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勇 《系统管理学报》2016,25(6):984-992
利益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创新主体间建立起恰当的激励机制,提高协同创新价值链整体利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从利益分配的视角,利用博弈论和优化模型,以非协调控制下的收益作为威慑点,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调整分配参数、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增加各利益主体收益,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增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合作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协同演化问题。基于不同组织资源配置模式(随机导向型、关系导向型、合作导向型和关系嵌入型)界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的内涵;运用进化博弈、纳什等价博弈与协同学序参量方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实现核心序参量的密度分布和矢量场分析,从而确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具有突变特性、偏好特性和对称破缺性;关系导向型和关系嵌入型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稳定性;合作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共生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在无外力(第三方)作用下会自发协同演化为(ESS点)稳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了量子博弈的分析范式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量子博弈模型.对是否考虑纠缠态的情形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纠缠态后,努力的一方不必再承担对方"背叛"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博弈中的"囚徒困境"问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境下,协同双方需要在协同开始前商榷并委托第三方确定可被观测到的、易于量化的相关绩效指标,并签订"纠缠合同",确保协同双方均没有动机去采取非量子策略,这时采用最大努力程度的完全量子策略对协同双方来说均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审视了区域创新网络鲁棒性问题,利用京津冀131家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相关数据,基于链接概率和连通性来分析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网络鲁棒性关系,构建了链接异构的多网络连通性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创新网络为拓扑样本,实证检验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并结合NetLogo系统仿真方法探讨了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鲁棒性的策略与效果。在揭示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特性基础上,发现了保护中度节点策略能够有效保障产学研创新网络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对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产学研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两个重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促进区域创新产出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且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企业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外开放度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演化规律,基于电子信息产业1985—2017年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揭示产业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和空间格局演化态势。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络连通性增强,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合作模式由以研究所为主导逐渐转向以企业为主导、高校和研究所作为知识伙伴的协同创新模式;空间格局非均衡发展特征显著,跨区域合作呈现出以核心区域为主的放射型网络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中协同演化的思想出发,对环境技术创新和环境治理制度在变异、选择和保留的演化过程中正负反馈机制、自组织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两者的协同演化模型,并提出了对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两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博弈策略,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算法;运用Netlogo多主体仿真平台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化仿真,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网络平均节点度呈U型分布,节点数量呈L型分布;选择"积极合作"策略的企业和学研机构存在最佳合作规模;度择优连接机制不利于无标度网络节点创新扩散,组合择优连接机制能以最大程度促进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9.
运用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企业社交媒体与员工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从耦合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交媒体对企业中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员工个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企业社交媒体与线下两渠道交流某一知识的最大次数不变,那么适当增大单位时间内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对耦合网络中这一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过多,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绩效将降低.此外,在节点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传播初始时刻知识拥有者数量可以促进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但每新增一个知识拥有者的促进作用递减.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2006~2009年镇江市产学研合作关系数据,采用Ucinet分别绘制了不同年份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以及总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然后,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从连通度分布、小世界特性、特征值、介中性等几个方面对网络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其节点连通度分布服从指数为2.118的幂律分布;同时,产学研合作网络也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具有较短的网络平均最短路径。在复杂性特征分析的同时,还着重研究了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拓扑结构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中许多网络都具备无标度网络的幂律分布特点,产学合作网络也不例外。本文基于无标度网络的特点,从创新主体间亲密程度考虑,对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权重和演化进行研究。在衡量权重方面,以创新主体间合作次数为自变量,考虑关系的饱和效应,构建logistic量化函数。并以无标度网络的特性为出发点,考虑节点退出机制、鲁棒性、权重变化性,构造产学研合作加权网络演化算法。同时,以某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提出的权重假设、算法更符合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能源资源过度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迅速凸显,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Super-SBM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工业各行业之间绿色转型存在的异质性差异,并引入创新效应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探讨能源强度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且行业异质性显著,在转型期间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波动趋势。值得说明的是,能源强度对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明显的创新效应异质门槛作用;较低水平的创新效应并不利于降低能源强度驱动工业绿色转型。而随着创新效应水平的提高并突破“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发挥了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引入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探究创新生态战略通过创新生态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战略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网络在创新生态战略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调节该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创新生态网络视角构建了创新生态战略向企业创新效率转化的中间机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耦合网络理论,建立了微信群与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中的知识传播模型,应用下一代矩阵法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微信群既可以对组织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和线下社交网络两种渠道交流知识的次数较接近时,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趋于稳态时的知识拥有者比例较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交流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这一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无标度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均大于匀质耦合网络。  相似文献   

15.
以长三角城市群41座城市2004~2020年的城际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基础,构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实证分析促进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城市间技术协同创新关系的演化是内外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更倾向于嵌入三角结构而非星型结构,具有突出的“小世界”“高集聚”特征;网络演化过程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异性;网络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对外开放水平越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成创新合作关系的概率越高;人力资本水平接近的城市更倾向于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地理、制度及组织邻近性均对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产生积极作用。从截面扩展至纵向维度并引入时间依赖项进行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分析,研究结论为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同时为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以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网络演化博弈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剖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在互动过程下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对于创新主体维护合作行为和网络集聚都具有促进作用;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之间具有协同互动关系,并且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越大,两者间协同互动作用越明显。在市场机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会降低网络演化的速度;只有当市场机制作用超过一定阈值时,维护合作行为才会在创新主体间涌现出来。在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对于政府调控较为敏感;当政府调控力度处于阈值水平时,不利于创新主体间合作关系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资产、劳动力和产值结构高度化四维度综合测度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程度并对升级进程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省区间产业升级具有空间关联特征。构建考虑地理特征和经济技术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验证技术协同创新及相关控制变量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本地直接效应与跨地区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产业升级具有内在惯性和自我扬弃特征,当期升级进程受本地及外地区前期升级水平的影响;创新驱动系统全面协同对本地产业升级的直接效应并没有预期大,应深入挖掘创新主体及要素间的协同效应,增强其助推力。装备制造企业知识应用能力对本地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而因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存在致使其对外省区产业具有负向外溢效应。研究表明,因累积效应的存在导致协同创新驱动的长期效应要比短期效应更明显,故各地区要抛弃短视行为,树立产业长远战略思维。最后,各地区应基于地缘或经济特征相似性构建区域合作与联动机制,将产业内各行业在区域间合理布局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区域经济冲突。  相似文献   

18.
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做为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审视,适应性主体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基本动因;聚集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基本特性;标识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向导;非线性协同作用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流的畅通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必备条件;多样性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内部模型与积木组合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耦合网络理论,建立了微信群与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中的知识传播模型,应用下一代矩阵法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微信群既可以对组织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和线下社交网络两种渠道交流知识的次数较接近时,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趋于稳态时的知识拥有者比例较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交流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这一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无标度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均大于匀质耦合网络。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发展使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然而,合作效率不高仍然是目前影响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根本原因。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具体分析了各种可能情况下不同分配方式对企业、科研机构的不同激励程度,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说明。结论认为,含有预付金的分配方式未必能有效地激励科研机构努力,不设有预付金的分配方式(固定支付方式、产出分享方式)很可能更能激励双方努力,预付金额较高反而会降低对科研机构的激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