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GGE双标图在马铃薯区域试验中的应用进行评价.采用贵州省2年8个试点9个品种(系)组成的马铃薯区域试验产量资料,通过GGE双标图法,研究了马铃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试点代表性与鉴别力,以及品种丰产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个品种(系)中,(G7)26-13-1属于丰产性、稳定性高的品(种)系.在8个试点中,(E1)安顺和(E4)六盘水的代表性与区分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马铃薯产量提供了更为科学、直观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AMMI模型对2010年兵团杂交棉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条显著的主成分轴共解释了95.36%的互作平方和,G1(7-2)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G4(新陆早33号)、G5(标杂A1)平均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G2(绿亿22号)稳产性较差,平均产量较低。从AMMI模型互作效应值可看出,G5(标杂A1)除E1(五师89团)和E2(六师农科所)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G2(绿亿22号)、G8(4025)对E5(八师148团)具有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油茶无性系的丰产性状和稳定性是油茶育种的核心要素。笔者采用浙江金华、江西贵溪和樟树、贵州黎平等4个试验点的12个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数据,应用联合方差分析,G×E互作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鉴别力,并用双标图方法分析其无性系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油茶单株产量在无性系间和不同试验点间都呈现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环境互作呈现显著差异。林分中单株产量在8 kg以上的高产植株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86%,而贡献的产量占58.4%,即林分中不到1/3的高产树贡献了林分近2/3的产量,这个比例和实生林分接近。参试的40、4、53号无性系稳定性强,产量高; 166、20、21号产量中等,稳定性也中等; 而180号产量最低,但稳定性高; 3号产量较高,而稳定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凉山州藜麦品种多点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Finlay和Wilkinson模型及品种与地区互作效应估算,分析了Blanca(v_1)、Black pixankalla(v_2)、Pasankalla(v_3)、西选17-8(v_4),陇藜1号(v_5)、陇藜2号(v_6)、陇藜3号(v_7)、青藜1号(v_8)等8个藜麦品种的在凉山州的丰产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存在着极显著差异,v_4为高产较稳定型品种,在不同的试验场点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具有较好适应性,v_1、v_5为高产不稳定型品种,在适宜的地区产量表现较好,具有特殊的适应性,v_8、v_2、v_6为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产量尚可,但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v_7、v_3为低产稳定型品种,不适宜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淮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安徽省淮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选择安隆4号、鲁单981、中科11号和蠡玉16号为试材,以郑单958为对照,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太和、颍上、宿州和蒙城等4个地区进行了种植试验,比较其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试点玉米平均产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太和试点,宿州试点,颍上试点,蒙城试点。同一品种在4个试点间的稳产性由好至差的顺序为郑单958,蠡玉16号,中科11号,安隆4号,鲁单981。同一试点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太和、颍上、宿州和蒙城试点分别以安隆4号、蠡玉16号、鲁单981和安隆4号产量最高。品种特性和4个试点光照、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选用合理玉米品种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可实现安徽省夏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新疆新源地区种植的具有优良果穗性状的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客观地评价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本研究以国内产量表现优良的20个高产品种为材料,以当地主要推广的品种登海8883(CK)为对照,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对玉米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进行评价,将其穗部性状与产量做相关性分析,综合上述评价结果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明确适应性好的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显示:1)20个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5个品种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登海218和迪卡517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高产性;2)变异系数小的是银玉123、登海119和登海8883,高稳系数大的是登海218、迪卡(DK)517和陕单628,且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标准差(S)、变异系数(CV)与高稳系数(HSC)成显著负相关;平均产量()、最小显著差法(LSD)、S、CV估测的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品种与高稳系数法评价的结果一致;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适应性较好的品种果穗的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性状优良,对玉米单株产量起决定作用。结论:结合果穗性状、各评价参数及产量聚类分析的结果,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高产稳产品种为登海218、DK517,其产量远超登海8883(CK)和其他玉米品种,高产性好,适合在新疆新源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环境对玉米杂交种籽粒粗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分析了粗淀粉含量在8种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粗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间粗淀粉含量变化范围为66.40%~73.16%,大于72%的品种有4个,为郑单958、浚单20、洛玉1号和郑单18.不同地点间粗淀粉含量变化范围为69.81%~72.37%,平均含量以商丘和安阳点最高.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在适宜环境中种植均可以提高粗淀粉含量3%以上.而且不同品种不同地点粗淀粉含量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2006年岁末,州科研院农科所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阿单10号的选育"、"高原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阿单11号的选育"、"早熟、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阿自92115的选育"三个项目,在州科技局组织的州农业局、州农技站、州植保站、州种子站和种子生产部门专家组的专家们认真评审后,一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按Eberhart&Russell的品种遗传稳定性分析方法,以陕蚕三号、陕蚕四号各原原母种的茧质性状成绩作为分析对象.结果表明全茧量、茧层量性状的稳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受品种及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影响相对较小;茧层率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受品种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受环境和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影响相对较小.