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铃薯渣制备纤维PAF对含阳离子红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铃薯渣制备的活性纤维(PAF)在染料废水中对阳离子红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以及PAF的用量、吸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浓度、吸附时间及PAF的用量是影响吸附脱色的主要因素;PAF对阳离子红染料分子的静态吸附量Q为11.10 mg/g;动态吸附的吸附量比同时间下的静态吸附量要大,采用PAF装柱法有望进行该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处理染料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在处理亲水性染料废水时特殊的脱色效果 .实验验证了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的形式 .还对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方法和再生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为活性炭纤维用于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提供了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ES基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染料废水中的阳离子艳红,分析纤维接枝率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测试纤维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及洗脱与再生性能.研究表明,ES基离子交换纤维的吸附及再生吸附性能均较好,对阳离子艳红染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静态饱和吸附量为96.2mg/g.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温电炉法对传统高温膨胀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进行优化,并对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氧化剂、插层剂和氧化次数对膨胀体积的影响,并使用SEM、XRD、FT-IR对样品进行外观形貌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锰酸钾-磷酸-硝酸氧化插层体系一次氧化下并使用低温电炉法进行膨化的效果最好,制备出的膨胀石墨样品膨胀体积为390 m L/g,比表面积252 m2/g。在对活性黄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的实验中,考察了膨胀石墨用量、活性黄浓度和温度3个因素对于活性黄模拟染料废水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活性黄废水,膨胀石墨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80 mg/g;当膨胀石墨添加量为2.0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65%;而温度对于吸附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偕胺肟纤维对活性黄K-6G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偕胺肟纤维(AOCF)为吸附材料,与Fe3+反应,制得偕胺肟-铁(Ⅲ)螫合纤维(AOCF-Fe(m)),继而用此纤维吸附水溶液活性黄K-6G染料,对其吸附工艺条件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pH=2.0、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饱和吸附量达593 mg/g;该吸附行为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活性碳纤维处理染料废水脱针对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活性碳和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在处理亲水性染料废水时特殊的脱色效果。实验验证了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的形式。还对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方法和再生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活性炭纤维用于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提供了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ACF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F(活性炭纤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应用于难用生物方法氧化的高温印染废水的处理。本课题采用ACF处理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实验验证了活性炭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的形式,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为ACF用于高温染色废水脱色处理提供了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壳聚糖类绿色低值吸附材料难以分离及回用的不足,构建了一类适用于无纺布类吸附材料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为套筒结构,用以固定及最大限度地展开无纺布吸附材料。同时,本研究考察了将该装置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废水吸附去除过程中壳聚糖无纺布的用量、处理时间、染料初始浓度以及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无纺布质量在4 ~ 8 g之间,处理时间在90 ~ 120 min之间,废水pH在 3~7范围之间,染料C. I. Acid Red 73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容量为88.43 mg/g。此外,通过SEM、XRD及XPS一系列表征手段,揭示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机制与普通壳聚糖基吸附材料相似,通过壳聚糖分子中的质子化的活性氨基与染料分子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结合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壳聚糖类绿色低值吸附材料难以分离及回用的不足,构建了一类适用于无纺布类吸附材料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为套筒结构,用以固定及最大限度地展开无纺布吸附材料。同时,考察了将该装置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废水吸附去除过程中壳聚糖无纺布的用量、处理时间、染料初始浓度以及体系p 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无纺布质量在4~8 g之间,处理时间在90~120 min之间,废水pH在3~7范围之间,染料C.I.Acid Red 73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容量为88.43 mg/g。此外,通过SEM、XRD及XPS一系列表征手段,揭示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机制与普通壳聚糖基吸附材料相似,通过壳聚糖分子中的质子化的活性氨基与染料分子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结合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制备了两性木素絮凝剂LSDC,并将LSDC用于活性艳蓝X-BR、活性黄X-R、活性紫K-3R、活性黑K-BR等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讨论了LSDC投加量和溶液pH值对不同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LSDC对各染料的脱色率在投加量0~150 mg/L范围内脱色率随投加量增大而增大,同时投加量增加可能引起废水CODCr的提高,需控制适当的投加量范围,在投加量不大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染料所含活性基因数目和种类对脱色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对实验中涉及的几种活性染料,活性基团数目越多,絮凝脱色量越小.在pH 4~8的范围内,活性艳蓝X-BR、活性黄X-R、活性紫K-3R、活性黑K-BR的脱色率分别可达83.7%,99.39%,98.25%和82.13%.  相似文献   

11.
