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将(C5Me4H) C4H3S,(C4H3S)C(CH3)(C2H5)(C5H5)和2- CH3C4H2O(C5Me4H)分别与Mo(CO)6,Ru3(CO)12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3个新型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4H3S) Mo(CO)3]2,[(η5- C5H4)C(CH3) (C2H5) (C4H3S)Ru(CO)2]2和[(η5- C5 Me4(2 - CH3CH2O))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氧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配体C5H5R[R=CH2Ph(1),nBu(2)]分别与Fe(CO)5,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3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H4CH2Ph)Fe(CO)(μ-CO)]2(3),[(η5-C5H4nBu)Fe(CO)(μ-CO)]2(4)和[(η5-C5H4CH2Ph)Ru(CO)(μ-CO)]2(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5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a=0.678 94(13)nm,b=1.225 8(2)nm,c=0.781 16(13)nm,α=90°,β=113.407(2)°,γ=90°,V=596.61(19)nm3,Dc=3.477g/cm3,μ=2.597mm-1,F(000)=620,Z=2,R1=0.022 6,wR2=0.059 5.CCDC:881473.  相似文献   

3.
将C5H5CR1R2CH2CH CH2[R1=R2=CH3(1);R1=CH3,R2=C3H7(2);R1=CH3,R2=C4H9(3);R1,R2=(CH2)5(4);R1=CH3,R2=C6H5(5)]与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5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H4CR1R2CH CHCH3)2Ru2(CO)4][R1=R2=CH3(6);R1=CH3,R2=C3H7(7);R1=CH3,R2=C4H9(8);R1,R2=(CH2)5(9);R1=CH3,R2=C6H5(10)].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侧链烯丙基部位的双键发生了迁移,并没有与金属配位.对烯烃异构化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铁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5Me4HCH2CH3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H2CH3)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a=1.170 4(5)nm,b=1.217 9(5)nm,c=0.930 4(4)nm,α=90°,β=115.842(4)°,γ=90°,V=1.193 6(9)nm3,Dc=1.445g/cm3,μ=1.245mm-1,F(000)=542,Z=2,R1=0.024 2,wR2=0.062 0.CCDC号为83924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价稀土金属配合物(η5:η1-C9H6CH2CH2CH2NMe2)2YbII(1),[{η5:η5:η1-(C9H5CH2SiMe2NC4H8)2}EuI2I(μ-Cl)]2[μ-η3:η5:η1:η3:η5:η1-(C9H5CH2SiMe2NC4H8)2].C7H8.(C6H6)0.5(2),and[η5:η1-C9H6CH2SiMe2NC4H8]2YbII(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活性.探索了催化剂与MMA单体摩尔比、溶剂的极性、温度对MMA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铁羰基化合物的研究—(η~5-C_5H_5)Fe(CO)_2CH_2Si(OCH_3)_3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合铁的钠盐Na[η~5-C_5H_5)-Fe(CO)_2]能与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lCH_2Si(OCH_3)_3]直接反应生成化合物(η~5-C_5H_5)Fe(CO)_2CH_2Si(OCH_3)_3。  相似文献   

7.
以二茂铁硫代甲酸和二正丁基氧化锡反应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二正丁基锡新型配合物 (n -Bu) 2 Sn (FcCOS) 2 [Fc=(η5-C5H5)Fe (η5-C5H4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1H、13  C、119 Sn)谱等有关数据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推测出配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测定了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 ,配合物对人白血病HL - 6 0、人结肠癌HCT - 8、人胃癌BGC - 82 3和人鼻咽癌KB等癌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详细研究了[Re2(CO)10]在TMNO·2H2O的作用下与配体MeN(CH2CH2OH)2的反应,反应产物用二氯甲烷一已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Re(I)单核配合物fac-[Re{η^3-MeN(CH2CH2O)(CH2CH2OH)}-(CO)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SMARTCCD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此晶体结构中,每个铼(I)阳离子与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羰基六配位构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 Fe3 (CO) 12 与含五员杂环 SPNNC的前配体 SP(Fc) (S) N(C6H5) NC(Me)反应 ,得到三种两核、三核铁羰基簇合物 ,其中两个是新物种 :Fe2 (CO) 6〔μ-η2 -P(Fc) N(C6H5) NC(Me)〕 和Fe3 (CO ) 7(μ3 -S)〔μ-η3 -P(Fc) N (C6H5) NC (Me)〕 .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及 IR(νCO)、1HNMR和 MS谱学表征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 ,前配体分子中的 P=S、P-S、S-C键裂解形成的不同分子片与金属 Fe原子配位 ,重新组建成三类不同的羰基铁簇 . 的分子中含有硫、磷链 SCNNP桥基 ,S、P两原子参与配位 ; 的分子中含有 μ3 -S帽桥基和磷、碳链 PN-NC桥基 ,S、P、N、C四个原子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0.
两个新的镍和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 1,4 二 (1 H 苯并三氮唑基 )丁烷 (L)与KSCN和Ni(NO3 ) 2 ·6H2 O或L与Cu(CH3 COO) 2 ·2H2 O自组装得到了两个配位聚合物 过元素分析 ,IR ,UV和热分析确定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NiL2 (NCS) 2 ]n(a)和[CuL(CH3 COO) 2 ]n(b) .  相似文献   

