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湾互花米草中重金属富集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分析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及互花米草成熟植株体内Cu,Zn,Ni,Mn,Co,Fe,V,Pb,Cr等金属的质量分数,研究互花米草的叶、茎、根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富集能力,以及共存金属元素对金属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叶、茎、根内含一定量的Cu,Zn,Ni,Mn,Co,Fe,V,Pb,Cr等金属元素,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存在Cu,Pb,Zn,Cr的污染,互花米草植株体内也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不再具有原来的经济价值.互花米草植株的根对Mn,Cr,Cu,Fe,Ni的富集系数大于或接近1.重金属元素的共存能促进其他重金属的吸收,降低滩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单株互花米草富集的重金属总量较大,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大,通过收割富集重金属的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花米草生长环境中水体或沉积物的重金属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北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土壤重金属(Cu、Zn、Cd、Pb、Cr)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利用和治理提供指导。于2020年6月选择广西北海丹兜海、营盘镇互花米草湿地及两者光滩作为研究地点,采集土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湿地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光滩,丹兜海湿地重金属含量高于营盘镇;地累积指数表明丹兜海互花米草湿地土壤的Pb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5种重金属污染级别均为轻微;大部分重金属与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粉粒和黏粒呈正相关,而与粗砂粒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湿地可以累积重金属从而阻滞其进一步向海扩散,进而降低对海洋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京莫愁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污染程度,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AES)对沉积物中Cd,Cr,Cu,Mn,Ni,Pb,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应用地累积指数法计算各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评价各种重金属所引起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莫愁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Mn,Zn,Pb,Cu,Cr,Ni,Cd;应用地累积指数法计算得出莫愁湖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处于偏重的污染程度,其次为Pb,Zn,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而Cr,Cu,Mn和Ni没有引起污染,处于清洁状态;沉积物垂向上Mn和Zn含量变化较大,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Pb,Zn。  相似文献   

4.
不同林龄木麻黄防护林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带重金属消减效应,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福建省平潭国有防护林场林龄分别为5,15,20,30年的木麻黄小枝、细根、凋落物及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Cr、Cu、Zn、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平潭木麻黄林地土壤重金属Cr、Cu、Zn、Pb、Cd含量均低于福建省土壤和福建海岸带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未发现重金属污染;木麻黄Cr、Cd和Zn的平均含量高出普通植物的正常值范围,木麻黄中重金属含量依ZnCrPbCuCd顺序降低;木麻黄细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且细根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也最高;木麻黄对Cr、Cu、Zn、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木麻黄细根中Zn、Cu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小枝对Cr、Cd和Pb,细根对Zn的富集系数均与林龄极显著正相关;木麻黄现存生物量中,Cr、Cu、Zn、Cd和Pb的现存储量分别为3.06~3.46 kg/hm2,1.14~1.57kg/hm2,11.67~12.57 kg/hm2,0.05~0.09 kg/hm2和0.45~1.84 kg/hm2,且主要存在于根和树干中;随着林龄的增加,木麻黄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并达到其峰值.综上所述,木麻黄防护林在防风固沙的同时,能够吸收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对海岸带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兰州市两条交通干道天水路和南滨河路路侧土壤和绿化植物叶片Cr、Pb、Zn、Cu、Mn、Ni、Fe和Ca等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水路路侧土壤重金属Cr、Pb、Zn和Cu的含量明显高于远离交通主干道的大学校园,Mn和Ni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CuPbCr,而Zn、Mn和Ni未达到污染水平;(2)南滨河路路侧土壤和对照采样点土壤中均含有高的Cr、Pb和Cu,其中Cr和Pb的1P_i(污染指数)2,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Cu的P_i大于2,达到了中度污染水平,而Zn、Mn和Ni未达到污染水平;(3)南滨河路各路段绿化植物叶片Pb、Zn和Mn的含量明显高于天水路绿化植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布点,用收获法采集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各部位和土壤样品,用X-荧光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土壤和植物体不同部位中Pb、Cd、Cu、Zn的含量,探讨了4种重金属元素在浙江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在土壤库中,元素含量高低和储量大小均为Zn>Cu>Pb>Cd;在植物库中,重金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为根系>茎叶,储量大小为茎叶>根系;在植物根系和茎叶中,元素含量和储量大小均为Zn>Pb>Cu>Cd.