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丁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及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获得总黄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总黄酮不同浓度下在体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为3 mL/min,上样浓度为1.2 mg/mL,其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抗氧化的能力包括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在不同浓度下的最大清除能力分别为88.65%、87.94%、89.11%和73.21%.结论:总黄酮对4种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枇杷叶总黄酮,并用称重法测定提取量。采用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以还原力值为指标研究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效应(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枇杷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够很好地清除自由基,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浓度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参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地参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运用超声波辅助法从地参中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对地参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地参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功率为175 W,超声时间为20 min,料液比为1∶30。总黄酮提取率高达96.25 mg·g-1。超声提取法得到的地参提取物对DPPH·有很好的清除作用,IC50值为0.00272 mg·mL-1。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可行,地参总黄酮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为其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日本落叶松废弃物的再利用,本研究以日本落叶松凋落针叶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日本落叶松凋落针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33∶1 mL/g、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270 W、超声频率40 kHz、提取时间58 min.总黄酮不同萃取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正丁醇相水余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其中正丁醇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_(50)值为7.438μg/mL,略弱于维生素C(7.259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为6.425μg/mL,表现出了比维生素C更高的清除能力.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总黄酮得率高,抗氧化活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废弃物有开发成植物源的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处理功率和超声辅助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槲蕨总黄酮产率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的槲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槲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为1∶30.00(g·mL-1)、超声功率为450.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8.00%,在该优化条件下槲蕨总黄酮的产率为1.452 mg·g-1.抗氧化研究表明:槲蕨总黄酮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这说明槲蕨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var.Li.)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玉木耳、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乙醇溶液浸提法提取玉木耳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ABTS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对3种木耳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玉木耳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液固比15mL∶1g、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波破碎功率80W、浸提时间8h,在这一参数下得到玉木耳、毛木耳和黑木耳的总黄酮提取量分别为3.44,8.78,7.02mg·g~(-1)。玉木耳的总抗氧化活性以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的清除能力均强于其他两种木耳。【结论】研究结果为玉木耳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其水提液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含量为评定指标,设计响应面实验。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大蝎子草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65 min、料液比1∶19、提取时间70 min,水溶性总黄酮含量为6.42±0.026 mg/g。大蝎子草水提液和VC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3.38%和97.34%,IC50值分别为59.616μg/mL和0.018μg/mL,大蝎子草水提液和VC溶液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9.38%和99.47%,IC50值分别为12.086μg/mL和13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的提取,且其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新的天然抗氧化物,采用单因素试验、中心复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腺叶桂樱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测试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60%乙醇,提取温度为48℃,提取时间为4 d; 该条件下,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73 μg GAE/g DW,870.37 μg RE/g DW,DPPH的清除率为32.46%.该条件下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5%,由此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可行.由此表明腺叶桂樱叶的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黑芝麻油脚为实验原料,研究超声辅助乙醇溶液提取其卵磷脂的工艺.以卵磷脂得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研究提取黑芝麻油脚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卵磷脂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黑芝麻油脚卵磷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料液比为1:12,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min.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黑芝麻油脚卵磷脂的得率为11.98%.由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可知,黑芝麻油脚卵磷脂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IC50值为0.46 mg/mL,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与对照品维生素C的抗氧化性能相比较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荞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了苦荞芽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g/m L.在此条件下,苦荞芽多酚的提取量高达83.51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苦荞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3.36μg/m L和185.76μg/m L.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选用广西、广东10种不同产地的大果山楂鲜果,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大果山楂总黄酮进行提取;对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吸收法来评价大果山楂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耗时短、效率高、操作简便,优于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的提取;芦丁在0.008—0.06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07%),表明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10种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高达38.61 mg/g,大部分产地的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为20.91—32.63 mg/g。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佳,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0.048±0.006)m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为(39.35±0.42)mg TE/g FW。本研究为大果山楂的原料、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索氏提取法探索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鳞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龙牙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优化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水平上,采取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索氏提取法提取龙牙百合总黄酮,样品显色后应立即用分光光度法测试,索氏提取法工艺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20∶100 g/mL,乙醇浓度75%。在此条件下,测得龙牙百合总黄酮提取率为(3.815±0.35)%。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浓度条件下,龙牙百合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优于维生素C溶液。结论索氏提取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为龙牙百合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乙醇为溶剂提取桂花中总黄酮类物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桂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桂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得出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桂花中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功率360 W,料液比1∶35,浸提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可达18.18%;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总黄酮具备较好抗氧化活性,在相同的加入量下桂花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明显优于BHT,低于Vc.  相似文献   

16.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 - 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暗鳞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01%);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 清除活性)呈正相关. 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葛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葛花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70%乙醇为溶剂,微波方法提取葛花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为4.72%;通过还原能力的测定、Fenton反应体系、DPPH法以及邻苯酚自氧化体系等评价葛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葛花总黄酮在还原力测定以及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对O2-.和DPPH.及.OH 3种自由基具有明显的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95mg/ml、0.114mg/ml、0.700mg/ml.葛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在清除自由基方面其清除率与其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发宁夏枸杞叶资源,研究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以乙醇做提取溶剂,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醇提液进一步萃取分离;并用DPPH法(DPPH.)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除石油醚萃取部位外,其他各萃取部分在一定质量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达到90%,且与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正丁醇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7.32mg/g,其清除自由基ρ(SC50)=0.048 3mg/mL,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可为枸杞叶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紫鸭跖草为研究材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对紫鸭跖草进行总黄酮的提取和体外抗氧化研究.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紫鸭跖草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7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8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得率为4.59%,该工艺稳定可行.紫鸭跖草黄酮对于试验中所选取的自由基在测定范围内,清除作用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效应,体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并和相同质量浓度的VC清除效果基本相当,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所试范围内效果弱于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