11.
含氧亚甲基联苯液晶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个系列含氧亚甲基酯的化合物:H2n+1CnOC6H4C6H4OCH2C6H4CO2-CmH1m+1(系列A),H2m+1Cm-O2 CC6H4CH2-OC6H4C6H4O-CH2C6H4CO2-CmH2m+1(系列B),H2m+1Cm-O2CC6H4CH2-OC6H4O-CH2C6-H4CO2-CmH2m+1(系列C),n=8,12,16;m=6,12,14,16.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除化合物C-14和C-16外,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介晶性.m相同时,系列B化合物比相对应的系列A化合物有更高的清亮点;系列B化合物比系列C有更高清亮点和更宽的介晶相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甲基氯化锡与丙酮酸-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三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Me3Sn[C4H3SC(O)NHN=C(CH3)COO]}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化合物通过羧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使醋酸锰与α-萘乙酸(C10H7CH2COOH)、4,4′-联吡啶(4,4′-bipy)水热反应,合成了配位聚合物{[Mn(C10H7CH2COO)2(H2O)2(4,4′-bipy)]·4H2O]n.通过红外、元素分析以及晶体结构测试表征了所得到配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测试表明,该配合物是由4,4′-bipy桥联多个金属锰(II)离子形成的一维{[Mn(4,4′-bipy)]。长链α-萘乙酸根离子的氧原子以单齿形式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悬挂于长链的两侧,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温固液反应及机械球磨法合成对——甲砜苯丝氨酸合铜 ( II)纳米晶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 X射线粉末及 TEM电子透镜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该纳米晶的平均粒径 72 nm,其组成为 ( CH3 SO2 C6H4 CHOHCHNH2 COO) 2 Cu。该纳米晶属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 .3 894 nm,b=0 .3 91 2 nm,c=0 .3 890 nm,为一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温固液反应及机械球磨法合成对——甲砜苯丝氨酸合铜 ( II)纳米晶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 X射线粉末及 TEM电子透镜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该纳米晶的平均粒径 72 nm,其组成为 ( CH3 SO2 C6H4 CHOHCHNH2 COO) 2 Cu。该纳米晶属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 .3 894 nm,b=0 .3 91 2 nm,c=0 .3 890 nm,为一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烃基二氯化锡和新制的N-(5-氯亚水杨醛基)-L-异亮氨酸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二烃基锡N-(5-氯亚水杨醛基)-L-异亮氨酸酯,R2Sn[2-O-5-C lC6H3CH=NCH(s-Bu)COO](R=Ph,1;c-C6H11,2;n-Bu,3),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中心锡原子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与三齿配体形成了五元和六元两个螯合环.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合成的三种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室温下合成了一个含二甲氨甲基二茂铁衍生物,(C5H5)Fe(C5H4)CH2N+H(CH3)2?Cl-?2H2O,用IR和X-ray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同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其化合物电子结构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含六员螯环FeSCNNP的双核铁羧基簇合物的合成和谱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e3(CO)12与两个前配体五叫杂环SP(C6H4OR)(S)N(C6H5)NC(Me)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μ--SCNNP双桥基的双核铁羰基簇合物Fe2(CO)6[ μ-SC(Me)NN(C6H5)P(C6H4OMe)](1)和Fe2(CO)6[μ-SC(Me)NN(C6H5)P(C6H4OEt](Ⅱ),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的表征,这类簇合物中含有硫,磷链SCNNP双齿配体,它们与两个金属原子形成两个六员螯环,增强了簇合物骨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表面浸渍的方法制备了以 Fe3 (CO) 12 为母体 ,SY分子筛为载体的担载型 Fe3 / SY催化剂 .采用 TPD- IR,UV- DRS,XPS,TPD- GC等技术综合研究了 Fe3 (CO) 12 与 SY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热分解以及 Fe3 / SY上 CO吸附、CO和 H2 共吸附的动态过程 .IR结果表明 ,Fe3 (CO) 12 与载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由此使得簇结构得到稳定 ,脱羰过程中存在着结构的转变 .XPS及 TPD- GC结果均表明脱羰过程中铁被氧化 .U V- DRS结果表明 ,脱羰还原后表征 Fe- Fe键的特征谱带仍存在 ,并能对 CO再吸附 ,形成一个新的羰基簇合物 .根据 Fe3 / SY上CO和 H2 共吸附的结果 ,提出了 F- T合成中 C- O键的断裂是经由羰基氢化物的途径 ,而不是直接断裂 ,催化剂簇结构的保持可能是高催化活性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