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某高层双塔连体结构"头重脚轻"的不规则高层建筑,采用性能化设计思想,通过弹性阶段承载力和弹塑性阶段变形验算来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并基于计算结果对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能有效保障复杂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相关思路及设计经验可供相同类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梁单元、有限元、边界元、无限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频域中结构-半无限地基系统的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带连廊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为这类建筑的抗震能力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种减震思路。 相似文献
3.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拼接法作为连廊的施工方案,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案下塔楼的竖向变形、连廊处各塔楼间的变形差、塔楼与连廊连接处单元的内力。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案均不影响连体结构整体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规律。相较于整体提升法,悬臂拼接法将导致在连廊施工期间及竣工时刻塔楼结构产生更大的竖向变形、连廊处标高差及连廊连接处单元内力。整体提升法更适合本文研究对象的连廊施工。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3-DOF模型,以平稳白噪声为地震动激励,推导了塔楼位移的频响函数及功率谱密度函数,建立了结构振动能量表达式.以连廊两端的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为研究参数,分别以单体塔楼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振动能量最小为控制目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连廊两端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的优化连接参数分布和在EICentro波、Taft波及人工波激励下的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最后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位移反应功率谱密度分布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连廊两端连接参数对底部塔楼结构动力反应具有交叉影响,塔楼结构不能同时达到最优减震效果,但可根据不同控制目标选取优化参数以取得较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安徽城乡结合部及广大农村地区地区二层、三层外纵墙位于悬挑梁端部的砖砌体房屋大量存在,此类房屋结构的原始设计意图是楼层悬挑出的部分由各层悬挑梁承担.但是在新农村规划的普查工作中发现多数房屋悬挑梁上部墙体出现斜向裂缝,该文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此类典型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以揭示其裂缝产生原因,同时针对该类结构提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工程设计符合实际,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一连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考虑相互作用时结构的相对地震反应比不考虑相互作用时的要小,但结构周期变长,绝对地震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大村镇地区大量存在着砖混结构房屋,为了扩展房屋的使用面积,通常会在二层以上外墙处设置悬挑.悬挑构件所受的力较复杂,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较弱,为了提高抗震性能,在悬挑梁端增设竖向柱,使上下悬挑梁构成整体,通过数值计算,增设的柱能显著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能显著降低由结构失效损失所产生的间接费用,有着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的结构为现代化综合性高层办公楼,由东西向主副塔楼和高位连体结构组成。详细介绍了该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高位连体结构连接方式的选择,运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力学三维空间整体模型,进行了主副塔楼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弹性时程分析补充验算,重点介绍通过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找出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关的抗震加强措施以及连体结构楼板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该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9.
多塔连体结构体系中,其连廊和连廊与塔楼间连接形式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难点.以珠海横琴铁建广场大底盘四塔连体结构工程为背景,基于SAUSAGE软件平台,探究了在水平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度和动力特性相差较大的四个塔楼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并存的钢连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及阻尼器限位耗能减震效果.对整体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时...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保证高层连体结构连廊在地震作用下的使用安全以及减小连廊和主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某复杂高层的连廊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了铅芯橡胶支座和速度型粘滞阻尼器的组合减隔震装置.对连体结构进行在多种地震组合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支座和阻尼器的组合装置对连廊和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消能作用,并且增设了本隔震装置后连体结构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某市规划展览馆工程为背景,对混凝土大跨度悬挑空腹桁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MIDAS,建立了包含框架柱、桁架、楼盖梁板的整体结构的空间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作详细的反应谱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研究表明:结构X向、Y向布置未出现薄弱部位,双向地震作用耦合性不明显,结构的水平抗震性能良好;悬挑桁架竖向抗震能力较弱,且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对悬挑端竖向位移的耦合性明显;悬挑桁架根部杆件的内力响应最大,为桁架抗震能力薄弱部位,地震影响不明显;悬挑桁架中部、端部杆件的地震影响显著,内力响应较小;进行抗震分析时,做双向水平地震、三维地震作用分析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并通过有设防烈度地区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实例,阐明了概念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512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为基础,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结构的典型震害进行了分析,指出设置多道防线、合理刚度布置、增强整体性能、重视非结构构件等对于保证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具备多道抗震防线的刚度可调型密肋复合墙新型抗震结构体系,探讨了其对于改善结构抗震性能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遵义规划展览馆为四周大悬挑钢筋混凝土建筑,悬挑距离达22 m,结构自重大、扭转效应明显、竖向刚度明显不规则。设计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斜拉索结构方案,方案一为内拉式,方案二为外拉式,并运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静动力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方案一在竖向挠度、结构内力分布等方面优于方案二;地震作用下,两种方案的层间位移角、剪重比、底部剪力等计算结果相差不多。两种方案分析结果均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底框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5):194-196
底框结构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式,目前在一些中小型城市抗震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底框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节点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后浇UHPC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一榀缩尺比例为1∶2的两层两跨框架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过程、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机制为混合破坏机制,节点核心区仅有少量细微裂缝,预制装配式框架实现了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目标。试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位移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试件顶点正负向极限位移角分别为1/34和1/36,满足大震不倒的位移角限值要求,说明这种新型装配式框架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