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泉砾石层的古地磁年代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山前凹陷河西走廊内,晚新生代山麓相磨拉石酒泉砾石层和玉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对酒西盆地老群庙背斜剖面开展的古地磁测年发现酒泉砾石层底部年龄为0.84MaBP,不整合面年龄为0.93-0.84MaBP,揭示青藏高原北部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新构造挤压隆升。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250×104km2,平均海拔4500m,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地球地质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伴随着距今50Ma以来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的历史,不仅改变了高原自身的环境,而且对亚洲甚至...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值模型与实测模型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涛  董文杰 《科学通报》1997,42(20):2200-2201
<正>最近,董文杰等人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隆升数值模型,钟大赉等人利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裂变径迹年龄提出了一个高原隆升实测模型.本文拟就两个模型进行比较,以检验数值模型对高原抬升过程的描述和模拟能力.1 结果对比两个模型的基础不同,着眼角度也不一样,数值模型着重考虑的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隆升与夷平,认为它们与地磁极性反转及星际氢云浓度有关;实测模型则是从实测资料入手,得到高原抬升速率的历史演变.两个模型分别得出一条高原隆升曲线.为了使两条曲线有可比  相似文献   

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是东亚环境格局从行星风系气候格局向类似于现今的季风气候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最新的地质证据表明,高原东北部在25~22 Ma发生了显著的构造抬升,与亚洲内陆荒漠和东亚季风系统起源的时间基本一致,支持气候模拟所揭示的东亚季风起源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上新世红黏土的碳同位素记录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姜文英  彭淑贞  郝青振  刘东生 《科学通报》2001,46(24):2065-2068
西峰上新世红黏土剖面成土碳酸盐的碳同位素记录显示δ^13C值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大约从4.4MaBP开始,C4植被逐渐增加,在4.0-3.0MaBP期间相对,本地区C4植被增加的时间和表现方式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了区域性的驱动因子对C4植被的增加起主导作用,C4植物的增加与西峰红土粒度和北太平洋粉尘记录反映的亚洲干旱化程度加强的时期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明C4植被的增加可能是上新世我国北方干旱化发展的结果,后者可能与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强烈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6.
龙利群  方小敏  苗运法  白艳  王永莉 《科学通报》2011,56(15):1221-1231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宁盆地沉积了年代序列跨度非常长的连续的新生代地层. 这些地层序列记录了有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相关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 本研究获得了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较高分辨率的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孢粉记录. 整合正构烷烃和古孢粉记录揭示: 在50.2~28.2 Ma 之间, 西宁盆地经历了长期的降温过程, 明显的生态事件发生在 37.5~32.7 Ma 之间. 自此盆地中的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较低海拔处生长旱生灌草类植物, 中海拔地带生长亚热带阔叶树, 高海拔带生长针叶林. 这些植被和气候的变化有可能是对始新世早期气候最适宜期之后长期的全球降温事件和早新生代北部青藏高原周围山地隆升事件的共同响应.  相似文献   

7.
张冉  姜大膀  刘晓东  田芝平 《科学通报》2012,(25):2403-2412
鉴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空间上各重要部分隆升时间上的差异,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通用大气模式就其主要隆升阶段对亚洲夏季气候演变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分别对南亚与东亚北部夏季气候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山隆升导致南亚夏季风环流的显著增强和区域季风降水的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造成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明显发展和东亚北部降水的显著增加,且随后的阶段性隆升对这些均影响有限.与以往模拟研究相比,试验结果表明对比分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不同子区域隆升有利于深入理解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8.
藏北班戈县论波日地点丁青组上部所含的犀科肱骨远端是在伦坡拉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发现的第一件哺乳动物化石.论波日肱骨标本远端滑车内髁自内向外逐渐收缩,内髁内侧边缘不突起,内上髁发达,强烈向后伸展,与内髁关节面之间以沟相隔,符合犀科的特点.内髁下宽上窄,内侧副韧带窝相当浅,内侧韧带结节非常微弱,内髁上缘的内侧部分与其上的骨面平滑过渡,没有明显的界线,与近无角犀(Plesiac eratherium)一致.对比结果显示,论波日标本在大小和形态上最接近于山东临朐山旺动物群中的P.gracile,从而判断其时代为早中新世晚期(山旺期),年龄约18~16Ma.伦坡拉盆地犀科化石的发现,表明丁青组上部已进入新近纪,恢复的古生态环境经早中新世的古气温校正后指示当时其地的古海拔高度接近3000m.  相似文献   

