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而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现实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性,体现在(1)城乡二元经济;(2)公私产权差异;(3)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2.
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78~2010年间我国货币政策在四川、浙江两省产生的不同影响,并通过比较两省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同一货币政策在两省产生的效果有很大不同,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掩蔽启动范畴判断任务范式,通过改变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关系,考察了非熟练蒙英双语者第二语言英语和第一语言蒙语的语义通达特点.结果表明,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为翻译关系和语义联想关系时,都存在蒙语对英语的启动效应,而未发现英语对蒙语的启动效应,提示蒙语和英语为概念共享,但不同的启动方向为非对称性.实验结果符合分布式表征模型观点.  相似文献   

4.
结合蒙特卡罗均值算法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模型,构造一个用于分析含多个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新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以实验结论证明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若用线性回归来研究,将会忽略这样两个问题:1)此函数关系是否一成不变;2)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否存在对称性。本文以非线性STR模型技术来分析两者之间的非线性、非对称关系。研究发现,以logistic函数作为过渡函数的ST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CPI波动与货币供应量的非线性动态关系。模型表明,在1993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中国CPI波动与货币供应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两者之间存在机制转换动态特征。紧缩的货币政策机制下,CPI波动加剧;从宽的货币政策机制下,CPI波动主要由市场经济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6.
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若用线性回归来研究,将会忽略这样两个问题:1)此函数关系是否一成不变;2)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否存在对称性。本文以非线性STR模型技术来分析两者之间的非线性、非对称关系。研究发现,以logistic函数作为过渡函数的ST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CPI波动与货币供应量的非线性动态关系。模型表明,在1993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中国CPI波动与货币供应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两者之间存在机制转换动态特征。紧缩的货币政策机制下,CPI波动加剧;从宽的货币政策机制下,CPI波动主要由市场经济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不断增强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基于改进的VAR模型构建了我国资本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指数,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的冲击影响,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汇率波动区间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冲击影响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动率水平样本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低波动率样本下汇率波动对资本溢出效应的冲击影响最显著;实证结果也证实了汇率的剧烈波动容易导致资本市场间溢出效应具有双边性.  相似文献   

8.
禀赋效应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商品交易中的行为偏误,通常表现为某物品的拥有者较非拥有者对该物品的评价更高.该文以2010-2018年双方均为美国上市公司的425宗并购事件为样本,开展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禀赋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 表明: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禀赋效应,且该效应显著提升了并购溢价;不同行业的公司并购事...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21年34家农业类上市公司378个非平衡面板数据,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补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从对公司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来看,财政补贴对国有产权性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和规模较大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同时股市也出现了几番明显的涨跌。这说明对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传导效应研究,以及如何运用货币政策稳定股市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因此采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SVAR模型,研究在外汇市场影响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基础货币供应量M0和外汇储备规模均对股市存在较大的传导影响;人民币汇率与股价指数在短期内呈较弱的负相关,之后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更加的明显,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选取2014年1月2日到2019年2月28日全国石油价格的日数据,对其进行二阶差分建立平稳性的石油价格序列,通过建立ARMA(2,0)模型,对其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可以得出序列存在高阶ARCH效应;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序列存在非对称性,正负冲击对石油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最终确定建立TARCH(1,1)模型对石油原油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研究以调控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根据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从电磁方程的解析解出发,分析高对称性vander Pauwdisk装置的异常磁电阻效应,重点研究该体系的几何非均匀性与物理非均匀性对整体磁电阻效应的影响.通过定义三个非均匀参数表征体系的非均匀性,给出该装置中电磁输运性质随非均匀系数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体系的磁电阻比值在一定的几何非均匀结构下达到最优化,整个装置在磁场下呈现出良好的开关效应.同时,材料在迁移率和电阻率上的非均匀性对异常磁电阻效应产生明显影响.特别地,组分电阻率的差别导致异常磁电阻效应出现符号翻转.  相似文献   

14.
运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对中国2001~2010年31个省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货币政策测度变量M2的Moran指数值及散点图,直观地刻画出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各省域上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在回归模型中,纳入空间效应的GWR估计更优于传统的OLS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的形成都有影响,并且物价水平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强调在货币政策调控时应将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和迭代方法,得到Morse势阱中的光流系数和电光效应的解析表达式,并以典型的GaAs/AlGaAs莫尔斯量子阱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光整流系数和电光效应与系统的非对称性有关,系统的非对称性越大,光整流系数和电光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物价稳定在可控水平.通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同归模型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时变效应,并且,该效应与货币政策转向和信贷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当我国货币...  相似文献   

17.
系统阐释非研发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机理,基于2005—2019年行业与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引进等非研发技术创新渠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与地区差异,除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西部地区,技术改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存在不同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拐点值.高技术产业应基于行业和地区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非研发技术创新策略,以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文中推导了大跨度桥梁考虑行波效应影响的分析模型以及求解方法,介绍了大型有限元程序中实现行波效应的方法:大质量法与相对位移运动法。以某一实际公路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实例,分析了在不同波速及不同地震波输入方向的行波效应对斜拉桥主塔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斜拉桥纵向对称性不强时,不同地震波输入方向的行波效应产生的桥梁结构响应并不相同。当进行纵向非对称桥梁行波效应分析时,应考虑不同地震波输入方向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ARCH族模型来对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进行建模,并分析其波动的杠杆效应和风险溢价效应,结果发现汇改后外汇市场效率有所提高,外汇市场的风险可由过去的风险程度加以预测.由TARCH、EGARCH、EGARCH-M模型的研究显示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存在杠杆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还不具备具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溢价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快淬法制备了Co_(81.5)Fe_(4.5)Mo_2B_(12)玻璃包裹丝,研究了真空条件下退火对细丝巨磁阻抗效应及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玻璃包裹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先增大后减小.退火温度为250℃时,巨磁阻抗效应最明显;退火后样品的磁阻抗曲线对称性大都有所改善;退火温度为330℃时,磁阻抗曲线对称性遭到破坏,可能是磁各向异性降低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