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藏高原东缘五种风毛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产于青藏高原东缘五种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五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紫苞雪莲(Saussurea iodostegia)2n=32;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2n=32;柳叶菜风毛菊(Saussurea epilobioides)2n=24;小花风毛菊(Saussurea parviflora)2n=26;变裂风毛菊(Saussurea variiloba)2n=26,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紫苞雪莲(S.iodostegia)2n=2x=32=8m+16sm+8st,属3B型;长毛风毛菊(S.hieracioides)2n=2x=32=18m+14sm,属2B型;柳叶菜风毛菊(S.epilobioides)2n=2x=24=12m+10sm+2st,属2B型;小花风毛菊(S.parviflora)2n=2x=26=24m+2sm,属2B型;变裂风毛菊(S.variiloba)2n=2x=26=6m+16sm+4st,属3A型,五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2.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MSD)联用技术测定分布于青藏高原菊科风毛菊属植物三个优势种:重齿风毛菊 (S.katochaete Maxim)、星状风毛菊 (S.stella Maxim)、小花风毛菊(S.parviflora(Poir.)DC.)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将色谱分离的组分经质谱鉴定,得出重齿风毛菊主要成分为二苯并呋喃、芴、石竹烯氧化物;星状风毛菊主要成分为菲;小花风毛菊主要成分为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e]薁基-7-醇、石竹烯氧化物.说明在这3种风毛菊植物种内挥发油成分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从挥发油成分的复杂程度可以看出在这3种风毛菊中小花风毛菊最原始,星状风毛菊最进化.用SPSS13.0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结论支持形态分类结果,说明植物挥发油成分具有重要的系统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东俄洛风毛菊和川西风毛菊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报道了产于中国青藏高原的东俄洛风毛菊(Saussurea pachyneura)和川西风毛菊(Saussurea dzeurensis)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东俄洛风毛菊2n=32,川西风毛菊2n=26,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东俄洛风毛菊2n=2x=32=30m+2sm,属2B型,川西风毛菊2n=2x=26=18m+6sm+2st,属2B型;2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4.
融雪时间对长毛风毛菊个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季节性高山雪场,沿着融雪梯度设置三个梯度部位,在每个部位测量融雪时间及土壤水分等因子,并测定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的单株叶数、单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等个体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晚融部位的生长季长度比早融部位迟了将近一个月,晚融部位的土壤水分含量比早融部位高,在早融到晚融的梯度上长毛风毛菊的个体生长逐渐增加;长毛风毛菊个体特征的变化与融雪时间的早晚相反而与土壤含水量高低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沙生风毛菊生物量及资源分配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探讨高海拔环境下风毛菊属植物资源分配及花部特征进化模式,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青藏高原一西向坡4个不同海拔梯度(3 500~4 000m)盛花期沙生风毛菊进行研究,测量花期植物花柱分枝长度,统计头状花序数量,称量沙生风毛菊个体大小、营养器官重量、繁殖器官重量和雌雄蕊重量等生物量.结果显示:沙生风毛菊一朵小花重量及花柱分枝长度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但营养器官重量及繁殖器官重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少,雌雄蕊重量和管状小花数目亦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随着海拔升高,沙生风毛菊增加繁殖分配及雄性分配的投入减少营养分配和雌性分配,以应对环境因素的干扰,保障恶劣环境下植物繁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特有种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 Maxim)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性,用人工模拟的方法设定温度梯度5,10,15,20,25,30℃对沙生风毛菊进行处理后,系统测定沙生风毛菊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温度低于15℃时,沙生风毛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2浓度(C_i)随温度降低逐渐降低,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及电子传递速率(RET)也同时下降,而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数值则上升.温度高于15℃时,沙生风毛菊所测试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随温度升高均下降,Y(Ⅱ),F_v/F_m,R_(ET),qP及Y(NO)也有小幅下降,而Y(NPQ)数值上升.结果表明,沙生风毛菊叶片光合结构的最适温度在15℃左右,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均会不同程度导致光合作用的气体交换和PSⅡ反应中心活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和资源投入模式对海拔高度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高山植物的生长策略以及适合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文中以生长于青藏高原的常见种柳叶菜风毛菊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烘干称量等方法研究了柳叶菜风毛菊盛花期营养和繁殖特征对海拔高度的响应,并利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了营养和繁殖特征对个体大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柳叶菜风毛菊个体大小、营养和繁殖器官生物量、比叶面积以及管状小花数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叶片和管状小花生物量、叶干物质含量、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长以及花柱分支长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海拔高度和个体大小共同对柳叶菜风毛菊营养和繁殖器官生物量、单叶生物量、比叶面积、管状小花生物量、花丝长、花药长和花柱长产生影响,而对叶干物质含量、管状小花数量和花柱分支长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海拔高度并不是影响柳叶菜风毛菊适应性策略的唯一因素,植株个体大小和居群生境状况都是影响适应性策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首次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Saussurea DC.)5种10个居群不同海拔的植物进行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分析了海拔与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海拔的种子种子萌发率低, 高海拔的种子种子萌发率高;高海拔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较低海拔植物种子萌发时滞短;百粒重与萌发指数成正比关系, 即种子越大萌发速率越小;海拔与百粒重、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高峰期之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星状风毛菊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中分得六种黄酮化合物,经光谱,化学方法及与标准样品对照分别鉴定其为:洋芹素,金合欢素,山奈素,日本椴甙,山奈素—3—0—α—L—鼠李糖甙,和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其中金合欢素,日本椴甙,山奈素—3—0—α—L—鼠李糖甙是首次从该属中发现的,这对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压片法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两种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紫苞雪莲(S.iodostegia)和抱茎风毛菊(S.chingia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2n=2x=32=18m+14sm,2n=2x=28=24m+2sm+2st.