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方辉石是指Mg_2[Si_2O_6]-Fe_2[Si_2O_6]二元系固溶体并结晶成正交晶系的系列矿物。传统上,一般认为斜方辉石的空间群为Pbca。1974年Smyth根据一个月岩标本中的古铜辉石出现k为奇数的Okl衍射的事实提出,该斜方辉石具P2_1ca对称。以后又有一些人先后报道了若干陨石以及月球土壤的斜方辉石也具有P2_1ca空间群。但以Sasaki为代表的一些矿物学家则强烈怀疑P2_1ca斜方辉石的实际存在,且这一看法很快在矿物界占了主导地位。至于对产于地壳中斜方辉石的空间群属性,长期以来并未有人提出异议,只是曾有报道说南斯拉夫Goles山方辉橄榄岩中的顽辉石内见有P2_1ca晶畴。80年代中,笔者所在的科研集体在若干形成于不同地质年代、产状和化学成分亦不相同的斜方辉石中发现并确证,它们都出现k为奇数的Okl衍射。这些Pbca的禁止衍射的存在,使我们相信,不仅在月岩和陨石中,而且地球上一些斜方辉石的晶体结构也是P2_1ca对称的。在对其中产于承德黑山苏长伟晶岩中的P2_1ca紫苏辉石进一步作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像的研究后,我们又获得了其空间群确为P2_1ca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P2_1ca斜方辉石在地球上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谷风 《科学通报》1987,32(19):1483-1483
Mg_2[Si_2O_6](En)-Fe_2[Si_2O_6](Fs)系列的斜方辉石成员基本上都属于Pbca空间群;除此之外,迄今仅知在两处月岩中的古铜辉石,以及两处无球粒陨石中的顽火辉石和紫苏辉石,及一处铁陨石的硅酸盐包裹体中的古铜辉石具P2_1ca空间群。虽曾有报道,在南斯拉夫Gole山的顽火辉石中有P2_1ca对称的晶畴存在,但它是与更富En组份且具Pbca对  相似文献   

3.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88,33(17):1333-1333
在月岩和地体斜方辉石中都曾观察到G。P。区(Guinier—Preston zone)。G。P。区是斜方辉石的一个亚稳相,它的CaSiO_3含量近于25%,属于辉石的一个新的空间群Pbc 2_1。G。P。区的分布、成分及其结构都可能是斜方辉石热历史的重要示踪者之一。在JEM—100CX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两个地体古铜辉石的超微结构。高分辨象中不同衬度部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07,52(22):2682-2682
造山带高压麻粒岩的成因是当代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对正确揭示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解释其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的观点,在基性岩体系和长英质/泥质岩体系中,斜方辉石的消失是判别高压麻粒岩相变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世界少数造山带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岩石才能形成这类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斜方辉石高压麻粒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张步升 《科学通报》1985,30(3):210-210
斜方辉石的晶体结构,首先由Warren和Modell于1930年首先完成,他们发现它的结构和透辉石的结构相似,也具有典型的SiO硅氧链。Bystrm确定了顽火辉石的结构;Ito利用离子分光仪测定了古铜辉石。Lindemann发表了一个斜方辉石的原子坐标数据;天然的斜方辉石晶胞参数由Rumberg和Devre完成。Kuno第一次测量了火山岩中的斜方  相似文献   

6.
徐惠芳 《科学通报》1989,34(12):917-917
正长石是一种结构上不均匀的晶体,由一系列呈三斜对称的晶畴彼此成超显微或超X射线双晶所构成。三斜晶畴本身的空间群为C(?),但由X射线衍射给出的平均结构则表现为单斜晶系C2/m空间群的对称。从Si-Al有序-无序的角度而言,正长石是介于透长石与微斜长石之间的中间准稳定态变体。  相似文献   

