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语文学科要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我们要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3.
根据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多元整合”等现代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形象、情感、意境、语言等进行形象思维,鉴赏“美点”,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成为能鉴赏美、借鉴美、创造美的现代人才。  相似文献   

4.
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力,进而发展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到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要靠学习、培养逐步得到,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切事物如能将美渗透其中,便会发出诱人的光彩,引得主体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追求愿望。主体在感受某些美的事物时所积累的体验还会产生一种"迁移"作用,即把美的感受引人实践和主体生活的其他方面。[1」[3]作为物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提炼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美的因素,进而通过教学将美的因素渗人到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品格,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过程中。豆教师要以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审美客体,处…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教师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语文教学,处处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女中学生对塑造体形美、动作美、形象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而在美感方面的追求也就十分突出。韵律体操的教学正满足了她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女中学生通过韵律体操的学习 ,不仅能培养出协调、韵律、优雅、柔和的女性健美气质 ,而且还能陶冶美的情操 ,提高审美层次 ,有利于树立完美的人格形象。虽然女中学生们对韵律体操表现出向往和兴趣 ,但还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兴趣稳定而持久 ,学习刻苦 ,孜孜不倦 ,有的则由于怕人嘲笑其动作不美 ,产生自卑、畏缩、焦虑等情绪而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逐渐失去兴趣。对后者的心理障碍 ,…  相似文献   

11.
肖俊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5-157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审美教育,根据美感的直觉性特征,把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生动展现于学生面前;根据美感的易变性特征,授课时另辟蹊径,常教常新,激发学生的美感;根据美感的情感性特征,设法激荡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驱遣想象;运用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列入高级需要的层次中,可见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中学青少年的心理已不像儿童时代一味的幻想,他们已进入了一个现实与幻想相交织的年代。他们的心理已开始产生自我意识,有了自我反省的能力。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  相似文献   

13.
许国彩 《科技信息》2012,(3):426-426
审美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简单的介绍了审美教学的几个层面:1)营造审美气氛,激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2)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3)加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根据鉴赏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观"、"品"、"悟"审美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提升其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张丽华 《山西科技》2006,(1):80-80,82
文章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关的享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简而言之,整个教学活动都应贯穿有激发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职中基本课程之一。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自身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改变职中美育薄弱的现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培养出合格人才。职中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为职中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职中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各种渠道:首先是课堂教学,其次是开辟第二课堂,再次是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美的表率。  相似文献   

18.
语文审美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活动,学生的精神境界在语文审美教学的理解和交流中获得充实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近来偶翻现行中学课本,惊诧地发现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外,许多课文本身就极具鉴赏价值。语文教学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学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的,教思维才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