(2)植物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表现为根系>茎叶.植物根系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为Zn>Cd>Pb>Cu;茎叶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为Cd>Zn>Pb>Cu.对4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含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体内Pb、Cu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d、Zn在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3)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取样地,土壤库中4种重金属的总储量有差异,表现为宋埠样地(161.867 kg/hm2)>胜利塘样地(156.626 kg/hm2)>杨屿山样地(129.004 kg/hm2);但在植物库中,重金属的总储量大小却为杨屿山(26.266 kg/hm2)>胜利塘(21.69 kg/hm2)>宋埠(10.923 kg/hm2).显示了由于不同样地互花米草群落的生物量以及其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差异,表现出该群落中重金属储量与土壤库中重金属储量的明显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公路运营对路侧土壤和绿化植物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兰州市的两条交通干道北滨河路和安宁东西路,对公路旁土壤和绿化植物叶片中Cr、Cu、Zn、Pb、Mn、Ni、Fe、Ca等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路路侧土壤重金属w(Cr)、w(Pb)、w(Zn)、w(Cu)、w(Mn)明显高于远离交通主干道的公园和大学校园,而w(Ni)无明显差异,交通运营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CuPbCrZn,Mn、Ni未达到污染水平;同一条公路的车辆拥堵、弯道多、十字路口等刹车频繁及车流量大的路段,路侧土壤中w(Cr)、w(Pb)、w(Zn)、w(Cu)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表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汽车机件间摩擦和轮胎与路面间摩擦产生的粉尘是造成路侧土壤这4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低质量分数重金属土壤中生存的大叶黄杨叶片积累了较多的Pb、Zn、Mn,说明大叶黄杨的根系对这3种重金属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转运的能力强;安宁东西路高质量分数重金属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叶片Pb、Zn、Mn的积累量最高;安宁东西路的大多数植物叶片中积累的Ca量明显高于北滨河路的大多数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8.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我国某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事故树对我国某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矿山周边土壤中U、Cd、Cr、Cu、Mn、Ni、Pb、Zn八种重金属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程度随着离铀矿山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弱的趋势,整个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处于极强的水平.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元素Cd为极重污染,元素U为重污染至极重污染,其次为Cr,Pb,Zn,Mn,Cu,元素Ni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元素Cd为极强污染,其次为Cr,Pb,Zn,Mn,Cu,Ni,均为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集临沂城区主要街道10个点的街道灰尘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街尘中Zn、Mn、Pb、Cd、Cr、Fe、Cu、As元素的含量,并与全国其他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探讨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欧洲共同体标准署(European Community Burean of Reference)提出的BCR法进行重金属形态的提取并进行形态分析,应用改进的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临沂街道灰尘的生态风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Fe之外,临沂街道灰尘中Mn、Zn、Pb、Cu、Cr、As、C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并且Mn、Cu的含量与全国持平,Zn、Cr、Pb的含量低于全国水平,As、Cd的含量高于全国水平;街道灰尘中,Cd为严重污染水平,Pb、Cu介于偏中与中度污染水平之间,Zn、As多为偏中度污染水平,Fe、Mn、Cr多为无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污水厂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Tessier逐步提取法结合AAS测试进行Cu、Pb、Cr、Cd、Zn、Ni六种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态试验,并对污水厂污泥和当地土壤进行了对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u、Pb、Cr、Cd、Zn、Ni在污水厂污泥中主要以不容易迁移的有机态和残渣态存在。