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0月.我校地质学系张国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全国当选院士55名,在陕西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仅张国伟教授当选。张国伟教授.男,河南南阳人,生于1939年3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科技战线劳动模范。现任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张国伟教授长期从事大陆造山带与区域构造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坚持以秦岭及邻区为主要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学系张国伟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岭勉略构造带的组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 ,经 4年协力攻关 ,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 ,日前在京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题验收。4年来 ,项目组在大量实际调研和综合测试分析与理论概括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从中国大陆地质实际及其关键重要区域构造问题出发 ,在当代地学发展前沿领域的大陆动力学和中国大陆地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立了勉略构造带现今三维构造几何学框架模型。二是恢复重建和确定了晚古生带—中生代初秦岭 -大别南缘…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有关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地质学系张国伟院士主持开幕式,孙勇校长到会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研究员、任纪舜院士、马瑾院士、张本仁院士、滕吉文院士、殷鸿福院士,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吴淦国教授等到会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环境地学分会作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重要分支机构,致力于推进环境科学与地学的交叉综合性研究,侧重人类活动特别是环境破坏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人-地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途径.环境地学分会现挂靠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新一届理事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淘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等担任学术顾问,环境学院院长崔保山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张力小教授担任秘书长.新一届环境地学分会旨在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研—教学成果互转化,培育创新型环境人才;开展不同层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11~14日在西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新一届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教授主持,我校校长孙勇到会并致欢迎词,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郝瑜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张国伟院士代表教育部高等  相似文献   

6.
张国伟,男,1939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1961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地质教学与科学研究。张国伟教授是西北第一位构造地质学科博士导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科评审组成员,现任国家教委教材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地质系系主任。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文即向小朋友们简要展示刘院士的成就和风采。在近60年的地学研究中,刘东生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  相似文献   

8.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广泛而深入,地球科学研究已经延伸到治理环境和管理地球的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概念来概括和引导这种科学走向.“人类世地质学”即是这种科学走向的最好概括.目前对应的人类世地质学研究处在萌芽阶段,其研究体系也未完善,尤其是,学者们对是否应该建立“人类世”还有诸多争论.该文首先解决了“人类活动是一种地质营力”的问题,初步回答了建立“人类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类世的概念定义.此外,还对人类世地质学的研究体系及研究前景予以论述.研究人类世地质有利于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并且规范这种行为,从而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9.
9月23日下午,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地质学系钟健报告厅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高锐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辉旭,国家"地球深部探测工程"重大计划项目办公室主任陈宣华,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张国伟院士、相关处室,院系的负责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地质学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25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在西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地学学科组组长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承办,来自地球科学学科组的11个成员单位的40余人出席了会议。西北大学副校长朱恪孝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地质学系主任赖绍聪教授代表学科组作了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学科组工作构想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继地质系霍世诚教授参加第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之后,地质系系主任张国伟教授又出席了第二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4年1届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9年7月9日至7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地质科学家出席了会议。我校地质系系主任张国伟教授作为中国地质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国伟教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4月 2 6日 ,学校为张国伟教授赴京举行了欢送仪式。4月 2 9日 ,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包括张围伟院土等专程赴会的 1 931名全国劳动模范、1 0 1 9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大会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是共和国给予劳动者的最高荣誉。据悉 ,2 0 0 0年 ,我省共有 74人获此殊荣。这次表彰大会是继 1 995年后由国务院召开的又一次全国劳动…  相似文献   

13.
面向二十一世纪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专题报告与研讨会于 4月 7日 -1 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隆重召开 ,来自国内外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以及实验动物管理专家共 1 55人出席了会议。扬州大学校长顾铭洪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预祝大会成功。中国农科院寄生虫研究所实验动物界老前辈刘瑞三教授详细地报告了“上海实验动物事业的过去和将来” ,这也是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史。著名实验动物学学家钟品仁教授、孙靖教授、王楠田教授、方喜业教授、许文思院士、舒家模教授先后在会上讲话。中国基础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的“基因调控与转基因动物研究” ;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而存在,它体现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认识行为。文化是人类世界组成部分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于人的行为方面的抽象思考和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这表现了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本文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文化哲学范式的视角中对东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努力开拓地学新领域热烈祝贺我校数学地质学科建立20周年数学地质专业在我校建立已经20年了,由招收本科生,发展到建立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直至成为我校“地质、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数学地质是传统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科技界声音     
正人工智能会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问题,一个重要趋向是发展"混合增强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郑南宁《人民日报》[2017-11-13]量子计算机现在基本上已呼之欲出,可以称为"处于实现的边缘"。我们已进入一个能看到量子计算机将要做出来的时间段,可以把它叫作最后的一里  相似文献   

17.
论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岩石圈表层,是生物圈的矿物质基础,由岩、土、水、气、地区地质结构、地质作用等要素组成,是一个动的系统。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自然平衡常遭破坏,产生人为的地质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治动。人类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他对大气圈、水圈的影响,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应是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为研究人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地球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环境地质学,它与矿严地质学并驾齐驱。在环境地质学中工程地质学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程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工程地质学我国大城市的地面沉降、矿区的地面塌陷、水库诱发地震和边岸再造、滑坡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工程地质学必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规划人类的工程、经济治动、布局生产力,以及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类自我认识可分为两种方式 ,即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 ,由此形成了关于人的问题的两种理论 ,即人的哲学和人的具体科学。人的哲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应用哲学或哲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是主要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 ,属于人的具体科学。人学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但并不是超越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之外的第三种方式 ,而是两者的综合。在一定的意义上 ,人学就是哲学人类学。人学作为一门完整而严密的学科 ,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 ,对人学、人的哲学和人类学进行比较研究 ,可促进人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交往活动是人类基于生产实践活动而伴随的另一种实践活动,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历史交往作为一个历史哲学概念,指的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各领域、全过程,并产生了各种各样后果的人类社会性行为。历史交往对史前人类的进化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对语言的发展和心智的形成以及地域文化和国家的起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交往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史前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1896-1963年)不仅以研究中国地理著名,而且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质学也有极深的渊源,主要包括葛氏自身的地学训练、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创建与人才培养、在中国的地质考察与研究,以及与中国地质学者的交往等方面.这也能为我们认识民国地质学提供一种域外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