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与水稻光敏核不育性相关的cDNA片段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树业  陈启锋  方宣钧 《科学通报》1999,44(19):2084-2088
对利用cDNA-RAPD技术获得的光敏核不育水稻可育和不育幼穗mRNA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进行Northern杂交鉴定,获得1个与光敏核不育性相关的阳性片段RPG43。Southern杂交及相应的RAPD分析表明,RPG43为单拷贝序列,是转录后的加工产物。序列分析表明,RPG43长度为744bp,其中第126~185的60个碱基与人类11号染色体的pac pDJ356d6 DNA序列有72%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筛选人胎儿脑cDNA文库,克隆了编码一个新的RNA结合蛋白的人cDNA,命名为GRY-RBP,人GRY-RBP cDNA的长度为2932bp,编码一个具6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9.6ku的RNA结合蛋白。GRY-RBP蛋白含有3个RNA识别基序(RNA Recognition motifs,RRMs)和一个富含甘氨酸(G)、精氨酸(R)、酷氨酸(Y)的羧基端,经数据库比较发现该蛋白与许多RR  相似文献   

3.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健  陈凡  吴乃虎 《科学通报》1998,43(19):2078-2082
光敏核不育水稻是我国特有的水稻种质资源,对于按“两系法”途径实现水稻杂种优势育种有着重要意义。采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分析了处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常规晚粳品种农垦58幼穗中基因的表达情况,成功地建立了适合水稻幼穗mRNA差示的优化体系,并筛选获得了58S长日处理条件下3条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经同源比较认为这些cDNA片段可能与幼穗的发育和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4.
将小鼠Cacng2基因的编码区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与小鼠Cacng2基因在 435 bp中有 75%同源的 EST(GenBank: W29095).在该 EST中设计引物与 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行巢式 PCR和 RACE反应,在人脑前叶皮质 cDNA文库和人脑 Ready cDNA中获得 cDNA序列 1545 bp,其中包含一个 948 bp的可读框,编码 315个氨基酸.该可读框经确证命名为 CACNG3.CACNG3基因与大规模测序中定位于16p12-p13.1的BAC克隆AC004125完全一致,从而将该基因定位于16p12-p13.1,并由此获得它的基因组结构,编码区由4个外显子组成.经RT-PCR分析,CACNG3在成人脑和胎脑有表达.运用PCR-SSCP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和癫痫家系进行突变检测,未检测到突变.  相似文献   

5.
PHD锌指结构蛋白作为HOX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涉及该蛋白的异常还与人类的某些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相关,利用基因数据库同源性比较,PCR扩增cDNA文库筛选cDNA及部分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多组织Northern印迹杂交等方法,克隆鉴定了一种新的人类编码PHD蛋白的全长cDNA及该基因的不同剪接异构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ⅡTA基因cDNA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Ⅱ,基因转移HLA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HeLa细胞,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HLA I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7.
Pfu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长距离PCR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兵  谷成  赵进东 《科学通报》1998,43(5):527-532
用PCR方法从Pyrococcus furiosus的总NDA扩增出了含有Pfu DNA polA基因的2.3kb片段,并将该基因克隆入pGEM-T载体。用NcoI和XhoI对重组质粒pT-pfu进行了酶切。并将pfu polA基因捶 入表达载体pET-3d-X。  相似文献   

8.
赵凯  郑兆鑫 《科学通报》1999,44(7):743-746
用RT-PCR方法从猪脾脏中分离到于段1425bp的DNA片段,该片段编码免疫球蛋白基因。经全序列分析证明此片段与前人报道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其C区属于猪Igγ链基因亚类3。用EcoRI和NsiI切点将该片段切焉插入pET-3b(NSEB)(-_中,表达出约52ku的蛋白质,表达量约为2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CⅡT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 Ⅱ TA基因cDNA 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pcDNA-Ⅱ,基因转移 HLA 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 HeLa细胞.经 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 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证明 CⅡ TA反义 RNA对 HLA Ⅱ类分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低免疫原性的细胞移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小鼠Cacng2基因的编码区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与小鼠Cacng2基因在435bp中有75%同源的EST(GenBank:W29095)。在该EST中设计引物与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行巢式PCR和RACE反应,在人脑前叶皮质cDNA文库和人脑Ready cDNA中获得cDNA序列1545bp,其中包含一个948bp的可读框,编码315个氨基酸。该可读框经确证命名为CACNG3  相似文献   

