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可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12种纯工质、7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和6种高温热泵工质,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设计和优选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非共沸混合工质(以下简称NARB工质)热泵节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压力和充注浓度对热泵的性能系数、容量控制和热负荷等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混合工质比纯工质具有明显节能效果,这种效果随着混合工质中低沸点工质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但受实际装置所限,存在着一个最佳浓度和压力选择问题。本文还对三元混合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二元工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蒸汽喷射式热泵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蒸汽喷射式热泵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并分析了喷射器内的压力分布,引射比变化对引射压力和压缩压力的影响,喷嘴出口至混合室入口距离与引射比,引射压力,压缩压力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和引射压力下,提高压缩压力会引起引射比降低,当压缩压力不变时,提高工作压力将使喷射式热泵引射比增大,当引射比达到极限值后,继续提高工作压力将引起压缩压力升高,若喷嘴出口至混合室入口距离取最佳值,热泵性能最好,超过最佳值,热泵性能将急剧恶化,实验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综合分析表明,喷射器Yong效率随引射比的增大而提高,其值为0.50-0.55。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制浆造纸蒸煮设备炯平衡和效率计算的一般方法,结合实例对蒸煮过程进行炯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蒸汽喷射式热泵回收排放浆液闪蒸蒸汽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指定工质侧相变真实平均温度计算方法为基准,考察传统的指定工质侧相变算术平均温度计算方法对循环性能参数以及工质对比评价结果的量化影响,并分析指出传统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采用指定相变真实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前期研究中对压缩过程改进的计算方法,在冷凝温度80~140℃的工况范围内指导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筛选,筛选出20种臭氧层破坏势(ODP)为0,全球变暖势(GWP)较低的纯质和混合工质,并将筛选出的20种工质与R11和R114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20种工质的环境性能和综合循环性能优于R11和R114.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单级压缩式热泵相比较,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热泵具有工作温差大的优点,可以扩大单级热泵的工作温度范围,适合于中国北方比较寒冷地区以及需要高温热泵的情况。以自复叠热泵系统用套管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冷凝过程特性和结构尺寸。分析了混合制冷工质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以及气液相平衡关系,计算了套管式冷凝器的冷凝负荷。根据混合工质和冷却水的换热系数,对套管式冷凝器进行了结构尺寸确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工质设计实现制冷热泵近卡诺循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适宜的循环工质实现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近卡诺循环进行了分析,包括基本思路、可行性分析、典型工质及其特性,并在相同设备条件和工作温度下,对近卡诺循环制冷热泵和普通循环制冷热泵(R22为工质)的效率进行了计算比较,最后对进一步需做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可逆斯特林热泵的优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以理想气体或范德瓦尔斯气体为工质的不可逆斯特林热泵模型,考虑热阻、回热损失及回热过程时间对斯特林泵热泵的影响,导出泵热率与性能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斯特林热泵的其它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内置热泵结构的小型太阳能驱动的热电冷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ombined Cooling Heat andPower-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CCHP-ORC)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与一般CCHP-ORC系统相比,该系统利用低品位能源利用效率更高。CCHP系统用引射器代替热泵压缩机,将热泵与ORC合并,热泵系统的加入提高了CCHP系统能量利用率。系统热力计算将系统高温热源、环境温度和需求温度固定,采用R245fa作为系统工质,以热电联合循环为例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得到了在给定条件下系统的最佳工作参数。通过对比可知内置热泵能较大提高CCHP-ORC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就蒸汽喷射式热泵在造纸机烘干部供热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重点就纸机干燥部供汽系统中蒸汽喷射式热泵的种类、蒸汽喷射式质量调节热泵系统的设计分析以及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冲压模具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冲压模具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了以减重为目标的高强度钢板压边圈优化设计方法,并以DP590轿车侧向高强度双向钢底板拉深压边圈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与按准则的设计相比,采用拓扑优化设计的压边圈可以减重50%,且其结构的关键位移及最大应力均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单光发射器发出的光非常微弱,要求收集光学系统能充分收集所发射的光.通常的透镜收集效率非常低(大约在2%左右).从薄膜光学原理出发,构造了液体-玻璃-空气三层结构.数值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三层结构可以获得的最大收集效率为5.75%,是直接用空气收集的最大效率的2.79倍.收集效率不仅与盖玻璃的折射率有关,而且与空气层和玻璃层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提出在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关节系统中存在一个最优关节半径,使得对同一系统输出转矩达到最大. 通过分析气动人工肌肉静态特性模型,推导出关节静特性模型. 改变气动人工肌肉的结构参数或状态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关节半径变化与关节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最优关节半径. 关节转角越大,最优关节半径越小;肌肉越长,最优关节半径越大,肌肉的直径对最优关节半径影响不明显. 该分析方法与结果对气动肌肉驱动的灵巧手的结构设计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提高数控机床的综合性能,以某卧式加工中心铸铁床身为原型,设计了一种钢板-混凝土复合结构床身.采用正交实验、灰色关联和组合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并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对复合结构床身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将结果与原型铸铁床身比较.结果表明:在床身质量仅增加2.3%的情况下,复合结构床身的最大静应力和最大静变形分别降低了51.3%和82.9%;前三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43.9%、156.8%和148.7%;x轴导轨和z轴导轨中心节点在x、y、z方向上的最大振幅降低了97.6%、97.1%、94.0%和99.6%、97.9%、85.4%;导轨滑块连续在导轨表面摩擦1800s时导轨的最大热-结构耦合变形量降低了7.3%.  相似文献   

15.
多模型切换控制的抖动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线性系统特征结构配置和模型跟踪方法以及优化工具,提出了可以有效抑制抖动的多模型切换控制策略,对两个线性时不变模型分别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反馈控制器对系统进行镇定,为了使导弹过载跟踪制导指令,又基于模型跟踪方法设计了前馈控制器,考虑到当控制器进行切换时,会产生抖动,为了减小切换时的抖动,针对切换后的特征结构配置反馈控制器,我们利用优化工具合理选取其自由度,使得切换前后两个系统在切换点上的输出差值最小,仿真结果表明,切换过程中的抖动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能力,选取广东省佛山地区花岗岩集料,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进行了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分析.首先,采用两级干捣试验根据骨架间隙率合理极小值获得了三档粗集料的最佳配比,并采用i法和CBR试验得到了CBR值最大的细集料密实级配.其次,采用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强度最大的粗细集料最佳配比,由此提出了骨架密实结构的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级配及最佳水泥剂量.最后,通过路用性能检验,并与施工规范悬浮密实级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级配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明显优于规范级配.因此,所提出的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对十三辊矫直机摆动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摆动体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重量比原设计减轻约1/3,而且通过优化过程中对材料的自动选择,可以在保证摆动体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最小重量的前提下,全部采用普通钢板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中存在稳健性不好的问题,讨论了用线性规划法计算回归系数的最小一乘准则和极小极大化准则,通过实例计算得出最小一乘准则误差绝对值小,最大误差最大和极小极大化准则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大,最大误差最小的结果,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三种准则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遗传进化算法的全局优化思想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物沉降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预测模型进化识别算法。设计了模型结构和参数分别进化,共同识别方案,实现对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结构和参数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推广预测能力,为高大建筑物沉降预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PCA方法在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与其生物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数据库急剧膨胀,迫切需要设计出功能强大的高吞吐量的算法来预测蛋白质的亚细胞位置.许多预测工具都是基于伪氨基酸组成构建而成,应用一种数据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能反映序列次序效应的最优λ值.首先让λ取最大以包含尽可能多的序列次序信息,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解决确定最优λ值困难的问题,且性能优于已有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