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沉积序列、沉积特征和物性分析基础上,研究滇东-黔西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层序格架和致密储层类型及其空间展布规律。龙潭组是扬子板块在二叠纪碳酸盐台地基础上形成的以煤系为特点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主要物源区是西部川滇地区,相带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滇东-黔西一带靠物源一侧的西部地区以河流相细砂岩为主,往东为以含煤层系为特点的中间过渡相带和靠海一侧的河口湾海岸相带。龙潭组岩石类型主要有煤岩、泥页岩和致密砂岩,这3种岩石构成了3种致密天然气储层,都具有一定的含气性,但含气量从煤岩→泥页岩→致密砂岩具有逐渐变弱的变化规律。煤岩物性相对较好,泥页岩物性较差,致密砂岩物性最差。煤岩储层在黔西的大方-金沙-六盘水地区和滇东的富源-曲靖-罗平-丘北地区较为发育,三角洲平原、潮坪-潟湖相是煤层气发育的有利相带;往东南靠海方向主要发育泥页岩致密储层的潮坪-潟湖相带;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北西方向靠物源一侧的三角洲前缘亚相。煤岩和泥页岩在相邻的黔北地区、四川泸州、重庆永川和云南的弥勒、普者黑等地延展分布,这些区域的龙潭组可能存在相应的致密储层和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2.
煤系岩性组合复杂多样,沉积相带亦因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如何评价不同沉积相带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是目前煤系气勘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湖南郴州地区下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具有明显的滨海沼泽沉积特征,以其为目的层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带优选,对该地区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本身及煤系气成藏地质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在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并结合有机碳、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成果所作的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矿物组分、物性、脆性、微观孔隙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和资源潜力预测。结果表明:(1)龙潭组为滨海沼泽相沉积,下段含煤线少,上段含煤线多,煤层累计厚度0.25~18.98米,泥页岩累计厚度50~222.5米,有机碳为1.55~4.16%,RO为1.54~3.51%,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存在两期生气高峰;(2)晶间孔、溶蚀孔发育,含气性较好;(3)体积法计算煤系气资源量为52850.2ⅹ108m3结论认为,本地区存在P2l-P2l含气系统,两期成藏,具备煤系气勘探前景,常宁-耒阳、灵武-宜章地区是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3.
探讨苏皖地区二叠系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通过对苏皖地区二叠系页岩的野外露头地质剖面及有机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苏皖地区于海相深水环境条件下沉积的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发育有3套优质高碳暗色页岩,此3套页岩出露范围广,厚度大,埋藏深度适度,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适中,孤峰组和大隆组页岩干酪根以ⅡB型和ⅠA型为主,龙潭组煤系地层暗色页岩干酪根以Ⅲ型为主,各层系页岩中的脆性矿物含量高(质量分数≥50%),微裂缝发育。孤峰组和大隆组具备优越的页岩气成藏条件;而龙潭组兼具页岩气和煤层气成藏条件,可列为近期非常规能源规划的首选勘探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川南实习队及古岩溶调查组,于1985年5月在川南古宋及泸州地区发现了下二叠统阳新灰岩中的东吴期层间古岩溶。这类古岩溶区别于阳新灰岩沉积之后、上二叠统龙潭煤系沉积之前的间断期所形成的古  相似文献   

5.
觉光寺井田位于郴末煤田白沙向斜南端西翼,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共含煤6层。  相似文献   

