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技术扩散和吸收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旨在通过建立国际技术扩散的复杂系统演化模型和仿真实验分析技术扩散的演化机制和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作用.基于技术扩散的微观机制,初步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演化模型.通过对不同初始状态、演化规则的仿真分析,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整个经济系统长期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若没有企业的内部研发,长期的技术扩散不会发生,技术创新率的均衡值趋于零;并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于经济系统整体的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论的思想,将跨组织任务型团队合作创新系统视为动态创新系统,其中团队与任务间的知识互动过程可通过四个子模块进行描述,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各子模块的流图模型。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合作创新过程中,任务冲突、知识吸收能力、团队间知识开放、团队间信任等因素对知识团队知识位势的增长起着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有效管理团队间合作创新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企业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能力的提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互联网+"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而持续学习是IT能力提升的重要突进程。基于此,首先对企业IT能力学习的构成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企业IT能力学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次,通过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企业IT知识吸收能力及隐性知识比例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IT能力学习效果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提升IT能力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功玉 《系统工程》2005,23(12):74-78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系统非线性的重要前提备件。本文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界定.接着构建一个动态非线性系统模型,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研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系统,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上层梯队理论、认知理论和知识结构视角,构建了从搜寻知识到创造知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量化战略构想、创新搜寻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路径和跃迁途径.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沿着“吸收能力主导-吸收、集成能力为主-吸收、集成和原创能力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路径重构升级; 第二,维持在20%~50%之间的战略构想复杂度是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路径跃迁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发现一方面可以弥补现有实证研究在技术创新能力重构升级途径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系统动力学在创新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根据RD联盟企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特点,分别构建了联盟企业之间以及联盟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揭示了RD联盟企业在不同阶段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研究表明,联盟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呈S型曲线,并且这一阶段知识转移程度会直接影响下一阶段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速度。而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系统最终会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联盟企业之间以及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和创新的程度均受到研发人员之间的接触率和知识吸收能力的正面影响,但是研发人员知识遗忘率对其有负面影响。此外,持续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成长期是企业大量技术与非技术创新要素集成或整合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组织创新(OI)与技术创新(TI)持续有效匹配则是成长期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成长期高技术制造企业为研究载体,借用二象系统理论从动态视角分析OI与TI匹配系统的二象对偶关系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OI与TI匹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成长期企业OI发展速率明显高于TI,并在TI牵引下其总体水平快速提高,从而使OI对创新效率的动态影响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体现出一种TI牵引OI快速变化的创新匹配发展路径。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提出OI与TI有效匹配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速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速履带车辆在不平路面(包括各种障碍)行驶时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响应问题,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与地面作用的动力学模型,模型中特别考虑了履带对履带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动画输出。仿真实例分析说明本文所建模型和建模采用的方法对高速履带车辆的悬挂系统的设计和动力学分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基于Agent建模方法单独应用于供应链系统或企业系统建模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详细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系统混合建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核心企业内部考虑混合建模的基于多Agent系统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混合动态模型,可供供应链各实体间以及核心企业系统内部各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的分析;解决了JADE软件环境下系统集成仿真的关键技术;对该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验证了供应链及其核心企业系统混合动态建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深入分析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刻画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软件Vensim实现了该模型.同时采用国家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数据非常吻合.表明系统动力学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协作研发、标准化以及知识转移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影响.作为模型的应用,对今后几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为提高关键指标应采取的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兴  张云  张伟 《系统工程》2013,(7):78-86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本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因果关系图,揭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循环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湖南航空航天产业的数据为例,运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创新环境和合作创新与创新产出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系统,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索结构碰撞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有限元方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的索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引入接触约束,在索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索结构碰撞动力学模型。用带索结构的运行小车结构为实例,建立了带主动索结构的装置、带被动索结构的装置和二者组成的索结构碰撞系统的三种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环境。研究表明:索结构有限元模型相对其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误差较小,应用该模型能够进行索结构碰撞过程模拟,同时能够实现这类结构的可视化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人际信任关系建立的基本原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网构软件信任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分析了影响网构软件信任水平的相关因素,建立了知识积累与信任评估的动力学方程。Vensim PLE仿真实验表明,网构软件信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网络信任环境的分析,为系统仿真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型装置起竖过程的动力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以液压驱动的大型机械装置起竖过程仿真的应用背景,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起竖系统动力学建模问题,基于R-W公式和刚体切割方法,建立了起竖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方程,以集中参数法建立了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方程,通过只压缩弹簧力和阻尼力构成的碰撞力计算公式,对多级缸活塞杆伸出中的碰撞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部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列车运行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列车在轨道线路上运行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本文研究了列车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扩展过去的数值仿真模式,从集成综合仿真的角度,建立了数值、几何简化模型和运动模拟相结合的直观仿真方法,给出了数学、列车几何模型和线路等相关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相互之间的数据协调方式,并对列车的基于图象帧的动态仿真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列车动力学综合仿真集成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分支多部件的水下拖曳系统特点,构造了杆和质点组成的通用力学结构;基于虚功原理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仿真约束力处理浮体在水面的单双侧混合约束问题,避免了约束方程带来的复杂性。对典型系统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获得系统的动态过程,正常收敛于稳态位置,浮体的水面约束与下沉过程均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KIBS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支持,而KIBS促进作用的本质在于KIBS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基于KIBS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互动的宏观与微观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混沌时间序列;从技术创新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网络上技术创新同步的现象;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类技术创新竞争扩散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发展过程,针对以往竞争模型中没有考虑市场潜力是动态变化的缺陷,建立了动态潜力市场的技术创新竞争扩散的微分动力学三阶段模型,并利用微分动力系统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利用两种创新技术采纳数和动态市场潜力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相比之前的扩散模型,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市场扩散潜力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客观现实。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两种创新技术采纳数和市场潜力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网络角度研究包含二维知识的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将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增长分为自主创新和交易学习两种途径,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对集群知识增长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比例、知识交易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时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分类及特性的基础上, 考虑技术创新网络中影响知识转移的知识吸收能力、网络知识更新率、折现率、转移时间、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建立了期望利润随知识转移时间变化的模型; 并模拟现实情况, 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设置, 通过设定的参数求出最优知识转移时间, 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 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最优知识转移时间的合理性. 通过大量模拟实验数据及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 表明本模型具有通用性, 可以为企业确定最优知识转移时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