7.
徐洪武 《科学通报》1991,36(18):1404-1404
近年来,随着透射电镜技术在矿物学中的不断应用,已经确认和论证了许多相变矿物的高、低温相空间群类型及由相变所产生的晶畴结构特征。那么,在总结这些大量具体矿物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就有必要从普遍意义上讨论两相空间群类型与其畴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便建立起各种矿物晶体畴结构特征的内在规律性和系统性,并进而对未研究矿物的晶畴结构特征提供理论上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鲁西早白垩世镁铁质岩石中有橄榄岩类和辉石岩类捕虏体,前者包括含尖晶石方辉橄榄岩(约占3%)、含铬铁矿纯橄岩(约占95%)和含铬铁矿异剥橄榄岩(约占2%).它们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地球化学为深俯冲陆壳对相邻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含尖晶石方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82%-89%)、斜方辉石(8%-13%)以及次要的尖晶石(1%-2%)、单斜辉石(-1.5%)和角闪石(-1%)组成,橄榄石的Mg#值介于92.1-93.8之间,其平均值为92.5,橄榄石的δ18O值介于5.5‰-5.6‰之间,全岩的Re亏损模式年龄(TRD)为2.6-2.68 Ga;部分纯橄岩和异剥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相对较低的Mg#值(85-90)和较高的δ18O值(6.1‰-7.7‰)以及明显偏高的全岩187Os/188Os比值(0.1269-0.5780).前者代表了鲁西早白垩世期间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少量残留,后者意味着鲁西早白垩世期间岩石圈地幔的绝大多数已经被改造.费县早白垩世玄武岩中含橄榄石的二辉石岩中可观察到橄榄石被斜方辉石所交代和相继出现的斜方辉石被单斜辉石所交代的改造过程,这与斜方辉石(1097-1491μg/g)和单斜辉石(581-809μg/g)明显富集Ni的地球化学属性相吻合.辉石岩中橄榄石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7.28‰-8.21‰)和单斜辉石的锶同位素组成(介于0.70862-0.70979之间)表明,改造岩石圈地幔的熔体起源于深俯冲扬子板片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南秦岭海西 印支期变质带中首次发现含有二辉石的麻粒岩 .这些麻粒岩产于佛平杂岩的下部 ,以中酸性麻粒岩为主 ,其中夹有少量的基性麻粒岩的条带和透镜体 ,主要变质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黑云母、斜长石及石英等 ,斜方辉石常退变为角闪石 ,其变质条件为T =72 0~ 780℃ ,P =0 .6GPa .含有麻粒岩的佛平杂岩时代可能为早前寒武纪 .  相似文献   

10.
斜顽辉石加温产物中1.35nm周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92,37(22):2076-2076
辉石结构的a-b截面是呈“I”字形束(beam)排列。沿其a方向是由Si—O链层和八面体层相间排列而成,每两层八面体层或每两层Si—O层之间的距离接近0.45nm。辉石类矿物沿(100)面堆垛的八面体层倾转一般每隔两层或四层就产生重复,如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原顽火辉石等沿a~*方向的堆垛就是偶数倍0.45nm重复周期。自1985年来,国内外陆续在陨石和斜长岩杂岩体辉石中观察到1.35nm的周期,它们是奇数倍0.45nm沿(100)面的  相似文献   

11.
蔡丽英 《科学通报》1989,34(5):355-355
已经确认YBa_2Cu_3O_(7-x)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mm,晶胞参数为a=3.893,b=3.820,c=11.688。这种材料经过从四方相到正交相的转变,形成具有高T_c的超导体。在超导晶体中普遍存在孪晶畴结构。本工作对这类孪晶畴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和分析,并讨论了孪晶畴的形成及相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健民 《科学通报》1981,26(12):718-718
一、引言斜方辉石虽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Kuno、Hess、Ghose等确定了斜方辉石中晶胞大小、Mg~(2 )和Fe~(2 )的有序分布、各离子间键长和键角以及Fe~(2 )在氧六配位中M(1)和M(2)晶位中Fe~(2 )的含量:Bancroft、Burns和Howie根据Mssbauer谱测定结果确定Fe~(2 )富集于M(2)晶位。White和Koesser、Bancroft和Burns、Burns、Runciman、Sengupta和Makshall以及Goldman和Rossman等人先后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Fe~(2 )在斜方辉石中的晶场谱,并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对这些谱线作了说明。他们的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13.
硅灰石(CaSiO_3)呈链状结构,属三斜晶系,但在1250°时发生相变,成为环状结构;对称性也由三斜变到假六方。  相似文献   