6.
城子河组是七台河地区的重要含煤地层。研究表明,煤层主要分布在改组中段,厚煤带呈NEE展布,煤厚与煤系厚度及砂体厚度有关,沉积环境是引起煤厚变化的主要因素,可采煤层主要形成于废弃三角洲平原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松柏煤矿斗岭矿区的煤层特征及产出规律,得出了矿区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纪晚世早期龙潭组上段,俗称“龙潭煤系”。煤系含煤3-5层,可采煤层为2、4、5三个煤层,相互以20-25 m的间距产于煤系地层中,层位较稳定,但发育程度不同。4煤发育最好,其次为25、煤层。三可采煤层都属于不稳定型的第一种情况。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于被一系列逆(掩)断层和正断层所切割的倒转背向斜中。断层对煤层的破坏较为严重。属地质构造复杂类型的第三种情况。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对赣中西部地区晚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安源煤系沉积相归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认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半咸水的陆缘近海湖环境,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五种亚相,即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潮坪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和水下冲积扇亚相,对各亚相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湘东浏阳澄潭江矿区数十家开发安源煤系的小煤矿矿井地质资料,认为澄潭江矿区安源煤系是三角洲沉积体系所形成的.该三角洲是安源运动之后,江南古陆往东南注入湘赣海湾的一条古河流所形成的浅水高建设性三角洲,并经过三湾、三都2次区域性造陆运动的改造而最终演变成为一个千平方公里级的大型三角洲.研究表明,矿井地质资料非常精细地揭露了煤(矿)层及其附近围岩的沉积特征,可以用于更为精准的沉积环境分析;而综合多个煤层、多个矿井的矿井地质资料的整体分析,并辅以适当的浅表地质调查,是完全可以揭示三角洲这种复杂沉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历史的.  相似文献   

10.
萍乡地区位于萍乐坳陷西部,其安源煤系(安源组分为紫家冲段、三家冲段、三丘田段)储量丰富。不同层段煤层发育特征差异显著,对于不同层段的成煤环境的认识不一。以安源组野外露头剖面和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安源组3个段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分析。结果表明,安源组紫家冲段和三家冲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环境中的有障壁海岸堡岛体系,三丘田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煤系的发育分布受沉积微环境控制,泥炭沼泽微相为主要聚煤场所;紫家冲段沉积期为主要成煤期,为海进背景下的海湾泻湖-潮坪成煤模式,滨海平原的泥炭沼泽是主要成煤环境,形成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结构单一;三丘田段沉积期为海退背景下的为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煤层主要产出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较薄、灰分较高。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孤东矿区老第三系沙河街组中发现丰富的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 ,其特征显著 ,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三角洲 ,可见到 8种特征各异的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为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 ,单一河道砂坝呈透镜状 ,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向上变细层序 ,常见多个河道砂坝在纵向上互相叠置。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 ,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发育为标志。在上述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辫状河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这对于在其他地区鉴别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砂体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是含油气的重要储层。根据测井、岩心观察和3D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三角洲沉积相。其中,铜钵庙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根据扇三角洲的岩性、沉积层序和形态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带。南屯组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可细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大磨拐河组发育三角洲沉积,本区缺失三角洲平原相,只见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  相似文献   