茧层率性状遗传稳定性的回归系数代表性好,表明其回归系数的线性关系成立.129,797,795,796品种的综合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因其自身具有高产潜质而成为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量是复杂的数量性状,由许多主/微效基因控制,易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果穗是玉米的主要收获器官,籽粒性状是玉米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发掘玉米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相关QTL对玉米的遗传改良,培育优质高产的玉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白刺包谷(P2)和妻染黄(P13)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52个家系的F2∶3作图群体,选择在两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176个微卫星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单环境的QTL定位与分析.最终定位到了14个QTL,分布在除9号染色体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4.9%~18.8%.值得注意的是,在6号染色体上的百粒重和穗行数的一致性QTL(qHKW06-1和qERN06-1)与8号染色体上的穗行数QTL(qERN08-1)是本研究中特有的,其中qERN08-1解释了12.4%的表型变异率.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省2003-2012年通过审定的中熟至晚熟熟期组配的27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进行杂交模式分析,探讨在吉林省自然生态条件下不同杂交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玉米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来源以国内类群为主,以国外材料为辅。国内类群以Reid,旅大红骨,塘四平头为主,以Lancaster和PN类群为辅。Reid和塘四平头类群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旅大红骨、PN和Lancaster类群呈现下降趋势。Reid×旅大红骨、PN×旅大红骨和L×T呈现下降趋势,Reid×塘四平头和外杂选×其它类群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玉米带杂交种3163为基础材料,利用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新方法,用自交系698 3作测验种在S1和S3早期分离世代连续进行早代测定和定向选育,5年内同步育成玉米新自交系K169及其杂交种正红6号(K169×698 3).该杂交种是四川省"十五"期间育成的第一个比对照种增产15%以上的玉米突破性杂交种,并具有籽粒深,综合品质优,抗病、抗倒、耐旱力强,株型紧凑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为紧凑型玉米提供了理想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淀粉合成酶ZmSSIIa 在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主要作用是将支链淀粉的分支链由6~10 个延长至12~25 个, 对于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86 个优异玉米自交系中对该基因进行基因序列定点捕获, 并获得该基因全长为4836 bp 的核苷酸序列。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 该基因座位上有78 个SNP 和19 个Indel。玉米ZmSSIIa 基因的编码区具有24个SNP, 将该基因划分成9 种编码区单倍型, 并编码7 种ZmSSIIa 蛋白质。供试材料的群体中, ZmSSIIa 基因至少经历8 次重组, 可能对单倍型的分化和连锁不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中性进化测试表明该基因在供试群体中没有明显的人工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满足市场和生产者对早熟优质糯玉米品种的需要,选育新的糯玉米品种。【方法】2009年秋季开始利用自交系QN331作母本,自交系QN412作父本杂交选育糯玉米单交种,并参加2012年广西春、秋两季糯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庆糯1号"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糯性高、皮薄、食味佳等特点。"庆糯1号"生育期短,从出苗至采收期,桂南地区春季为74d,秋季为70d,区试品质评价总评分86.25分,比对照高1.25分,居参试糯玉米第1位;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145.00kg/hm~2,比对照增产8.7%;高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抗逆性高于对照,制种产量高。【结论】"庆糯1号"糯玉米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选取平展型长玉13、半紧凑型东单60和紧凑型郑单958等3种株型玉米为试材,分别在39 000,48 000,57 000株/hm2等3个密度下种植,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性状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半紧凑型东单60产量最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行粒数、穗长、穗粗、轴粗、穗位叶面积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呈上升趋势;各性状受株型与密度的互作影响不大.因此,在重庆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是选取优良的丰产品种,并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16.
基于Unity 3D引擎的玉米栽培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强  郑光  马新明  席磊 《广西科学》2017,24(3):292-297
【目的】针对玉米绿色高产定向栽培的种植技术,收集并整理玉米生产定向栽培数据资源。【方法】根据玉米定向栽培可视化系统需求,构建玉米6个时期的栽培管理知识模型;建立玉米绿色高产定向栽培3D模型库,包括种子模型、虫害模型、药剂模型、杂草模型、玉米苗模型、农机模型等。【结果】根据系统可视化和交互式要求,搭建了玉米播前准备、播种期、苗期、穗期、花粒期、收获期6个时期的生产环节三维场景。基于Unity 3D引擎进行场景渲染与知识可视化交互,开发了玉米绿色高产定向栽培可视化系统。【结论】该系统为粮食生产经营者提供栽培知识的体验性过程,为玉米绿色高产定向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品种及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显著程度,引入最优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结合一次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在SAS环境下,完成最优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得到试验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有显著影响,品种栽培互作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及栽培方式。该研究方法可以拓展应用于马铃薯以外的其它作物高产技术领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玉米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作物之一,夏季的高温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从高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玉米对高温的响应、耐高温鉴定及遗传育种方面阐述了目前对玉米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SS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4个在内蒙地区选育的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用3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3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5~1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7.8个.每个位点SSR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为0.408~0.916,平均多态性为0.876.聚类分析(UPGMA)可将24个玉米品种分为5大类.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内蒙古地区主栽玉米品种有着较为稳定的遗传特性,基础遗传资源丰富.这对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和亲本选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