14.
张儒瑗 《科学通报》1981,26(4):233-233
一、前言斜方辉石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铁镁硅酸盐)之一。它们经常产在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高级热力和区域变质岩,特别是产在苏长岩和紫苏花岗岩中。另外,斜方辉石可能是上地幔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一般认为上地幔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一种现实单极子和双荷子的渐近平直的引力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洪伟 《科学通报》1991,36(10):734-734
早期宇宙中的相变可导致各种各样的拓扑缺陷。拓扑缺陷的类型决定于真空流形的拓扑结构,特别是,当同伦群π_2(G/H)非平庸时,拓扑稳定的单极子解便存在。这种由于规范对称性破缺而形成的单极子与基本粒子很相似。如果我们在广义相对论中来考虑这些单极子,那么按照其对称性,他们的非零能-动-张量将使时空发生相应的弯曲。  相似文献   

16.
彭志忠 《科学通报》1963,8(5):67-67
星叶石是在碱性岩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晶体结构未曾测定,其组成和性质因而不十分清楚。星叶石的化学成分一般写成: (K,Na)_2(Fe,Mn)_4Ti[Si_2O_7]_2(OH,F)_2,而实际的化学金分析与上式并不完全符合。星叶石所属的晶系亦未肯定,A.N.文契尔和H.文契尔认为是假斜方,可能是三斜或单斜(?)。H.史特伦茨认为是三斜—假单斜。W.T.帕科拉认为属单斜或三斜(?)。 B.哥斯勒尔和E.莱茵德尔的X射线分析得出下列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冷”榴辉岩中P2/n,P2,C2/c结构绿辉石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明 《科学通报》1994,39(21):1974-1974
绿辉石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成分的辉石矿物,通常在榴辉岩中大量出现,其成分大致上由50%透辉石分子和50%硬玉分子组成(Di_(50)Jd_(50)),另外还含有少量锥辉石分子(Ac).通常用Di-Jd-Ac图来投影其成分,投影点落在Di-Jd联线的中间.在绿辉石与透辉石和硬玉端元之间有两个不混溶区,但许多电子探针成分点都落在不混溶区内(例如Di_(75)Jd_(25)),造成解释上的矛盾.绿辉石的结构也很复杂,主要为C2/c结构,也有P2结构和P2/n结构.C2/c结构是  相似文献   

18.
阿尔泰造山带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相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P-T计算结果,最近在阿勒泰以东喀拉苏附近发现了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方辉石+矽线石+堇青石+尖晶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等.斜方辉石具有高铝特点,其Al2O3含量高达8.7wt%,指示了超高温变质的条件,其峰期变质条件为:P=~0.80 GPa,T=~960℃.变质结构关系和P-T估算结果表明了一个峰期后近等压冷却的逆时针P-T轨迹.锆石U-Pb年龄结果(271±5 Ma)支持了该超高温变质事件发生于二叠纪.喀拉苏附近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发现确认了阿尔泰造山带二叠纪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存在,表明在二叠纪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高热流伸展背景可能与二叠纪(270~280 Ma)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丁青蛇绿岩中玻镁安山岩类的深成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旗 《科学通报》1985,30(16):1243-1243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东巧-怒江蛇绿岩带内。在丁青地区,分为东、西两个杂岩体。东部蛇绿岩从下至上有方辉橄榄岩、堆晶斜方辉石岩、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和岩墙杂岩,包括辉绿岩、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岩相学上,辉长岩和辉绿岩分别具典型的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辉绿岩岩墙的边缘具淬冷结构。岩石由斜长石(拉长石和倍长石)、石英和辉石等组成。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RBa_2Cu_3O_(7-x)超导材料的孪晶畴与畴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祥云 《科学通报》1989,34(20):1530-1530
在高T_c氧化物超导材料中,有关(110)面的孪晶结构已有较多报道,并且证实这些呈孪晶畴的晶粒基本上是1:2:3的正交超导相。但是,对这些孪晶畴和它们所形成的畴界,在超导电性中究竟起何种作用,以及它们的大小、尺度分布情况等,有关此类结构与临界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