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9,(12):6-6
这是最近发布的由国际空间站上一名宇航员拍摄的乍得奥隆加陨击坑照片。奥隆加陨击坑被认为已有3.70亿~3.45亿岁,对它的研究暗示它是同一次撞击事件中形成的三个陨击坑之一,另外两个陨击坑可能已被掩埋在撒哈拉沙漠下面。  相似文献   

2.
类地天体上的陨击坑及陨击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陆玲 《科学》2006,58(6):40-43
1994年休梅克-利维9(Shoemaker-Levy 9)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引起了人们关注地球被陨击的问题。虽然地球上已识别的陨击坑不多,但月球、水星、火星等类地天体上普遍存在的大量陨击坑使我们认识到,陨击作用是类地天体的主要地质过程,陨击事件有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石英砂岩冲击变质与裂隙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红 《科学通报》1995,40(17):1548-1548
地球上陨击成坑的研究自50年代开始已有40余年的历史,人们对陨击坑的岩石、矿物、地质化学、冲击变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77年Griev等曾把陨击坑的证据归结为:可找到陨击体残存物、发现有冲击变质、具有类似陨击成因的物理特征等.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要找到陨石残存物是困难的,因此人们转而对陨击坑底部及周围的岩石、构造地形、矿物等进行研究,以了解地表岩土对陨击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科学家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发现了一个疑似的巨型陨击坑。由于时间和冰川磨蚀,大部分证据已经被抹去,当时科学家还不能确定这个坑究竟是不是陨星撞击地球所致。最近,经过地质学和地震学研究,科学家宣布,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陨击坑。这次天体撞地球发生在大约7000万年前,它当时造成的陨击坑直径达8千米,深度达1600~2400米。科学家推测,如此规模的撞击一定会把大量残骸甩进空气中,造成全球性后果,而且影响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要是这么大的陨星今天撞在同样的位置,那么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  相似文献   

5.
<正>欧罗巴(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光滑的天体之一。尽管欧罗巴拥有包括陨击坑在内的许多表面特征,但陨击坑数量却少之又少。科学家推测,欧罗巴表面是一系列脆性冰板块,它们漂浮在一个较温暖的对流冰层顶部。对流冰层下方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海洋。最近的观测显示,这些冰构造板块在移动,以接近于地球火山的机制产生羽流和"冷熔岩"。  相似文献   

6.
正在环绕土星的13年历程中,"卡西尼号"探测器发回地球的照片大大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看法。发现泰坦(土卫六)的甲烷湖、含冰土卫二恩克拉多斯表面的热水喷泉、海绵状的亥伯龙(土卫七)、百叶包形状的潘(土卫十八)和阿特拉斯(土卫十五)、伊阿珀托斯(土卫八)及其布满古老陨击坑的赤道脊,对土星环的近距离拍照,以及对土星两极超巨型飓风的特写……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卡西尼号"探测器(以下简称"卡西尼号")的功勋。  相似文献   