根据Stebbins提出的核型分类原则,这2个种的核型都为2A型.2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构成及功能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发展类型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欠发达型.同时,对主成分分析在当前学术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M.Foreman改进的G.Godin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对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21个验潮站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到了1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相应平均海平面.利用Delft3D数值模型计算研究该海域8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对21个站位理论最低低潮面、可能最低低潮面、略最低低潮面及英国海图深度基准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拟合得出了辐射沙洲海域理论最低低潮面的经验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分析了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理论最低低潮面值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DYNAFORM-PC软件及其在钣金冲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钣金冲压数值模拟分析专用软件DYNAFORM PC的组成 ,重点说明了前、后处理器各菜单和工具的功能 ,介绍了 .dyn和 .mod格式文件的构成 ,阐述了板料冲压成形有限元模拟的一般步骤 ,即先由前处理器创建网格模型 ,再由求解器迭代计算出各个时间步的数据文件 ,最后由后处理器观察和分析工件各处应力、应变等参数分布 利用坐标变换证明了椭圆盒形件的拉延毛坯仍为椭圆 ,在整个拉延过程中板料外缘始终是椭圆 ,且其焦距为常数 ,并由此提出了椭圆盒毛坯修边线的确定方法 ,模拟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实用 另外还详细介绍了建模方法、参数设置和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主成分分析手段,对贵州省51家企业的持续改进行为主要动力的重要性做了归纳推断,发现第一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各元素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调查的CI动力因子的重要程度,然后再运用期望值法作出经验上的判断与理论上的推导以及图表对比分析,进一步确证了第一主成分在因子的重要性方面有一定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尺寸基准及其概念的重要性,分析了有关尺寸基准概念一些初始提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立及表述尺寸基准概念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观点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且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0-2003年间辽宁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讨论了技术进步在辽宁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及其变化方向,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艳  童万平  孙雪萍 《广西科学》2013,20(4):276-278
为研究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 Savigny)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冠瘤海鞘的提取物及甾体粗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冠瘤海鞘甾体粗晶的克生活性是石油醚相的3.2倍;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而且冠瘤海鞘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冠瘤海鞘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海船    黄荣胜  张颖    李嘉  ** 《广西科学》2019,26(5):549-55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并鉴定黄根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从黄根挥发油中分离出7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6个成分。黄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八碳6烯酸(7.52%),棕榈酸(6.34%),Phosphetane,2,2,3,4,4-pentamethyl-1-phenoxy-,1-oxide (6.05%)等。从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6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7个成分。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反式油酸(18.85%),棕榈酸(17.66%),硬脂酸(4.49%)等。利用GC-MS分析鉴定黄根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黄根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9.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古菌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存在的古菌类群进行检测。首先提取红树林沉积物的总DNA,并进一步构建环境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随机挑选文库克隆,根据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分析分型后进行测序。对所测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文库中的大部分古菌克隆(95%)分别属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中的Marine benthic group D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的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和Marine group I等3个已描述的古菌类群, 另有小部分克隆(5%)可能代表广古菌门中新的古菌类群。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类群古菌是红树林沉积物中古菌的优势类群。上述古菌类群的检测加深了人们对于红树林古菌群落结构复杂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与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试件表面形貌的图像数据,然后利用分形几何的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依据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体现表面粗糙度等级的分形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