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对促进高校整体行政工作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责任心是行政人员做好分内事务和履行义务的心理倾向,是其爱岗敬业的基石,但主客观因素使部分人员丧失了工作的责任和激情。责任心的回归需要从完善管理机制、应对工作压力、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崔恩凯 《科技信息》2012,(11):249-249,224
提高高校行政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科学化发展和管理的重要途径。行政队伍是高等院校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院校的科学管理水平。随着高校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国内高校行政人员素质已经逐步提升,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大众化的趋势下,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命运,而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是高校正常运行的神经中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关系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正确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并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高校行政人员思想素质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校行政秘书人员信息素质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高校行政秘书人员信息素质的内涵,从高校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培养高校行政秘书人员信息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秘书人员信息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为劳动的第三种形态,情绪劳动是“服务型”高校行政人员工作实践的重要特征。文章以情绪劳动为立足点,探讨了“服务型”高校行政人员的情绪法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工作中展现积极情绪,规避消极情绪。其目的在于引导行政人员的情绪表达,使其在理性实践的指导下,完成或指向“服务型”行政的实现这一目标。文章继而分析了“服务型”行政人员的四种情绪行为结果,分别导致行政人员进行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不需耗费精力进行情绪调节三种结果,其中前两种结果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实施一定的情绪劳动。意在给“服务型”高校行政队伍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的组织系统中,行政工作人员兼具管理与服务双重职责,但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系下,尤其是"去行政化"的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浪潮中,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行政人员则处于从属和辅助的位置,客观上形成他们的收入、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都处于相对劣势,因而极易产生身份焦虑、职业倦怠、低成就动机甚至抑郁等职场心理问题。在更关注人的"完整性"的高校教育理念下,相比以往更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如何引导高校行政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积极、主动、有效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已经逐渐成为高校行政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校行政秘书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炯 《科技资讯》2010,(35):236-236
高校行政秘书人员的工作具有全面性、宽广性及其角色的多变性等特点,为适应新时代形势的要求,努力强调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干部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质量之根本,也是办好杜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高等学校的行政秘书应具备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和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行政绩效考核的现状,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分析传统考核与绩效评估的不同,对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评估进行思考,提出"利用KPI和360度反馈法构建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等举措,以期对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是规范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行政规章,是开展高校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高校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以提升高校师生档案法治意识,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优化馆藏信息资源,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高校档案人员整体水平.贯彻实施中应注意抓住重点分步完成.  相似文献   

9.
李锦江 《科技资讯》2010,(27):227-227,22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经验,以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对应的优化和改进措施,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EAP的高校行政人员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莉  谢冰  孙彩霞  李萍 《科技信息》2010,(19):I0103-I0104
本文将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引入高校行政人员能力培养过程,试图在高校行政人员能力培养过程中形成新的行政帮助计划(Administrator Assistance Program,AAP)。通过分析AAP在高校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在AAP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高校行政人员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