7.
古怪陨击坑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在这幅最近发布、南美国宇航局“信使号”轨道器拍摄的图像中,水星的一个陨击坑里被撞击…一系列不同的物质,它们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使得这个陨击坑看上去颇为怪异。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宇航局2009年11月中旬宣布,该局的一枚两吨重运载火箭和多功能跑车大小的"月球陨击坑观测及感应卫星"(简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0,(1):4-4
<正>这幅由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轨道器上面的高像素照相机最近拍摄的照片,显示了火星表面的一个古老的大型陨击坑及其他火星地貌,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以下简称黎明)探测器上升至矮行星谷神星上空越来越高的地方,它也正在为谷神星拍摄越来越多的惊人照片。在美国宇航局新近发布的一幅谷神星靓照中,谷神星巨大的欧坎特陨击坑中央的明亮区域显露了出来,这里也是谷神星表面的最亮点。欧坎特陨击坑宽达92千米,深度为4000米。黎明是在2016年10月于谷神星表面上空大约1480千米处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1,(6):5-5
一项新研究显示,刚果(金)境内的—个圆形大深坑是中部非洲迄今已知的第一个陨击坑,地球上的已知陨击坑总数由此增加至182个。一名德国地质学家早在1919年就描述了这个被称作“累兹”的结构,但当时不可能确定这个17千米宽的地貌是由陨星撞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保卫地球——近地天体的巡视与防御陨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10,32(3):166-171
地球处于危险的宇宙环境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NEO)"潜在着撞击地球的危险。实际上,地球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受到这些天体的轰击,月球和水星的斑痕累累陨击坑就是最好的佐证,只是地球经历严重演化而抹去了老的陨击遗迹,仅见到170多个较近期的陨击构造。幸运的是,现阶段的陨击大多是规模小的,危害不太大。然而,陨击是很难预料的,一旦发生较大的撞击,就会造成比大地震还严重得多的危害。1994年的彗星撞击木星事件轰动世界,启迪人们更加关注地球被撞击的危险问题。实际上,也不乏地球近期遭遇陨击的例子:1908年的通古斯爆炸事件;1976年的吉林陨石雨;2008年的小行星2008TC3陨落在苏丹。2010年初,美国科学院公布《保卫地球:近地天体巡天和缓解危险策略最终报告》,笔者将结合有关资料作简要介绍,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科学知识和对策,以免被歪曲的影视情节所误导。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南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拍摄的高像素照片表明,小行星4号——灶神星上有一座比喜马拉雅山还高两倍的山。这座高山自灶神星南极地区一个陨击坑的中心拔地而起,高度约为22000米,底部直径约为180千米。灶神星直径约为529千米,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宇航局最近决定,他们将在2008年10月用一艘飞船撞击月球的一个可能充满水冰(由水结成的冰)的陨击坑,以此查明月球上是否存在能够被未来的宇航员利用的水源。  相似文献   

15.
<正>最新天文学研究证实,月球表面密布的陨击坑讲述了月球从童年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的暴烈撞击事件,这段历史为地球共享却最终被从地球上抹去。这项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  相似文献   

16.
火星车近照     
《大自然探索》2011,(5):6-6
2011年3月9日,环绕火星的美国宇航局“高像素成像科学实验仪”搭载的相机拍摄下这幅照片。它显示了正在火星表面的圣玛丽亚陨击坑东南部边缘进行窥探的“机遇号”火星车(箭头所指处)。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0,(4):4-4
<正>最近,科学家在梳理人造卫星的探测数据后提出,海平面的轻微起伏表明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海底存在两个大型陨击坑,它们的直径分别为18千米和12千米,产生于大约1500年前。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天文学家最近宣布,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轨道器的探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恩克拉多斯(土卫二)看起来被大约100米厚的冰层覆盖。组成冰层的超细冰屑微粒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可能来源于土卫二南半球被称为“虎纹带”的长裂缝喷出的间歇泉状射流,射流炯羽中的一些冰屑回落到土卫二表面,在一种缓慢的累积过程中覆盖了较古老的裂缝和陨击坑。下图为艺术家想象的一条活跃虎纹带,其中发蓝的区域有新近暴露出来的水冰。  相似文献   

19.
何永年 《科学通报》1984,29(16):1007-1007
不同应变速率的变形作用,在同样的矿物岩石中产生不同的变形特征,早已为地质学家们所注意。在探讨古地震断裂、古火山喷发口、陨击坑以及核爆炸坑等的围岩的变形特征时,都会涉及到高速变形问题。根据目前所知,石英的致密变体(柯石英和斯石英)、石英的底面  相似文献   

20.
已在火星上探索了近10年的"机遇号"火星车,不久前向地球发回了一幅奇异的火星表面图像:从一个陨击坑表面冒出富含矿物质的微型球——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之为"新蓝莓"。"新蓝莓"的直径仅为3毫米,在这幅图像中它们被放大了,而图像显示的区域宽度只有6厘米。早在8年多以前,"机遇号"就在其登陆地点发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