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室温磁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重视,室温磁制冷技术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一项极具开发潜力的高新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是以磁制冷材料为工质的一项制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借助磁制冷材料的磁热效应,通过磁化和去磁过程的反复循环而达到制冷目的的。室温磁制冷技术有着十分广阔应用前景,有望取代传统的压缩制冷方式,用于家用、工业、商业、医疗卫生事业等领域使用的制冷器,因而室温磁制冷技术有着广泛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简要阐述了磁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磁热效应的原理及磁制冷循环,并介绍了室温磁制冷的工质及样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磁制冷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翅片管式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为对象,对系统在带阀门控制传质过程下的制冷性能和无阀门控制传质过程下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在带阀门控制传质过程下最高解吸温度及关闭阀门时间与系统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天气条件下,系统在阀门控制传质过程下的制冷效率整体上比在无阀门控制传质过程下的制冷效率平均高出36.7%;系统关闭阀门时间在吸附集热床达到最高温度之后的35分钟之内,系统的制冷效果最好,关闭阀门时间越久,系统制冷效率越低.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废弃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深入研究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的内部结构,对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系统中主要工作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引入蒸汽压缩制冷原理,设计一个增压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对系统的性能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在不同现实需求下的改进优化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增压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提高低品味的热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工质对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计算过程,并在合理的简化条件下给出了吸附床制冷工质时的模型求解方法。根据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进行性能动态模拟,并为系统装置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蔡永桥 《天津科技》2013,(5):117-119
根据某海上平台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燃气冷却器撬装制冷机组的选型设计过程,工作原理、系统特点,以及成撬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燃气冷却器撬装制冷机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燃气冷却器撬装制冷机组的应用,保证了燃气发电机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较好地解决了海上油田的伴生气回收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将汽车尾气废热用于吸附式制冷的优点及意义,并详述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设计了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的制冷控制系统,介绍了控制器的功能、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制流程.最后经过实际验证,系统运行良好,具有很好的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峰谷电价、室外自然冷源和相变储能三种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三元双向板壳式换热储能模型.方法选取癸酸和月桂酸的混合物作为室温相变材料,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制冷剂单独制冷、室外自然冷源单独制冷以及联合制冷三种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模拟得到的制冷过程中的PCMs的液相分数及温度场分布图,分析了其换热机理.结果制冷过程进行4 h后,联合制冷液相分数由1变为0,制冷剂单独制冷液相分数由1变为0.7,室外自然冷源单独制冷液相分数由1变为0.2.结论联合制冷中,相变材料与冷冻水换热和相变材料与冷空气的换热互相耦合,与制冷剂单独制冷和室外自然冷源单独制冷相比,缩短了制冷时间,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R134a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研究螺杆制冷压缩机内部的微观工作过程,建立了描述R134a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全面考虑了螺杆制冷压缩机的5个泄漏通道损失、油气混合物热交换、喷油和部分负荷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影响.为了验证数学模型,录取了表征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p-V指示图及测试了压缩机宏观性能参数.通过比较表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小于4%),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双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特性及其宏观性能特征,为螺杆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制冷箱的制冷效率是评价制冷箱性能的重要参数,因此提高制冷效率是设计的重点。对制冷装配体与制冷箱的耦合方式进行优化,并运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得出,在制冷装配体风扇外表面与制冷箱内壁重合、所开槽尺寸为41.7 mm×41.7 mm×20 mm、风扇为吸气时,制冷箱内温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的改造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改造过程,对实验台的保温措施,压缩机的安装方式,温度、流量、压力等的测量方面进行了改造,使得改造后的实验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对改造后的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台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实验台的测试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性能相差较大,为了提高蒸发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在对蒸发制冷系统的冷凝和蒸发过程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理论关系式,并结合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关系式。然后再对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得到了主要制冷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制冷系统动态过程数学模型是实现制冷装置优化控制的重要基础.制冷蒸发器是一类过程复杂的两相流动与换热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其精确的机理模型难以建立.该文通过熵方法和竞争学习算法对输入空间进行聚类,利用递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RLS)确定模型的结论参数,实现了蒸发器动态过程数学模型的在线模糊辨识.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模糊辨识方法对于制冷系统蒸发器在线建模过程的有效性,所建立的模糊规则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同时还具有较为理想的泛化性能和在线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瑜  成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289-4299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药品能够顺利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除了药品自身性能优异之外,良好的储藏输运环境也十分重要.药品在配送过程中需要处于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以确保其活性.对此,需要配备专业设计的药品配送储藏箱完成药物的冷链配送.介绍并对比了冷藏箱三种主要的制冷方式:半导体制冷、相变蓄冷和蒸汽压缩式制冷,认为半导体制冷相较于其他两种方式,温度调控更精确,无需制冷剂则无污染,制作工艺相对成熟,是较好的制冷手段.同时结合近年来中外文献,介绍了药品配送冷藏箱的发展状况,从能源供给、外界环境、内部气流和除湿除霜四个方面归纳冷藏箱设计要点,并提出了药品配送冷藏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螺杆式压缩机排气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泄漏和制冷剂被预热。这两个因互直接与螺杆的形状和加工精度、压缩过程中螺杆被冷却的程度等有关,由于各厂家的螺杆设计和加工技术千差万别,因此难以用计算方法确定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笔者通过对螺杆式压缩机容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推导出容积效率的计算方法,经验证此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6.
蒸发式过冷水制流态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过冷水制流态冰的方法(蒸发式过冷水制流态冰):水在低含湿量的空气中喷淋并蒸发降温到过冷状态;利用溶液除湿循环与制冷循环联合运行来保持蒸发过冷时空气的适宜温度与湿度;制冷循环的冷凝放热被回收利用于驱动溶液除湿循环.该法不仅避免了传统过冷水制流态冰的管内冻结堵塞的问题,而且可通过对内部废热的运用降低对电能的依赖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在系统的各部分进行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况下,与传统过冷水制流态冰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制冰性能系数更高,最多可提高98%.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证实,圆孔翅片管在无霜工况下的传热性能远优于平翅片管,但积霜工况下的传热与制冷性能是否优越没有得到实验验证.利用冰箱制冷系统,分别采用圆孔-半圆孔交叉翅片、圆孔翅片以及平翅片管式换热器,进行积霜工况下的传热和制冷性能对比性实验研究.考察了积霜过程对圆孔孔径大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片型的有效制冷量、传热系数和实际制冷系数;比较了强化翅片的节能效果;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出翅片效率,并分离求出实际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揭示了翅片表面的实际换热情况.结果表明:与平翅片相比,当最窄截面风速为0.5 m/s时,积霜工况下,圆孔翅片的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11.53%;对流换热系数平均提高了18.84%;实际制冷系数平均提高了6.83%;有效制冷量平均提高了6.02%;节省电能6.39%.圆孔翅片是3种片型中的最优片型.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R134a循环系统和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C02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冷循环系统冷却器的设计依据。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对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R134a循环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制冷循环效能分析,重点研究了影响系统循环的主要参数,如排气出口压力、回气过热、蒸发器温度和COP的表现,旨在为实际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green cooling driven by low grade thermal ener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worldwid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quickly increasing, and the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shortage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Green cooling (en-vironmental benign refrigeration), such as ad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