11.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法分离水稻幼穗发育早期特异表达的基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军  袁自强  刘建东  钱晓茵  钱文  杨金水 《科学通报》2000,45(13):1392-1397
以水稻茎尖分生组织为对照群体,幼穗分生组织为目标群体,进行抑制差减杂交。用经过SAM cDNA差减的Pb/Sb cDNA群体构建了一个差减文库,通过差示筛选鉴定了40个在Pb/Sb中特异表达或表达增强的候选克隆,Northern杂交验证,至少40%的候选克隆代表了在Pb/Sb中特异表达或表达增强的基因,同时,相当一部分克隆为你荐度转录本。对40个cDNA克隆单向测序后,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进  相似文献   

12.
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敏感期可育和不育幼穗代表群,并对其进行了c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样法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采样引起的误差。在筛选的150个随机引物中,有8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条带安全相同,有34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型相同,但存在扩增量的差异,有33个随机引物可在可育和不育幼穗cDNA 增出有差异的cDNA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2%。  相似文献   

13.
柏邵春  刘万清  石贤民  贺林 《科学通报》1999,44(22):2398-2401
荧光通用引物差异显示PCR(FLUPD-DD-PCR)是以荧光通用引物和相应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DD-PCR扩增,在荧光自动测序仪上进行电泳。通过对电泳图谱的分析进行特异条带的确定,使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尤其对于表达量上有差异的cDNA片段,这一方法比传统的DD-PCR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鉴定肾癌特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强  张志文  龚侃  辛殿旗  那彦群  郭应禄 《科学通报》2000,45(16):1758-1762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dization,SSH),成功地构建了高消减效率的人肾癌细胞与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从中随机挑取200个克隆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90个均得到50~400bp插入片段,10个无插入片段。对其中10个插入的cDNA片段进行测序后经GenBank检索表明10个片段均为未知新序列,其中RCC18为  相似文献   

15.
黑麦A,B染色体着丝粒区同源性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显微切割了4条黑素B染色体着丝粒区片段,用连接接头扩增方法(linker adapter PCR,LA-PCR)扩增,得到100 ̄2000bp的扩增产物,用DIG-11-dUTP标记PCR产物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此PCR产物来源于黑麦B染色体着丝粒区且和A染色体着丝粒区有较高的同源性,为探讨B染色体起源于A染色体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6.
邵源 《科学通报》2000,45(11):1163-1167
为了探讨CD2分子的信号传递功能,以编码CD2胞内区(Th4211-Gln336)肽段的cDNA为“钓饵”,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激活的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蛋白cDNA序列,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法鉴定该蛋白在体内CD2胞内区结合的特异性,克隆并鉴定了一个与CD2胞内区特异性结合的胸内蛋白分子与v-fos转化效应蛋白(Fte-l)同源,Fte-1参与细胞转化、生长、蛋白合成及向线粒体  相似文献   

17.
null 《科学通报》1997,42(19):2039-2046
通过PCR方法克隆出大肠杆菌株H-30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并将其起始密码子GTG突变为ATG,构建了CD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BV220-CD,通过测定胞嘧啶脱氨酶活性筛选出CD高表达活性克隆H-30CD-115-氟胸嘧啶对CD活性克隆有杀灭毒性,DNA序列分析显示CD高表达活性克隆H-30-CD-11较基因文库中所报道的CD基因存在16个位点碱基改变,引起肽链中氨基酸改变的位点有5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 CD2分子的信号传递功能,以编码CD2胞内区(Thr211-G1n336)肽段的cDNA为“钓饵”,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激活的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蛋白的cDNA序列.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法鉴定该蛋白在体内与CD2胞内区结合的特异性.克隆并鉴定了一个与CD2胞内区特异性结合的胞内蛋白分子,与v-fos转化效应蛋白(Fte-1)同源 Fte-1参与细胞转化、生长、蛋白合成及向线粒体转运蛋白质.蛋白数据库检索表明,Fte-1具有蛋白激酶PKC的结合与作用位点,提示Fte-1参与CD2分子介导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9.
用人工合成的(dC-dA)15寡聚核苷酸探讨,从17q11-q12区带显微切割探2针池中分离得到一个含有(CA)重复单位16次的DNA片段,经在GenBank和GDB中检索角认是一个新的STR。这个新的STR在50名中国人中存在8种等位形式,多态信号量值高达0.61,连锁分析显示辽个STR在一个3代的NF1病人家系中的传递符合Mendel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PCR技术从小麦和马铃薯中分别扩增并克隆了病原诱导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Al和Gstl启动子片段,将它们分别与水稻肌动蛋白基因(Actl)核心启动子序列、5’端非翻译前导序列以及GUS基因融合构建出植物载体pWMIG-50和pPMIG-50,然后转化水稻,并对嵌合启动子的诱导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转基因水稻细胞中嵌合启动子可受稻瘟病病原物的诱导;(2)水稻Actl第一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