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职高的数学教学除了要注重知识与专业的紧密联系之外,更要注重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使学生能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之人,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美是一种不直接由感官感知的,却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更给人愉悦感,因而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正如克来因所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正因数学美的这种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与诗境中去论述数学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尝试着把数学中的美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巧妙结合美学,使数学的艺术价值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诗情画意.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情感的简单呈现,更体现数学、诗歌、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一、兴趣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愉快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能使学生更热受数学、体会教学的美。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教学应进一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本文仅就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数学教学基本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学习和研究,本人对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一次函数一章的安排和学习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程娴  马锦锦 《科技信息》2008,(6):204-204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数学的美的表现及数学的特殊的美育功能.阐述了数学的美能引发人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进而得到更深的数学美感,循环往复,使人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夏谱 《科技资讯》2007,(31):138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溶于人的整体素质,教师应更新观念,增强应用意识,把"应用"贯穿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它学科的实际背景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抽象出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军 《科技信息》2009,(22):253-253
本文认为,数学生活化,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教学应进一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本文仅就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数学教学基本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课程的实施使数学文化由理论层面开始走向实践层面,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本文针对影响数学文化渗透的四个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给新课程的探索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使知识更易被学生理解,掌握,使课堂更生动,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一般有一个基本的范式和流程,这有利于教师较快地“入格”,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数学教学还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又能“出格”,能随机应变、不落俗套、跳出框框、有所创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可能程式化,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套中人”。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可变之处,有时变一变,就可能会使教学的天地更宽、景象更新、气氛更活,引发精彩无限。下面例举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也应该着手多考虑一下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职教育中的高等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数学的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目前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在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的教学以模块化进行,不仅能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数学工具,它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高等数学符合高职教育中为一门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庞秀慧 《奇闻怪事》2011,(11):47-47,4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其《数学的用场与发展》一文中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莫里斯·克菜园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扣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这就是数学独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