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山普拉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南14km处,14C测定该墓地年代为公元前217至公元283年,属于古代新疆的于阗国遗存.实验通过4对套叠引物对山普拉古代居民线粒体基因组的高可变一区(364bp)进行扩增和测序,同时选择编码区6个位点做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析(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从16例山普拉个体中得到了13个真实可靠的线粒体DNA数据.对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分析结果表明,山普拉古代居民同时具有西部欧亚大陆和东部欧亚大陆特有的单倍性类群,是一混合人群.多维尺度分析以及U3亚型的中介网络图分析表明,山普拉古代人群与伊朗人群及奥塞梯人群有一定母系遗传联系.  相似文献   

2.
饮牛沟墓地古人骨线粒体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饮牛沟战国时期墓地的古代人群(Yng古代人群)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获得了线粒体高可变一区DNA序列, 初步确定了单倍型归属并搜寻其共享序列, 与现代人群对比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多维尺度分析. 结果表明, 饮牛沟古代人群与现代东亚人群在母系遗传关系上较近.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省西宁市陶家寨墓地M5号墓中的14个个体的牙齿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线粒体DNA研究.考古学研究表明该墓葬年代为东汉-魏晋时期(距今2000 a左右),并可能为家族墓地.通过对该墓地的14个个体的高可变一区(HVRⅠ),高可变二区(HVRⅡ)测序及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PLP)分型,共检出8个单倍型,分属于A,B,D,Flc,Z和M,6个单倍型类群.与周边地区的古代人群相比较,实验样本与同一地区距今约4000 a前的喇家古人群在遗传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与现代人群比较发现,实验样本与羌族人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将军沟战国时期墓地古代人群(jjg古代人群)DNA进行研究,使用4对套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高可变一区(364bp)进行了扩增和测序,从11例古代样本中得到了9个DNA序列.与现代人群对比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将军沟古代人群与现代东亚人群在母系遗传关系上较近,推测将军沟古代人群可能是赵国为巩固边疆统治,防御匈奴而从中原迁来的移民.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剂盒QIAamp DNA Mini Kit从距今4000年前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黄牛毛皮中提取出古DNA,并对黄牛线粒体D-loop区部分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古DNA真实可信;且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古代动物毛皮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对10个古代个体的线粒体DNA高可变Ⅰ区进行了扩增和测序. 基于和林格尔古代人群与现今相关欧亚人群的mtDNA序列, 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和林格尔古代人群在母系遗传上与现在北亚人群的亲缘关系最近. 结合考古学、 人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推断这个古代人群是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地区南下迁移至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的游牧人.  相似文献   

7.
从15例扎滚鲁克古代人牙齿样本中提取扩增线粒体DNA, 确定其单倍型归属, 并结合相关现代人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 结果表明,扎滚鲁克古代人群与现代中亚人群有较近的母系遗传关系, 是欧亚混合人群. 与以前的新疆古代人群研究相比, 该人群东部欧亚序列的成分明显增多, 这可能与人群所处的地理及历史时代相关.  相似文献   

