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波对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氢氧化铝粒径为1~3μm的粒子质量信息进行分析,考察了超声波强化处理对铝酸钠溶液二次成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55℃)下,氢氧化铝固体中成核粒子数明显较多,表明超声波能够促进铝酸钠溶液的二次成核;在60℃和65℃实验条件下,虽然成核细颗粒数高于未用超声波强化的铝酸钠溶液的颗粒数,但远低于55℃实验条件下的细颗粒数,表明超声波强化促进二次成核,随温度升高,成核作用下降;在55℃时,低频超声波比高频超声波产生更多的成核粒子,低频超声波强化种分有更强的二次成核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筛选了相关的结晶动力学模型,采用矩量变换法测定了小粒度维生素C冷却结晶过程动力学,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动力学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并对小粒度维生素C冷却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应结晶法制备了六氨氯化镁,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六氨氯化镁晶体粒度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晶体粒度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反应得到的六氨氯化镁平均粒径大于间歇反应,反应器两侧同时加料时的粒径大于一侧加料的粒径;适当提高搅拌转速,可以提高产品的平均粒径,降低加料速率和减少搅拌时间均可以提高平均粒径,晶种的加入可以使粒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4.
数值研究“二次成核”在喷雾冷却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喷雾冷却换热原理和气泡-液滴动力学基本知识,对有气泡产生的换热表面进行数值研究,重点考察"二次成核"在整个换热过程中的作用,成核系数α和成核范围系数β变化对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核系数α增大,换热效果增强,当α>6时,增强效果已不明显;成核范围系数β=8为极值位置,增大或者减少都会使换热效果减弱.通过α=6,β=3,5,8,10的各种情况下的换热量计算,并与Cho,Ponzel提出的经验公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β=8的时,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符合最好,由此可以得出α,β的最佳值分别为6,8.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氢氧化镁悬浮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析出水合碳酸镁的沉淀过程,探讨不同操作条件对最终产品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淀析出的结晶产物均为三水碳酸镁(MgCO3·3H2O),其晶体粒度分布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气体分布器孔径的增大而增加,而随着氢氧化镁悬浮液的初始固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氢氧化镁初始粒度在通气流量低时对三水碳酸镁的粒度分布无影响,而在通气流量高时则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结果表明,可采用Avrami-Erdeyev模型描述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用反应活性好且挥发份适量的煤还原赤泥时,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均较大;催化剂具有促进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之作用,且对于铁晶粒成核而言,温度效应稍大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而对于铁晶核长大而言,则催化作用大于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长乐东部沿岸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乐东部沿岸风沙沉积物主要是在强劲的NE向向岸盛行风的作用下,潮间带沙向陆地运移、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细沙,分选好,偏度多为近对称,峰态窄到很窄。风成沙的搬运方式单一,沉积物中跳跃组分占绝对优势。由于沙源、岸线方向、发育阶段、原始地形、植被条件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程度、改造利用方式的不同,该区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在不同岸段及不同相带内均有一定差异。这些具有不同粒度特征的风成沙是海岸风沙沉积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1.
Rosin-Rammler分布函数是最常用的描述粒径分布的函数,首次采用分布拟合检验中的K.Pearson的χ2拟合检验法对常用粒径分布函数Rosin-Rammler分布进行检验,验证了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液体流率在0.16 m3/h~0.32 m3/h和气体流率在2.5 m3/h~10 m3/h范围内,气液喷射器的粒径分布特征符合Rosin-Rammler分布,并对Rosin-Rammler分布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5,(4)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多分散相模拟技术,研究同一液体流场内不同粒径晶体在Oslo结晶器内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晶器进行了分区域考察.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循环液体流速下,在结晶区域可实现稳定的晶体粒径分布;循环速率与要求的晶体粒径直接相关;在变径区域可实现晶体的粒径分级,控制循环液体中的晶体粒径和晶体悬浮密度.此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Oslo结晶器内结晶过程的进行和结晶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研究了半连续乳液聚合中单体配比F(MMA/BA的质量比)对体系成核机理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较大(≥0.75)时,体系以均相成核与胶束成核两种方式成核,F较小(≤0.5)时,体系主要以胶束成核方式成核;BA、MMA单体均聚合成的乳液粒径小于其共聚时的粒径;成核阶段结束时的转化率突变、颜色突变、粒径突变规律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4.
液-液雾化形成液滴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和随机的现象,所形成液滴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大量的实验条件下,液滴粒径的大小又呈现统计规律性。为了研究不同流量工况下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特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流量工况下,雾化液滴的粒径大小均呈现一定的分布形式,且随流量的增大,粒径分布的中位粒径、标准偏差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减小的;同时为了获得能够描述液滴粒径分布的经验表达函数,对3种常用的粒径分布函数Log-Normal分布、Rosin-Rammler分布、Nukiyama-Tanasawa分布,进行了Pearson χ2拟和优度检验,发现在整个实验流量范围内,Rosin-Rammler分布函数均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液滴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具有规范版式的中文文档,以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附件3的数据为样本,提出基于文字特征的规则碎纸片的自动拼接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文字行高、间距等特征构建一系列分类准则对碎纸片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同一行碎纸片排列问题转化为旅行商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将组行成页问题再次转化为旅行商问题进行求解,实现规则碎纸片的自动拼接.根据该算法编写MATLAB和LINGO的程序对规则切割形成的碎纸片进行了拼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计算机自动程序控制-激光检测粒子出现的设备测试了硼砂水溶液的亚稳区宽度随着过冷度的变化;计算了晶核的临界半径r~(?)、临界晶核中的粒子数N~(?)、比表面自由能σ_(12)和成核势垒△G(r~(?))等成核特征值,得到了一些有关硼砂结晶过程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金刚石薄膜时其成核密度与制备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衬底表面状态、衬底温度、灯丝温度、灯丝与衬底表面间距离等对金刚石成核密度有明显的影响,且表面状态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稠密气体运动学理论,在近平衡条件下,得到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的非均匀颗粒流系统的速度几率分布函数.研究了低浓度的非均匀颗粒流中颗粒与流体之间因颗粒的随机运动而产生的有效热传导;理论推导了其有效热导率;讨论了系统各参数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并将研究结果与单一颗粒流和两组分的混合颗粒流的有效热导率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结果更具有一般性、包含了已有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9.
加载方式对大理岩碎块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理岩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探讨了不同加载方式对破坏后岩石碎块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劈裂加载破坏后的大理岩碎块在0.5~20.0mm的粒径范围内是一个分形分布,平均分维数Dt为1.9761.单轴压缩破坏后大理岩的碎块分布存在双重尺度下的自相似分形,在0.1~1.0mm和2.0—40.0mm两个粒径范围内均呈分形分布,其平均分维数Dc1,Dc2分别为2.135 0,1.5499.分维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与抗拉强度的关系不明显,这与大理岩的各向异性密切相关.岩样破坏后碎块分布的分维数也是岩样荷载形式的恰当表征,引入岩石破碎过程的等效概率模型,从理论上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