13.
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发育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结合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对浅水三角洲特征及其分类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的发育需要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广坡缓、古水体浅、湖平面升降旋回变化、气候适宜、砂质底载荷河流供源充足等有利地质条件;浅水三角洲具有粒度粗、沉积水动力强的沉积特点,单砂体薄、复合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难以保留,垂向上相序不连续、缺乏传统三角洲三层式结构等特征。实例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属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发育交错层理等强水动力沉积构造和间断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改道频繁、砂体纵横叠置、厚度大、延伸远,有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形成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高原微咸水断隐湖泊,是研究现代湖三角洲沉积的理想地区,按河流与湖水动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将其三角洲为2种类型:鸟足形(河探型建设性)三角洲、扇形(河浪探型)三角洲和平直滨岸形(浪控型破坏性)三角洲,前者沿青海湖断隐盆地长轴发布,是湖区最大和最典型三角洲,后者沿盆地短轴分布,形成规模小且发育不齐全,鸟足形三角洲发育完整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后三角洲有个亚相,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由分流河道、废弃河道、洪泛平原、泥沼、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由河口沙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组成,与国内外其它湖三角洲相比,以发育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为其特征;平直滨岸形三角洲主要由三角洲平原部分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属滨岸沉积);湖泊三角洲的形成受气候、构造、地形、河流作用与湖泊作用相对强度以及注入河水与盆地湖水在河口地区的混合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南部缓坡转换带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的沉积样式及其发育规律,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性、层理构造、结构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总结两种缓坡转换带沉积体系的特征,并剖析研究区断裂特征。研究认为,文昌期(T80—Tg)主要发育NE和NW向控洼大断裂,分布于盆地边缘,断裂组合形态以平行状、阶梯状及斜交状为主;恩平期(T70—T80)主要发育NE向、EW向和SE向断裂,分布于盆地中央,断裂组合形态以同向、反向及斜交状为主;虽然同属缓坡带,但文昌组地形较恩平组陡,湖盆较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恩平组地形宽缓,发育浅水三角洲,湖盆中央断裂的活动及季节性洪水的发生,使得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极为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厚,泥岩层薄,恩平组浅水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薄,泥岩层厚,含煤,均为有利油气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6.
识别扇三角洲沉积体对恢复古湖泊沉积体系和指导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有重要意义。以辽河东部凹陷铁匠炉地区沙一下亚段低渗透储层扇三角洲沉积为例,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单一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聚类优选、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了超限学习机算法驱动的地震多属性分析预测砂岩分布,进而识别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的方法。研究表明:超限学习机算法在地震多属性预测砂岩分布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平均绝对振幅、能量半时和波谷数三种地震属性对砂岩分布表征有效;研究区沙一下亚段存在南物源,在古湖泊南岸发育一个小型扇三角洲,在古湖泊北岸发育两个大型扇三角洲,每个扇三角洲由两个朵叶体组成。研究为斜坡带扇三角洲砂体分布预测和沉积相表征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对江汉盆地露头剖面野外实测、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原理,识别了白垩系层序及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研究表明, 受燕山期幕式构造运动的影响,白垩系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序,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氧化型湖泊四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早白垩世,由于拉张断陷强度较弱,仅在盆地边缘断裂前缘的局部地区发育一套粒度较粗的冲积扇-辫状河砂砾岩沉积;至晚白垩世,在区域引张力的作用下盆地整体拉伸断陷,从盆缘往盆内方向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湖泊沉积,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特征等的研究,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中识别出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海洋扇三角洲相。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紧邻高地物源区,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较陡的斜坡区,沉积物往往很粗,分选较差,粒度概率曲线多呈弧形或一段式斜线形,常见重力流成因的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重力流作用为主,兼有牵引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以紧邻陆上冲积扇为特征,通常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相对平缓的斜坡区,沉积物一般较粗,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和多段式为主,常见牵引流成因的各种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牵引流作用为主,兼有沉积物重力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砂体的储集性能优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盆地边缘斜坡较陡和海平面较高,有利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当盆地边缘斜坡较平缓和海平面相对较低时,则有利于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随盆缘斜坡坡度和海平面升降变化,这两种扇三角洲相可以互相演替。  相似文献   

19.
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的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和孢粉以及沉积结构、构造的分析研究,并与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古长江水下三角洲、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的对比分析,指出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的沉积物主要是晚更新世冰期古长江入海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东非裂谷系盆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油气发现,Tanganyika盆地与已发现含油气盆地构造及沉积特征相似,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次研究根据地震反射界面接触关系及界面上下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T14、T12、T5、T2,相应地将盆地沉积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在层序格架控制下,根据地震相外部反射形态及内部反射结构,识别出河道充填状、强振幅席状、弱振幅席状、楔状、透镜状、丘状、叠瓦状共7种地震相类型,反映河流、滨浅湖-深湖、深水等深流、扇三角洲等不同沉积体系。结果表明研究区SQ1层序时期,缓坡带孤立半地堑发育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滨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SQ2层序时期缓坡带作为统一的构造单元发育河流及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发育三角洲及浊流相沉积为特征;SQ3层序时期构造抬升,缓坡带发育大型曲流河沉积,洼陷中心三角洲及浊流沉积规模进一步扩大;SQ4层序时期裂陷进一步加剧,洼陷中心发育洼陷中心发育深水等深流沉积,边界断层陡坡带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及滑塌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