Cu、Ni、Zn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要高于当地土壤,Pb、Cr、Cd等元素易迁移的前三种有效态含量低于当地土壤。当该污水厂污泥用于土壤调节或植物栽培时,有可能引起Cu、Ni、Zn等元素由污泥向土壤继而通过土壤向植物和水体迁移,不宜直接用于土地利用或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璧山区两个典型的城市人工湿地(观音塘湿地公园、秀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水体、沉积物、优势植物样品中Cd,Cu,Zn,Pb,Cr 5种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并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两湿地水体中重金属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为:Zn,Cr,Pb,Cd,Cu,两湿地均未出现明显重金属污染情况.两湿地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为:Zn,Pb,Cu,Cr,Cd,观音塘湿地中Cd为中等生态危害,秀湖湿地中Cd为强生态危害,其他重金属元素均为轻微生态危害,观音塘湿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80.74,属于轻微生态危害;秀湖湿地(RI)值为99.96,属于中等生态危害.两湿地中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为:Zn,Pb,Cu,Cr,Cd,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为:根、茎、叶,植物综合转移能力从大到小顺序为:梭鱼草、睡莲、再力花、黄菖蒲,梭鱼草和睡莲具有较强的重金属转移能力,在修复人工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广州市南沙区榄核河沉积物中5 种典型重金属(Cu、Zn、Pb、Ni 和Cr)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榄核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5 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和介于3710.38-11143.02mg/kg 之间, 各金属浓度高到低为Zn、Cu、Ni、Cr、Pb;Cu、Ni 和Cr 它们3 者之间两两相关性显著, 表明这3 种金属元素来源相同或相近;5 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为Cu、Ni、Zn、Pb、Cr,沉积物总体呈现出以Cu 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ICP-OES分析法测定了皂河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与基质中重金属(Cu、Pb、Zn、Cr、Ni、Cd)含量,分析湿地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随时间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探讨湿地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以及重金属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湿地系统在7月份对6种重金属截留率为48%~78%,4月、10月份对重金属的截留率为30%~50%.(2)植物中重金属分布量占整个湿地系统的5.14%~9.71%,基质中重金属分布量占89.11%~93.35%,湿地系统中重金属流失率在0.08%~1.78%,表明基质在湿地系统截留重金属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3)主成分分析表明,表征重金属Cu、Zn污染的主成分贡献率为58.78%,表征重金属Cr的主成分贡献率为18.78%,说明Cu、Zn是湿地中的主要污染物,Cr是次于Cu、Zn的污染物.(4)相关性分析显示Ni与铵态氮和有机质在P0.05水平上呈现显著正相关,Cd与速效磷在P0.05水平上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Ni、Cd迁移转化过程受到湿地理化性质的影响.重金属Cu与Pb、Cu与Zn含量间在P0.05水平上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说明Cu与Pb、Zn来源具有一致性,主要源于皂河两岸大小工厂排放的废水,而Ni与其他重金属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不同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来源.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湿地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鸟卵壳及卵内容物中重金属Fe、Zn、Cr、Cu、Mn、Pb、Ni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夜鹭卵壳中重金属含量为FeCrCuZnPbNiMn,卵内容物中重金属含量为FeZnCuCrMnNiPb,7种重金属中Cu、Zn、Pb、Fe、Mn的含量在卵壳及内容物差异显著,其中内容物中Cu、Zn、Fe、Mn含量极显著高于卵壳,而卵壳Pb含量显著高于内容物.同其它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该地区Fe、Zn、Cr、Cu、Mn重金属污染较严重,这可能与当地的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低累积型蔬菜品种,科学预防蔬菜重金属污染,合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r,Cu,Ni,Pb,Zn)元素的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差异较大,其中菠菜Cd,Zn超标率均为33.33%,特菜Cd超标率为11.11%,其它品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富集系数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Cu,Zn,Ni,Cr,Pb,其中Cd富集系数均值为3.208,其它元素富集系数均值低于1,Pb富集系数均值最低,仅为0.033;转运系数均值除Ni,Zn高于1外,其它元素均低于1。聚类分析筛选结果表明,Cd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油菜、小白菜、茼蒿、韭菜;Cr低积累品种包括茼蒿、苦苣、空心菜、芹菜、茴香、苋菜;Cu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菜、生菜、油麦菜;Ni低积累品种包括油菜、小白菜、油麦菜;Pb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苋菜、茼蒿、香菜;Zn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麦菜、生菜、茼蒿、苦苣、空心菜、油菜、芹菜、茴香。