9.
丁林  来庆洲 《科学通报》2003,48(8):836-842
最近几年的调查发现, 与高喜马拉雅相似, 在冈底斯地块上广泛发育浅色花岗岩. 应用Th-Pb及40Ar/39Ar等定年手段分别对冈底斯浅色花岗岩的形成年代及热历史进行了限定, 独居石Th-Pb结晶年龄约为140 Ma, 40Ar/39Ar白云母冷却年龄约为130 Ma. 结合前人的构造变形研究及古地理分析, 认为冈底斯地块在约140~130 Ma发生地壳的缩短加厚及快速隆升作用. 与南美安第斯山高原类似, 冈底斯地块(高原)的早期加厚及隆起是新特提斯洋沿冈底斯地块南部俯冲及冈底斯地块北部班公-怒江洋逐渐封闭的结果.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最后碰撞之前, 组成高原的各地块就有着增厚的地壳, 存在较高地形的山脉, 通过岛弧拼贴, 碰撞后高原可以迅速增厚、隆起、扩展. 高原的变形不是均匀的, 而是集中在地壳较薄的软弱带.  相似文献   

10.
王岳军  范蔚茗  郭锋 《科学通报》2002,47(20):1528-1534
对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的野外调查和K-Ar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发生过两期火山喷发作用:主要分布于金寨、鲜花岭和毛坦厂地区的原毛坦厂组火山岩,形成于149-138Ma;主要分布于舒城一带的原晓天组火山岩K-Ar年龄为132-116Ma。两者之间为含灰色片麻岩、榴辉岩和火山岩砾石的火山沉积砾岩层。砾岩层内火山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毛坦厂组火山岩一致,而有别于晓天组火山岩。该砾岩层于138-132Ma堆积而成,暗示135Ma前后北大别灰色片麻岩已从中上地壳折返至地表接受剥蚀,成为北淮阳中生代沉积盆地的重要蚀源区。结合北淮阳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特征,将该区中生代沉积地层依次划分为防虎山组(>160Ma)、圆筒山组(三尖铺组中下部,约160-149Ma?)、毛坦厂组(周公山组/三尖铺组上部/凤凰台组,约149-135Ma,顶部为砾岩层)、晓天组(白大畈组/黑石渡组,底部为砾岩层,135-116Ma).  相似文献   

11.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尤其是周缘中生代沉积盆地如何记录这一经历了强烈俯冲消减和巨量剥蚀的造山带构造演化更为引人瞩目. 近年来, 通过周缘盆地沉积学分析, 并结合构造变形研究, 认为大别造山带南北边缘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遭受挤压逆冲, 从而控制外缘前陆盆地发育, 而其核部自侏罗纪至早白垩世逐步发生伸展变形、穹隆和裂陷, 直至在晚白垩世之后造山带全面塌陷, 总体上造山带呈现出长时期的挤压逆冲, 伸展自核部向边缘不断扩展、增强, 挤压与伸展在地壳尺度上并存(J-K1)的构造演化特征; 大别造山带核部超高压变质岩揭顶年代自东向西依次为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 其剥露深度从西至东不断加大; 造山带剥露的深层次轴部变质杂岩为北侧合肥盆地提供主要物源, 而南侧中扬子盆地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造山带南部盖层岩石及现已被逆冲掩盖的、并与勉略缝合带相关的地层. 动力学分析表明, 华北与华南板块之间受沿商丹和勉略缝合带拼合碰撞作用及其之后的江南褶皱逆冲带自南东向北西推进、华北板块南缘沿秦岭北界断裂向南的陆内俯冲的叠加影响, 导致大别造山带逆冲增厚及之后的核部重力扩展、均衡隆升, 从而导致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多期剥露. 未来从周缘沉积盆地揭示大别造山带造山过程方面的研究应强调进一步探索勉略缝合带的东延、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对华南北缘不同地质单元和盆地的掩盖及盆地同沉积期源区构造面貌及其东西延展、大别造山带盖层和基底岩石的巨量剥蚀及其流向、恢复大别造山带内部俯冲消减和被剥蚀的构造单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