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入世十年中国对外贸易迎来最快发展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红 《科技信息》2011,(36):I0019-I0019,I0022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迎来了对外贸易发展最好最快时期。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08,(7):7-7
2008年3月19日,第二届广州国际陶瓷展览会在广交会琶洲展馆隆重开幕。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央,副市长陈建新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肯定贸易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发现中国在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政策不利于经济和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调整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的对外贸易政策,这种调整不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全抛弃,而是要坚持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培育长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浅析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整体发展局势,总结出金融危机的一般规律,进而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经济、政策、主要行业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对外贸易行业的影响,并对未来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外贸易行业今后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时期中越边境贸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越南边贸往来的历史相当悠久,自宋初越南独立后不久就开始了。清代乾嘉时期,中越边境贸易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得到了发展。由于边境贸易也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近代前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以及清政府对外贸易态度和政策的变化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经济思想的产生,都是一种由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所得到的最直接的反映。同样,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确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产物,其中中外贸易冲突是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近代那个特殊的社会结构里,有着中外贸易冲突出现的客观性和由此而产生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朱珠 《科技资讯》2006,(8):253-253
本文提出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实现跨世纪转型,建立新“亚洲模式”,在新“亚洲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亚太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困难,最后与中国对外贸易相结合,指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亚太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上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必先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的主权。剥夺中国关税的自主权,是破坏中国主权的一个方面,而海关税则制定权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列强首先在中国攫取了这个特权,继而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获得了大量侵华特权。大体说来,西方列强在华海关税则制定权的取得,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基本上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9.
张军 《科技与经济》2008,21(3):9-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上面,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区域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指出了区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双刃性作用,建立了区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回归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采用对外贸易增长率、GDP中的对外贸易份额和对外贸易额的变化量占GDP的比例等3组数据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正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经济体,正深刻地体验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本文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1983—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进出口对GDP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非常明显。与此相反,美国出口对GDP影响不甚显著,而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1990—2012年的碳排放量和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呈现出了相似的增长趋势.采用计量分析对我国碳排放量与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进行平稳性检验和两者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通过误差修正得出了两者的短期波动关系.根据实证分析所得出的两者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政 《安徽科技》2014,(6):39-41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市场、主体与商品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利用外资偏少、总体规模较小、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等。  相似文献   

14.
高慧英 《广东科技》2006,(11):60-61
金秋羊城,鲜花怒放,彩旗飞扬。曾为新中国对外贸易开启一个时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历经了50年的风雨兼程,今年10月15日终于迎来了它的光彩夺目的百届华诞盛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升高。但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明显过高,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风险。我国应该通过扩大内需、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加速对外直接投资等手段,适当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化,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替代关系、互补关系等。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杜耀瑛  王国昌 《科技资讯》2009,(31):141-141
目前我国学者对我国建国以来对外贸易史的划分,通常是以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转变为分割点,本文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即贸易方式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希望能够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贸易理论体系和更好地探索中国贸易的发展方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即将恢复它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原始缔约国的合法地位。中国“入关”意味着它在享受无条件多边最惠国待遇、普惠制待遇、维持一个公平合理、非歧视性全方位贸易环境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开放国内市场、公开对外贸易资料等多方面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经济贸易组成部分的西藏民族贸易,将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区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中国“入关”对西藏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在说明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特征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为实现在东亚建立商业根据地的目的,针对青岛天然的区位优势,设立胶海关,实行自由港(自由地区)制度,投资兴建港口、铁路,发展对外贸易,使青岛在短短十几年内由蕞尔渔村跃为近代中国六大口岸之一。对外贸易是青岛城市近代化的基础,推动青岛在市政建设、人口结构和近代交通警方面产生重大变化,城市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青岛对外贸易的繁荣,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