8.
分析48个锡伯人线粒体DNA高可变Ⅰ区的遗传多态性, 并与已发表的相关人群线粒体DNA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在48个序列中共检测出43个突变位点, 界定了35种单倍型, 其线粒体DNA1序列多态性为0.982, 核苷酸多态性为0.018, 而其平均核苷酸差异为5.922. 人群比较分析表明, 锡伯人与古代拓跋鲜卑人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同时也表现出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推断锡伯人可能是拓跋鲜卑的后裔.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中国绵羊的起源,对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和板城墓地春秋战国时期24个古绵羊进行了DNA分析,分别扩增并测序了线粒体DNA控制区271 bp和细胞色素6基因300 bp序列.系统发育树和中介网络图结果显示,中国内蒙古地区古绵羊存在3个含有不同频率的单倍型类群A(73.9%),B(17.4%)和C(8.7%),细胞色素b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母系世系的分化时间远早于动物的驯化时间,这揭示了中国绵羊有3个不同的母系起源.研究还发现中国古绵羊群体与中国现代绵羊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并且二者之间的遗传结构极为相似,这表明2500年以来中国绵羊的遗传结构就已经趋于稳定,并对现代绵羊的基因贡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大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5条随机引物中,包囊游仆虫大核DNA共扩增出220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18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4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28%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154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19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25条特有片段,两者有29%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大核DNA结构存着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包囊游仆虫在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大核DNA、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所得结果为揭示纤毛虫细胞结构的分化与细胞遗传物质的作用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mpula cemetery was located about 14 km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Luo County in Xinjiang Khotan, China, belonging to the ancient Yutian kingdom. 14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cemetery was used from 217 B.C. to 283 A.D. Ancient DNA was analyzed by 364 bp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hypervariable region I (mtDNA HVR-I), and by six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sites of mtDNA coding region. W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nd sequenced intact stretches of maternally inherited mtDNA from 13 out of 16 ancient Sampula samples. The analysis of mtDNA haplogroup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Sampula was a complex population with both European and Asian characteristics. Median joining network of U3 sub-haplogroup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all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Sampula had ma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Ossetian and Iranian.  相似文献   

12.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mpula cemetery was located about 14 km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Luo County in Xinjiang Khotan,China,belonging to the ancient Yutian kingdom.~14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cemetery was used from 217 B.C.to 283 A.D. Ancient DNA was analyzed by 364 bp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hypervariable region I (mtDNA HVR-I),and by six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sites of mtDNA coding region.W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nd sequenced intact stretches of maternally inher- ited mtDNA from 13 out of 16 ancient Sampula samples.The analysis of mtDNA haplogroup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Sampula was a complex population with both European and Asian characteristics.Median joining network of U3 sub-haplogroup and multi-dimen- sional scaling analysis all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Sampula had ma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Ossetian and Iranian.  相似文献   

13.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4.
许昌,古许国所在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许县,隶属颍川郡,隋唐至明清称许州,今为省辖许昌市,其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和许州时代相同。许昌地理环境优越,良田沃野,山川秀美,是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很长时期内,地接京畿,政治上、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末魏晋时期,“天下当朝正许昌”,是曹魏和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要地。隋唐北宋时期,地处汴、洛之间,锁钥中原,各种文化交汇于此,使得许昌往往能开风气之先,名人辈出。纵观数千年的许昌发展史,既遭受过不堪回首的灾难,又取得过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元、明以前的许昌,实乃历代王朝政治之枢纽,文化之熔炉,人文之渊薮。  相似文献   

15.
渼陂位于西安户县境内。汉代时为上林苑十池之一,又称西陂。唐宋时期渼陂集游览、农田灌溉、发展碾硙、鱼类养殖于一体,负有盛名。从诗文及其他古籍记载来看,元代以前渼陂的面积相当可观。至元末遭游兵决堤,逐渐缩小,沦为稻垅。明清两代又得以重建,但面积仍然有限。元末以降,渼陂衰落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游兵的破坏,但渼陂水源的枯竭也不失为其衰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的《单刀会》是元代历史剧的优秀代表,其思想内容中蕴含着强烈的大汉情结,这种大汉情结主要是通过主配角人物的唱词、大汉英雄人物的塑造及对历史史实的篡改和超越来表达的,联系元代社会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汉代统治的强烈向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 ,以倡导人文精神的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 ,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 ,奠基于孔子的“六经”。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 ,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经宋元明清的发展 ,逐渐丰满和完善。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 ,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提出我国古代陶瓷的输出很可能在汉代就已出现,指出景德镇在晚唐五代及宋初时瓷器的外销就可能已十分火爆且影响很大等猜想。根据已发现的资料指出元代的瓷器已经远销到西北非而非学界所说的非洲东海岸。论证了我国宋元以前的陶瓷输出与世界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