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比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英雄诗系·后生们》,故事情节有众多相似之处的两部作品影响力却全然不同。深入分析发现,荷马在创作过程中的隐含着强烈的政治哲学关怀,荷马的这种实践使得他的诗学原则尤为独特。  相似文献   

2.
李丹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00-103
《牡丹亭》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根据《牡丹亭》改编的作品为数不少。本文以汤显祖原本《牡丹亭》和冯梦龙的改本《风流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人不同的创作思想、作品风格,从更定题目、角色、宾白、曲词等方面具体分析。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编,受到了“汤沈之争”的影响,也受到他自己的编剧理论的支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牡丹亭》原本不利于搬演。《风流梦》让《牡丹亭》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案头之书”变成了“当场之谱”,更适合舞台演出。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尤其是战后的世界文学中,传统的宏大叙事很大程度上不再受到赞美和宣扬,反而成为了被消解、被颠覆的对象。美国作品《在路上》和日本作品《挪威的森林》就是其代表。究其原因,这种现象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两国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政治变得保守,人们精神世界空虚,人情冷漠,信仰丧失,迷惘困惑,不再相信崇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两部作品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时间诗化了回忆”,这是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体会到并在作品中表现了的。不仅一些个人回忆性作品如《童年》《步年》《青年》(托尔斯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朝花夕拾》(鲁迅)等是诗化回忆的结晶;推而广之,希腊人将文艺谬司统统看成是记忆女神的女儿,说明整个文学艺术都是基于诗化回忆,与诗化回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本文主要只涉及作家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贝加莫组曲》是德彪西早期作品。这个时期德彪西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人们普遍认为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不重要,但任何一位作曲家或者一种风格流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作品更能清楚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倾向。因此,对于《贝加莫组曲》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刘庆邦的两部煤矿题材小说《断层》和《红煤》故事发生时间接近,但写作时间却相差20年,两个文本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照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红煤》在主题思想、价值取向、人物塑造等方面相对于《断层》所作的改变,也能感受到刘庆邦创作走向成功的过程:他逐渐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言说方式,一种切合自己生命观的主题阐发,一套与自己性情相匹配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技巧手段。  相似文献   

7.
《西游补》是晚明文人董说创作的一部通俗小说,但长期以来它的独特价值和特殊地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力图从作家创作宗旨、思想倾向、作品取材、作品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西游补》与《金瓶梅》、《红楼梦》的对比,论征《西游补》是我国古代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发初之作。  相似文献   

8.
唐代安史之乱之际,元载执掌唐朝权力中枢十五年之久,为肃宗、代宗二朝对时局有较大影响的大臣,他协助代宗铲除阉宦、维系中央财政体系支持平叛,建策抵御吐蕃、启用科举寒士、加强中央政权权威,展示了中唐科举士人卓越的政治才华。元载的政治生涯中对科举士人的提携和对门阀士人的排斥,肇端了中晚唐政治党争。元载贪腐致罪是社会个体的闹剧,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看,则是门阀士族围攻科举士人群体的悲剧。元载之死不但引发大历以后政局剧烈震荡,也引发了建中、贞元时期士人对此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思和文学摹写。元载本人的作品虽然泯没无闻,但其政治活动和人生经历深刻影响了大历以后的文学创作,元载、杨炎政治集团中的史学家、文学家沈既济的作品《任氏传》和《枕中记》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的早期的一部散文诗式的作品,分别讲述了作者的十个梦,通过这些梦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包括作者对爱、人生、社会、东西文化冲突以及艺术审美等等方面。而其中的《第十夜》就反映了夏目漱石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阳蓉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08-109
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沈从文主张文学应远离政治,《边城》便是代表。在《边城》里,作者只是,呈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也就是告诉我们不应用政治眼光去解读作品,而应基于作品本身,即“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1.
《西游补》是晚明文人董说创作的一部通俗小说,但长期以来它的独特价值和特殊地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力图从作家创作宗旨、思想倾向、作品取材、作品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西游补》与《金瓶梅》、《红楼梦》的对比,论证《西游补》是我国古代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发轫之作。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一致认为,魏源治经好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其著《诗古微》主要目的在于阐发三家诗所蕴含的《春秋》微言大义,抒发自己的政治思想。魏源《诗古微》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阐扬,主要体现在发掘《诗经》四始的微言大义;调整十五国《国风》的次第,从而阐扬《春秋》尊王大义;发掘《诗经》当中的“夷夏之辨”思想。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海蓉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12-15,19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对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她认为,无论何时,城市的生态并不是由政治来维系的.而是由城市人积累起来的生活方式来支撑。因而,在作品中,她总是有意回避大的政治背景,而选择描写在大的政治背景下生活着的芸芸众生,体现了强烈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文革轶事》中王安忆描绘了一群生活在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与“外头的风云变幻”保持着一定距离的男男女女和她们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5.
安妮宝贝的《莲花》与但丁的《神曲》两篇作品有一条相同的主线,即主人公从开始的迷失,而后走上虔诚而又艰辛的忏悔之路,并最终获得救赎.在此中,都包含两位作者对"人"的灵魂的严肃的拷问,并对"人"如何获得永恒救赎给出自己的答案.两部作品处处透出对"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历代关于《橘颂》意旨主要是两个方面不能统一:一是《橘颂》的写作时间,早年?晚年?二是《橘颂》歌颂的对象,屈原自己?君子?楚王?又有一个共通点:《橘颂》是托物言志、供物抒情。笔者从与屈原的其他作品思想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橘颂》的写作时间当是屈原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橘颂》歌颂的对象应是橘树。同时,笔者以及此文是解读屈子精神的重要文献,但历来因为屈原的另一篇文章《离骚》的存在而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7.
《玉台新咏》自明代较为广泛流传,其历代序跋多从正面论述《玉台新咏》的价值,人们把《玉台新咏》与《文选》做出比较,讨论《玉台新咏》是否"发乎情,止乎礼义",并又多肯定《玉台新咏》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作品的艺术性,对《玉台新咏》作品做出印象式、形象式评价。  相似文献   

18.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9.
《莺莺传》与《霍小玉传》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两篇优秀代表之作。两部作品在写作时代、社会背景、故事结构以及人物设定方面均有相同之处,但社会风评截然相反。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政治状况,传统的女性道德、新旧道德并行以及政治斗争等三个方面是两篇传奇呈现不合理的社会风评状况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平等对待思想政治课是道德素质提高的第一步 课本《思想政治》在浙江叫《社会思想政治》,是由《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课组成,在其他省则是《历史》、《地理》、《政治》组成。社会思想政治课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承担着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任务。社会思想政治课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等。它在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