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良自交系是培育良种的前提,而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非常强,直接从国外引入自交系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引进的玉米种质资源材料大多为单交种、三交种和综合种,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创造玉米自交系已成为当今玉米育种界解决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和种质资源单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凉山州解放以来玉米生产情况、主要品种种质以及杂种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凉山州主要玉米种质源于我国4大种质类群及部分综合种选亚群;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有7种。凉山州大面积应用的玉米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但本地玉米种质资源丰富,可利用价值高。因此,需要加大本地区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扩增、改良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3.
广西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郑哲民1周善义2(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2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桂林541004;第一作者,男,62岁,教授)在整理1994年在广西东北部兴安地区的蚱总科标本时,发现有蚱属(TetrixLatre...  相似文献   

4.
通过层切法研究了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雌穗小花分化期两个时期叶面喷200μg.g^-1,400μg.g^-1,600μg.g^-1三种浓度的化控Ⅱ号对地膜玉米地上部群体结构的影响,认为雌穗生长锥伸长期叶面喷施400μg.g^-1浓度的化控Ⅱ号可增加玉米光合面积,增加叶重,提高粒叶比,增加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5.
细胞显微电泳表明,介质PH值对离体玉米精细胞电泳迁移率有较大影响,在HClGly(甘氨酸)缓冲液中,其等电点介于PH2.4-3.0;在PH6.7的MES缓冲液中,电泳后统计分析表明,离体玉米精细胞可以区分为电泳迁移率有差异的2种类型,其电泳迁移率分别为(1.803±0.043)×10^-6和(1.667±0.052)×10^-6m^2.V^-1.s^-1。根据电泳迁移率的差异,利用一种支无持细胞电  相似文献   

6.
直流电场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杨建雄1佘小平1桂智彬2乔立民2(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所,西安710071;第一作者,男,42岁,副教授)早在1966年,Sidaway[1]就电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马尾松种源对松材线虫病的抗病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1995~1998年连续4a的人工接种试验中,从全国40个马尾松种源中选出的广西2号、广西3号和广东5号3个抗松材线虫病种源的抗性稳定,无任何感病症状,其它种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症状,抗病种源的抗性表现与下列因子有关:(1)3个抗病种源生长势均是较旺盛的;(2)抗病马尾松种源CAT的活性强于敏感和轻感和轻感种源;(3)抗病种源广西2号的10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其它感病和敏感种源的含量低;(4)抗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提出北疆棉花公顷产2250kg皮棉的栽培生理模式,模式包括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各项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在开花、盛花、盛铃、盛絮期分别为1.30、2.80、3.90、1.80;总光合势231.35×104m2·d,其中盛铃期以后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0.37%;平均净同化率为8.14g·m-2·d-1,盛铃后期至吐絮期为4.05~4.40g·m-2·d-1;群体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盛铃前期,值为4.05g·CO2·m-2·h-1,全生育期平均为2.65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盛铃后期,值为2.69gCO2·m-2·h-1,平均为1.46gCO2·m-2·h-1;总干物质积累12657.7kg,经济系数47.9%。  相似文献   

9.
桉树+粗果相思混交林模式及其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种混交模式中,桉树高生长以行间混交模式高于带状混交和纯林模式;胸径生长因受到密度效应作用,行间与带状混交模式均低于纯林模式;单株材积以纯林最高,行间混交次之,带状混交模式最小;林木树冠长度以混交模式大于纯林模式.各模式中粗果相思的生长,以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的单株材积最大,达到0-102 1 m3 ,粗果相思的群体蓄积为带状混交<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 MLA(尾叶桉无性系) 行间混交;从粗果相思的群体保存率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90-4% ) ,远大于雷林33 号(47-1 % ) 行间混交和MLA的(43-9% ) 带状混交模式;从群体总产量来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其它模式依次为MLA 纯林>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 MLA带状混交模式> W5 纯林模式> 雷林1 号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模式;从生物量测定结果看,纯林MLA 单株生物量高于混交模式;群体生物量则以行间混交模式最高,达到71 414-1 kg/hm2 ,MLA带状混交与纯林模式分别为36 501-4 kg/hm2 和63 434-3 kg/hm2 ;各模式枯落物现存量以带状模式最高(9 794.0 kg/hm2) ,MLA行间混交模式次之(9 262.0 k  相似文献   

10.
常压烧结Si3N4陶瓷的阻力(R—曲线)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利用压痕微裂纹法测试了3种Si3N4基陶瓷的R曲线.结果发现:添加Y2O3和Al2O3的Si3N4材料(1号)具有明显上升的R曲线;添加ZrO2的材料(2号)次之;添加AlN的材料(3号)的R曲线变化幅度最小.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发现,材料的R曲线行为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国外膜技术产业化现状简介1.1国外膜工业的产业结构分为五个基本环节,即膜的研究、膜的生产、基本工程、系统设计和市场开发。图1膜工业的产业结构1.2膜的研究与开发1.2.1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膜传递机理;成膜机理;膜材料的选择与合成;膜配方、成膜条...  相似文献   

12.
蒜头果中混合脂肪酸的综合开发利用--钙基润滑脂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蒜头果中的混合脂肪酸经三步反应制备1号和2号钙基润滑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野生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分析及转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野生稻对江陵691。PXO61和T7174三个白叶枯致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及转育效应。普通野生稻2号与四个栽培稻杂交组合F2群体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普通野生稻2号带有三对相互独立遗传的显性抗病基因;其中一对同时支配对供试三菌系的抗性,并且与显基因Xa-4和Xa-7非等位,与稳性基因xa-5及xa-c独立遗传;另两对则分别只控制对江陵691和T7174之一的抗性,利用杂种胚和F1幼穗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对遗传算法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遗传算法若干新的思路:1)保障多样性与保间选优速度的交替策略;2)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形成初始群体以保障群体多样性;3)对于与因素排序无关的组合优化问题,采用向量形式的染色体表示。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我国南方水稻优质高产品系的种质资源、繁衍及培育。特别介绍了七桂早25号优质高产多优品种衍生系谱、胜利籼、矮仔粘、矮脚南特等品系的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六种甜玉米进行了水解蛋白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甜玉米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的32%以上;甜翠和甜玉2号两种甜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0.58%和0.52%,可称得上为高赖氨酸玉米。  相似文献   

17.
用“抗球518”1、2、3号药物以不同剂量分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进行了预防试验,对其临床表现、血便、病理变化及盲肠粪中epg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2号药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三种新的双核铜(II) 配合物[Cu2(PMTA)(en)2] (1) ,[Cu2(PMTA)(pn)2] (2) 和[Cu2(PMTA)(ap)2] (3);其中PMTA代表均苯四甲酸根阴离子;en,ap 和pn 分别表示乙二胺,1 ,2_丙二胺和1,3_丙二胺. 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性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定和解析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且三种双核配合物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数学对三种不同来源的发酵剂蜊的酸奶的感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借以评定出三种发酵剂的优劣,结果表明,其优劣为2号〉3号〉1号。  相似文献   

20.
我省玉米种植面积约34.61万hm2,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笔者选用了种新型无公害药肥在玉米上进行了应用效果研究,旨在对此三种药肥的肥效进行科学评价,并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01多功能高效液肥(兰州西固金华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