对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以黑麦为材料,应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5,1.0,1.5,2.0g/L)和不同处理时间(12,24,36,48,60 h)试验研究了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加倍效应。结果表明,1.5 g/L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达到最高值,为35.35%;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染色体加倍效果也在增加,但四倍体加倍效应明显高于八倍体,同时出现了染色体黏连,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多核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茼蒿(Chrysanthemun CoronariumL)的不同品种和杂种一代进行同源四倍体的诱发、鉴定、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蔬菜多倍体的人工诱导方法与效果,以及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为蔬菜的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选育出茼蒿四倍体新品种.试验材料以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细叶茼蒿、大叶茼蒿与其前两者的杂种一代,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C_(22)H_(25)O_6N+1(1/2)H_2O)和不同处理方法诱发染色体加倍,并从形态和细胞学上进行鉴定,筛选出同源四倍体,对其诱发四倍体的第一代作染色体行为分析和稳定性分析,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套袋自交留种,期望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四倍体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对"上师大3号"水稻进行试种.两种种植条件下的"上师大3号"水稻大多农艺性状基本相同,全生育期分别为149 d和150 d;两种种植条件收获的水稻产量分别为8863.6 kg·hm-2和8407.8 kg·hm-2,直播比移栽增加5.4%;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尽管两种种植条件的"上师大3号"水稻稻米品质指标大多相近,都达到二级食用米标准,但是,移栽方式种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两项指标略好于直播方式种植的稻米.  相似文献   

13.
水稻耐高温逼熟的生理机制及育种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耐热性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以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秕粒率、受精粒重、饱粒重、籽粒充实度、饱粒密度等8项性状的耐热指数为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综合成3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再运用隶属函数值法求出每一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值,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对各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热性强的品种高温胁迫后,剑叶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较小,胁迫解除后恢复的程度也更高,叶绿素含量、RuBPc活性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相一致,是水稻耐高温逼熟的重要生理特征。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降解作用,存在一个活性氧的伤害机理。50℃热致死时间所表示的细胞膜热稳定性可作为今后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育种中适合单株选择鉴定的简便、准确的生理指标。采用生理育种途径,已育成了3个耐高温逼熟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香宝三号系河南省信阳农专特种稻育种室采用马坝香糯/桂朝二号杂交育成.该品种属中灿迟熟粘质特种稻优质香米新品种.其株形集散适中,中矮秆.叶片挺伸、长宽中等,叶色淡绿.表现高产稳产,米质特优,耐肥抗倒,抗病、抗虫性较强.精米蛋白质含量7.83%,直链淀粉含量15.76%,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蒸米香味纯正,浓淡适宜,略具甜味,质地软而不粘,韧、滑、润、油光发亮,适口性极佳.在生产与市场上,深受稻农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面粉白度高、品质优的小麦种质,对1 24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度测定,并对面粉白度值超过80的小麦种质的籽粒硬度、淀粉RVA糊化特性以及面团揉混特性等有关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筛选出面粉白度值≥80的小麦种质195个,其籽粒硬度指数分布范围为15~77;淀粉RVA糊化特性参数峰值黏度范围为1 030~3 407cP,稀懈值范围为629~1 522cP,回生值范围为5~1 546cP,糊化温度范围为65.3~88.2℃,最终黏度范围为755~3 870cP;面团形成时间范围为1.3~4.2min,衰落角范围为3~35度,沉降值范围为21~58.7mL。研究结果还表明,面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低,则面粉白度就高,仅靠延长面粉储存时间不会大幅度提高面粉白度。筛选出的14个高白度优异小麦种质可用于培育中强筋面粉高白度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双螺杆挤压红薯全粉复配营养米工艺中不同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对系统压力的影响,以期为红薯米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合红薯米质构特性中咀嚼感,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压力随螺杆转速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复降低,咀嚼感随螺杆转速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压力和咀嚼感均随挤压糊化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水分含量升高而降低。对于压力,水分含量的影响最大,挤压糊化温度次之,螺杆转速影响最小;对于咀嚼感,螺杆转速影响最大,水分含量次之,挤压糊化温度影响最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螺杆转速145 r/min、挤压糊化温度125℃、水分含量29%时,红薯米咀嚼感最好、压力最小,此结果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选育出大粒(千粒重30 g)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适应性广的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其品质基本上达到了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米标准,千粒重、长宽比、垩白度都是当前国内优质早籼稻品种中最好的品种之一.产量水平400~450kg/667m2,高产的超过500kg/667 m2.广西、江西、广东等省、区已引种成功.2003~2004年在福建省推广11.4×104hm2,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水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大粒不优质,早籼稻难优质,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等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功能性红米杂交稻611A/R319的稻米性质和微生物发酵转化微量元素的研究,优化功能杂交红米微生物发酵工艺,探讨该红米杂交稻的生物学优势和应用潜力.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粒长7.0 mm、长宽比3.0、透明度2级、胶稠度68、蛋白质9.9%、Se含量0.05μg/g等.最适发酵工艺为加曲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1 h、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糙米与糯米最适比例33%.结果显示,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与糯米混合发酵生产的组合红米酿在硒、铁、锌等微量元素方面较纯糯米传统发酵产物极显著提高,其中Se和Fe含量分别是纯糯米酿的2.5和2.2倍;并且在口感上大大优于纯红糙米发酵生成的纯红米酿.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Del分子标记的20个水稻品种的籼粳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品种的籼粳属性分析是培育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亲本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以93-11与日本晴分别为籼粳稻参考标准,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并具有较高籼粳特异性的37对In Del分子标记,对20份水稻育种材料进行In Del标记的籼粳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20份水稻材料中,有8份为典型籼稻,3份为典型粳稻,4份为偏籼类型,另有5份为偏粳类型。NTsy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3处,20份水稻材料被分为两大类群;在遗传相似数为0.70处,所有水稻材料则被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产量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当前长江上游地区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产量综合表现以及对其稻米品质的评价,试验利用长江上游地区广泛应用的76份水稻亲本材料,调查了15个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对这些水稻的品质特性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其中10个产量相关性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产量相关性状中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粒型因子、结实率因子、结实率和粒型的联合因子.同时获得了各供试亲本材料在4个主成分中的得分及排名,筛选出了产量相关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供试亲本材料的RVA谱特征值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与直链淀粉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通过本试验可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杂交水稻亲本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