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瑞香 《科技信息》2011,(15):311-311,338
城镇公路经济活跃地带是农村经济最活跃、市场最繁荣、人口最集中的"黄金地带",也正是因其活跃、繁荣、集中的缘故,这些"黄金地带"的路政问题极其突出,路政管理极其艰难。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区交界地带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行政区边缘经济”。在对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与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择样本区域对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加快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锡尔系数一阶段分解的方法对山东省2003-2012年的三个地带及各市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得出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M"型,三个地带间的差异贡献率较为显著,地带内部差异较小,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三大地带人口与经济集中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建国以来动态演化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明显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西部地带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1990年以来人口与经济具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21世纪初,山西省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向发达地区、开发轴带、重点城镇集中.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晋陕蒙交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本文选用四项指标作为测度晋陕蒙交界地带地缘经济的参数,应用多元统计中欧氏距离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晋陕蒙交界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部经济地带在东西互动战略中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略规划是高层次的组织管理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宏观指导作用.中国从“十五“开始全面推行东西互动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宏观发展态势之下,综合评判中部经济地带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并针对外在环境变化的特质,指出中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订出四个具体的行动策略:中部应组建“中部地带经济发展联盟“,整合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中部必须摒弃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腹地中心意识,更新发展观念,净化经济环境;中部应从资源导向型、自我发展型的产业战略转向以市场需求的、以吸引内外资源的市场导向型战略,形成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具竞争力的专门化产业基地;中部应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形成利于客货流动的、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全面促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战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先后崛起,共同组成了全球经济的沸腾地带。综观其中的越南,却另是一番景象,在发展上严重滞后。1986年以来的改革,使越南在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不安之后,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目前,越南正在作出种种努力,奋起追赶,力求在亚洲环太平洋地带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自组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我国人口分布、演化的特点,建立了描述我国各省(海南省、台湾省除外)城镇人口演化的自组织模型,对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特点进行了讨论,拟合了1980~1984年的人口空间分布,并预测了未来城镇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西北地区矿业城市进行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分析了这些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树立大资源和大市场的观念以及提高资源保证程度,建立多元化的经济协作和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沿时间顺序,探讨了南充地区城镇的形成与演化.根据各时期建制城镇的数目、人口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指标,首次将地区城镇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概括出了区内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四大特征,提出地区今后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川西深切河谷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与对比,初步确定了本区河谷负向垂直带的景观类型,并对“垂直带基带”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西江是两广间联系与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包括广州、深圳、南宁、百色等十二座中心城市依托西江主航道构成的城市经济带是带动全流域经济开发的增长极和产业扩散的动力源。这些城市的规模等级、增长极层次、产业结构梯度以及工业职能的专门化方向与程度有显著的差异,依据城市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与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文章提出了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之间工业职能合理分工与科学布局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的内涵,动力及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同时参照世界城市化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国情和自贡市情分析了自贡市至2020年城镇化规划的可行性,最后指出自贡实施城镇化规划的策略重点在于选择“双轨制”城镇化发展道路;尽快调整产业部门结构以积累更多资金和吸收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做好乡镇企业发展门类的选择以适应“双轨制”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经济控制论在区域经济开发中能实际应用的一种智能行为和决策分析相结合解决问题的“综合控制”模式;同时,为适应环境在多目标决策方法上把多目标决策优序法开拓为多目标决策加权优序法,项目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将山东城镇划分为形成与缓慢发展、畸形发展、迅速发展三个时期并探讨了各个时期城镇发展和布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ON THE DEMARCATION OF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 IN NORTH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84,29(6):789-789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为例,概括了当前我国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点。指出人口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并对中外人口居住郊区化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为适应人口居住郊区化所应采取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