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加强和重视对暴力犯罪的研究,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发生也是完全可做到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暴力犯罪的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极端暴力犯罪作为众多犯罪形式中的一种,其显著特点在于案件的突发性和实施手段的凶残性。特警作为处置暴力犯罪案件的重要警种之一,其暴力犯罪现场处置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案件处置的成功率。对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暴力犯罪案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警方在处置过程中技战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在校期间应从专项体能、专项抓捕技能、专项射击训练及综合战术应用开发几个方面加以施训,旨在为今后有效提升暴力犯罪现场处置的成功率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也就是说一个人受一些挫折,特别是早期受些挫折很有好处,可以催化他更快地成熟,所以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如何对他们进行挫折与承受力的教育。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应对有术,把准“挫折”教育的“舵”,让挫折也能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当今高校暴力犯罪时有发生, 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高校暴力犯罪有别于其他一般暴力犯罪的特征和成因, 应从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全保卫、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认真做好高校暴力犯罪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与应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挫折指人们为实现目标而遭遇无法逾越的阻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和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合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学生调研发现,有近1/4的高职院校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去面对,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对抗挫折能力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文清 《科技资讯》2006,(6):190-191
说起挫折大家都不陌生,常言到行路摔跤,骑者落马,人一生的生活都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都会有挫折相伴随,而挫折在青少年时代表现的更为明显。那什么是挫折呢?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是指个体的愿望,达不到目标时所产生的沮丧,失意的心理现象。挫折也可称之为失败和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7.
对无限防卫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规定无限防卫十分必要。它有利于公民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做斗争。无限防卫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合法权益的意图;必须有某种特定暴力犯罪的存在;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特定暴力犯罪;必须是针对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实施。在适用无限防卫时,应注意对“行凶”和“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秩序、引发校园恐慌,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校园暴力折射出高校学生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虚化、法制教育地位尴尬、大学生自控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弱、校园暴力立法缺失等不足。控制校园暴力是政府、学校及家庭的共同责任,完善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是基础与前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高校学生情绪管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为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挫折是指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阻断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即俗话所说的“碰钉子”。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挫折教育实际上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从而找到预防大学生暴力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其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毅力与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心理挫折是人的一种主要体验与感受,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易产生心理挫折,对排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针对排球教练员心理挫折的,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以便解决。  相似文献   

13.
缪世龙 《奇闻怪事》2009,(10):30-32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心理学上指人们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其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小学生耐挫能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在遇到挫折时,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措施,调整心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素: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杨雨新 《科技信息》2010,(5):225-225
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有一种“蛋壳心态”:好听赞歌听得进,批评逆语受不了,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出走自杀,所以培养儿童的挫折忍受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小学生,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一切事情大人都为之准备好,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一旦挫折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就惊恐万分,茫然无措,甚至很容易绝望轻生。正因为这样,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使他们懂得“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不断完善,能顽强地战胜挫折,掌握知识技能,增长才干,取得成就,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挫折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的特征进行了诠释和分析,然后对中学体育课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校园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以犯罪预防的阶段性为线索,从法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对有效预防校园严重暴力犯罪应采取的主要举措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2.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承受挫折,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19.
抗挫折力作为个体心理素质的一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抗挫折力,通过抗挫折认知理论教育,进行抗挫折活动情境训练,是学院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人生在世,哪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有人说困难和挫折可谓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过苦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是幸福。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