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利用率的逐渐提高,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也产生了愈来愈多的依赖和沉迷,网络成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对网络成瘾心理的防治方法研究也显得越来越迫切。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出发,对网络成瘾心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支撑,考察大学生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分析其网络心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引导建议,以促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下,产生健康的校园网络行为,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绿色传播。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最根本的心理根源是需求使然,还有本身存在"初始化"的特征,以及人格方面的因素。而综合运用心理分析以及行为治疗的方法则可以消除不适当使用网络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他们的网络心理素养具有强烈的自我性、独立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对他们的网络行为乃至实际生活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在网络化背景下改进网络心理素养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机制是高校改善教学质量、实行因材施教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分析高职学生上网的心理,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对于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凌芸 《科技信息》2009,(33):I0124-I0124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主要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来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大学生上网络。理成因,从而提出解决网络一心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们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这一工作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最根本的心理根源是需求使然,还有本身存在“初始化”的特征,以及人格方面的因素。而综合运用心理分析以及行为治疗的方法则可以消除不适当使用网络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徐榕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152-152,155
计算机网络深入大学校园,使大学生健康心理面临挑战。本文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不健康网络心理的主要表现,探讨了其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以优化外部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作为其解决的基本途径,以更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网络数字词是指首先在网络交流中出现,而在日常应用的词汇库中不存在或极少运用的阿拉伯数字串.网络中用来表情达意的数字串可分为谐音类和借代类.网络数字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产生和广泛应用.网络数字词符合社会文化心理,也符合语言的发展趋势,并且也切合网络这一特定场合.网络数字词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汉语产生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成功应对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即综合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大学生找到他们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使网络成瘾的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与学习所获得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超过通过网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揭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从对网络成瘾的理解、判断标准、表现症状、成瘾原因及治疗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己有研究加以述评,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网问题,而网络的特点、大学生自 我同一性发展以及他们的学习、交友与父母的关系等方面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防范网络成瘾,需要加 强教育与管理、咨询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网瘾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普及化而产生的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新型疾患,它的形成既有心理上的因素,也有生理上的因素。但到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没有对网络成瘾进行有效诊疗的专业措施,高校也没有设立对这种现象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专业性咨询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高度重视并开展宏观层面上的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探索具备专业技能的矫治手段,这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中网瘾大学生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网络成瘾者,高年级的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低年级;网瘾者和非网瘾者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者更倾向于网络游戏,而非网瘾者更倾向于获取学习资料和即时通讯。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马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4-1377
用Brennan编制ECR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3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评,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依恋类型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惧怕型依恋和冷淡型依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文章从网络成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性心理特征,并提出了诊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依恋模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215名大学生依恋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测量.探讨了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其中大学生依恋类型中,害怕型依恋所占比例最大;在回避和焦虑量表得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量表上的得分男女差异显著,在信息成瘾上得分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都与安全型得分相关不显著;专注型和害怕型依恋对网络成瘾具有微弱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莺 《科技资讯》2009,(12):228-229
要研究"网络成瘾",对其进行科学、明确的界定是必要而且必须的。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十分模糊,甚至还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意见。本文试图从"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界定入手,对众多研究进行初步的规范、梳理。  相似文献   

20.
王艳 《科技信息》2013,(9):173-17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年级的增高,网络成瘾水平逐渐下降,大一网络成瘾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而大三和大四的网络成瘾水平最低。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年级是网络成瘾水平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