油菜、小白菜为Cd,Cu,Ni,Zn低积累品种;茴香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茼蒿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苦苣、空心菜、芹菜为Cr,Zn低积累品种;茴香、苋菜、茼蒿为Cr,Pb低积累品种;生菜为Cu,Zn低积累品种;油麦菜为Cu,Ni,Zn低积累品种。14种叶菜类蔬菜中,6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与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重金属富集系数大小可以表征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的高低。研究提出,依据叶菜类蔬菜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差异,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选择种植低积累型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公路旁侧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国道公路旁侧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Cu、Zn、Pb、Ni、Cr)形态进行测定,分析了公路旁侧土壤和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分析该区域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状况以及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Cd、Pb、Cr、Ni、Cu、Zn、Hg、As、Se的含量随距公路垂直距离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土壤中Cd、Pb含量偏高可能因为机动车辆运行导致向公路两旁释放Cd、Pb元素。并在土壤中沉积所致。重金属在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基本相同,5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c(Zn)〉c(Pb)〉c(Ni)、c(Cr)〉c(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中东部不同功能区近地灰尘为研究对象,通过XRF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不同功能区近地灰尘中Pb、Cu、Zn、Mn、Cr、Ni、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环境背景值,Pb、Cu、Zn的积累量大,Cr、Ni、As的累积量相对较小,Mn、Co与环境背景值接近。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市不同功能区近地灰尘中Zn污染较重,为中度污染,商业功能区达到偏重污染,Pb、Cu为偏中污染,Cr、Ni、As为轻微污染,Mn、Co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单个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风险情况为CuPbAsZnNiCoCrMn;多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除了在风景区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外,其他各功能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达到了中等生态危害;造成不同功能区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情况,同时也与功能区内自身的建设情况和功能区定位、以及与功能区内的绿化建设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铜矿酸性水污染区几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分别采集了江西省德兴铜矿酸性水污染区和背景区自然生长的几种植物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应用强酸消解法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其根、茎、叶等主要器官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在酸性水污染过的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分布有所不同:盐肤木对Cu、Ni、Mn、Zn等多种元素表现出向叶部富集的特征,金樱子对Pb、cu、Ni、Mn、Zn等,茶树对Pb、Cu、Zn等,杉木对Pb、Mn等表现出了在根茎中富集的趋势.在污染环境中,植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比于背景区较高,在根部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污染区和背景区的同种植物中元素的分布规律有所不同,表明同种植物生存环境不同,对元素的吸收和蓄积规律也会有所变化.盐胰木具有对多种元素的向叶部富集的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态恢复研究中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邯郸市郊重金属元素Cr,Cu,Ni,Pb,Zn,Mn等含量的测定及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的研究,反映出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积累情况,为防止环境污染,维护人体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千岛湖沿湖城镇街道灰尘为研究对象,对其街道灰尘的重金属污染及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城镇街道灰尘中Ni、Pb、Cu、Zn、Cr等5类主要重金属均在污染范围中,其中Pb、Zn处于轻污染,Ni、Cu属于中污染,而Cr属于重污染;各类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积累,其中Pb和Cr的积累程度相对较高;不同功能区街道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差别较大,交通区(环湖北路)和商贸区(新安大街、新安北路)的街道灰尘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各类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夏季出现峰值,除Pb元素外其余4类重金属元素均在粒径越小的灰尘中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