灭多威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河水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同时还研究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灭多威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等温线呈中凹型,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 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其吸附行为;pH值或离子强度升高,均可使灭多威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减小。  相似文献   

12.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和敌敌畏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对黄河水中敌百虫和敌敌畏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和Langmuir等温式,是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在沉积物吸附敌百虫和敌敌畏的相对贡献率进行了定量描述,它们均为浓度的函数,敌百虫的吸附作用以表面吸附为主,而敌敌畏的吸附作用以分配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黄河固体粒子对Pb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河固体粒子对Pb 的吸附作用,绘制了离子交换率(E% )- pH 曲线.实验表明:黄河水pH 值是控制黄河固体粒子对Pb 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总量随pH 值升高而增大.固体粒子和Pb 的浓度对吸附也产生一定影响,离子交换率随固体粒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Pb 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用修改的Langmuir吸附模型将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数据进行有效拟合,通过吸附实验和模型计算得到描述黄河天然沉积物对P吸附特性的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磷的倾向;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增大,在解吸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即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运用神经网络进行信道解码的可行性,利用其提高短码长Polar码的译码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多天线(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Polar码新颖联合解调-解码方案.搭建了一种包括4个卷积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输出层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通过计算机生成了Polar码编码的多天线数据并对网络进行训练,使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能很好地提取出Polar码比特间的关系特征,从而拟合出Polar码译码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基于CNN的Po-lar码联合解调-解码方案的误码率优于已有的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方案;所提方案在不同码率的仿真实验中的误码率皆优于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方案,损失曲线的收敛速度更快,显示了基于CNN的Polar码联合解调-解码方案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河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与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河内蒙古包头段和喇嘛湾段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与释放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影响沉积物吸附磷的因素.结果表明:(1)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不仅与沉积物种类和粒径有关,还直接受沉积物含量和初始磷酸盐浓度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各不相同.各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均主要在前8 h内完成,在前0.5 h内无论是对P的吸附速率,还是释放速率均最快,并逐渐达到吸附及释放平衡;(2)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线性方程,且等温线穿越浓度轴,存在负吸附,由此获得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值),分别为0.011 mg.L-1和0.022 mg.L-1.通过EPC0值判断,所研究区域沉积物表现为磷"源",有向上覆水释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Potent ulcerogenic actions of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on the stomach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A C Rosam  J L Wallace  B J Whittle 《Nature》1986,319(6048):54-56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PAF) is an endogenous phospholipid which has been implicated as a mediator of allergic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It is synthesized and released by neutrophils, platelets, macrophages, monocytes, basophi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and is a potent platelet-aggregating agent, a vasodilator, increases vascular permeability, stimulates neutrophil aggregation and degranulation and induces release of lysosomal enzymes. A role for PAF in the hypotension associated with endotoxin shock and in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has recently been suggested. As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eptic shock and acute gastric damage, we propose that PAF is an endogenous mediator of ulceration in the stomach. Indeed, as reported here, intravenous (i.v.) infusion of PAF to rats, at doses of 20-200 pmol per kg per min,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extensive haemorrhagic erosions in the gastric mucosa. The ulcerogenic actions of PAF are not attributable solely to its hypotensive actions and were not mediated via effects on platelets or cyclooxygenase products, nor via histamine H1, H2 or alpha-adrenergic receptors. PAF is the most potent gastric ulcerogen yet described and its endogenous release may underlie or contribute to certain forms of gastric ulceration.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黄河水中溶液 p H值对 Cu( )、Zn( )和 Cd( )分别与转化沙和未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 )的影响 ,并研究了当甘氨酸存在时对上述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百分率的改变 .结果表明 :当沉积物分别为转化沙和未转化沙时 ,其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 ,且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和实际是一致的 ;甘氨酸的存在对不同金属离子分别与转化沙和未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 ) -p H曲线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