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镀分两大部分 :前处理、施镀。本文详述了催化镀前处理基理、实际操作要点 ,前处理与施镀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催化镀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速高稳定耐蚀性化学镀镍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筛选出合适的化学镀镍的配位剂、稳定剂、加速剂等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法,以镀速、镀液稳定性及镀层耐腐蚀性为指标,确定了化学镀镍的配方及施镀工艺.结果表明,经过电化学前处理后,采用配方NiSO4·6H2O21.0g/L,NaH2PO2·H2O25.4g/L,乳酸43.2g/L,甘氨酸6g/L,Cd2+2.5×10-3g/L,苹果酸4g/L,CH3COONa8g/L,十二烷基硫酸钠2.0×10-2g/L,pH=4.6~5.1,在90℃下施镀1.5h,镀速15.62μm/h,镀液稳定性125s,镀件耐腐蚀性大于43s.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化学复合镀技术及国内轴承产品现状的分析,为了提高车用轴承的使用性能,利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对轴承表面进行试验研究.将试验对象表面镀上Ni-P-金刚石复合层,对其表面结构、状态和性能进行研究,用显微硬度计对镀层进行检测观察和分析,并将其与未经过处理的轴承对比.结果表明:经化学复合镀处理后的轴承表面性能好于处理前的轴承.  相似文献   

4.
热浸镀铝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热浸镀铝件质量的好坏主要受镀前对钢基体进行处理的各工序的优劣及浸镀时几个工艺参数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助镀剂、浸镀液成分、浸镀温度和浸镀时间等几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浸镀件镀层的影响,阐述了热浸镀铝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制出可以镀出镜面光亮镀层的化学镍液。试验用均匀设计进行,用综合指标Z表示镀液性能和镀层质量,实验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诸因素对镀液寿命及镀速的影响,用正交循环试验确定了补加液的组成,乳酸和次磷酸钠的补加量对寿命的影响最大,当装载量为1.4dm^2/L时,施镀1h,每升镀液补加3mL乳酸,次磷酸钠与镍之摩尔比按3.7:1补加,可使使用周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镍-磷-Si3N4纳米粒子复合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镍-磷-Si3N4纳米粒子复合镀最佳施镀工艺,对正交试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了镀层最佳施镀工艺:纳米粒子含量为1.0g/L,施镀温度为82℃,镀液pH=4.8。  相似文献   

7.
针对2A12铝合金前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了改良。2A12铝合金的前处理工艺流程是:除油→热水洗→去离子水洗→碱蚀→两次去离子水洗→化学抛光→两次去离子水洗→一次浸锌→两次去离子水洗→去锌→两次去离子水洗→二次浸锌→两次去离子水洗→预镀镍→去离子水洗→热水洗→镀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前处理工艺,在最佳施镀条件下镀1h镀层达到12.14μm,结晶均匀、细致,表面平整,光泽度达225Gs。镀层为Ni-P微晶,磷含量达到11.07%。可耐96h盐雾实验,表面镀层可对2A12铝合金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在焊丝表面施镀Ni-TiO2的涂层,研究了施镀时间、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和硫酸镍的含量等因素对镀层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法综合考虑各因素选出Ni-TiO2复合电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工艺为:施镀时间5min,镀液温度40℃,硫酸镍的浓度100g/L,电流密度4A/dm2.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电刷镀镍-钴-二氧化锆复合镀的试验研究,对非金属固体微粒与金属共沉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施镀电压、镀液中固体微粒浓度和微粒尺寸等因素对镀层中非金属微粒沉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过电镀铜再镀黑镍或电镀铜层着色的方式可以使锌合金压铸件获得典雅的古铜色,但镀铜前必须预镀镍或氰化邓镀铜,镀后还需调色,涂漆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机械镀工艺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机械镀的工艺、流程及发展现状,介绍了机械镀产品的镀层及产品性能;分别用325目电炉球状锌粉和经球磨处理为片状锌粉制备了镀层Ⅰ和镀层Ⅱ,发现片状锌粉活性明显增强,从SEM图片明显看出镀层Ⅱ表面平整度明显改善,片状锌粉层层叠加,镀层致密性、光亮度提高,具有较好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化钯稳定性实验、镀液稳定常数的测量以及周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成镀液的有效成分都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其中络合剂和稳定剂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操作条件中,温度、镀液的pH值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连续施镀过程中,添加方式决定着镀液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涉及的工艺为批量热浸镀锌的干法工艺,其流程通常为工件脱脂→酸洗除锈→溶剂助镀→热浸镀锌→镀后处理→检验包装。主要污染物为碱类,废酸类(包括酸性废水,酸雾),溶剂废气等。有些企业镀后采取钝化处理,可能产生六价铬污染。  相似文献   

14.
经过电镀钢再镀黑镍或电镀铜层着色的方式可以使锌合金压铸件获得典雅的古铜色,但镀铜前必须预镀镍或氰化预镀铜,镀后还需调色、涂漆处理.  相似文献   

15.
Ni—P薄膜化学镀液的成分变化及镀膜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化学镀Ni-P薄膜镀液的变化及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镀液的PH值、NiSO4和NaH2PO2的浓度下降,而Na2HPO3的浓度增加,导致镀膜的沉积速率下降和薄膜中的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铝合金硬度较低等缺点,采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Ni-Co-P/Si3N4镀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铝硅合金基体化学镀Ni-Co-P/Si3N4镀层的工艺参数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得出镀液pH值、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钴)物质的量比、氮化硅粉末含量、施镀温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大pH值以及镀液中氮化硅含量,保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钴)物质的量比适中、升高施镀温度可以提高镀层硬度。此外,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发现: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超过400 ℃时,硬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7.
高耐磨性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Ni-P-SiC化学复合镀液中SiC微颗粒加入量,SiC粒度以及镀液的pH值,施镀温度和镀后热处理五个因素对化学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的影响趋势,并由此获得制备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工艺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所得复合镀层是完全可以替代电镀硬铬层的。  相似文献   

18.
镍—纳米A12O3复合电镀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镍—纳米氧化铝复合电镀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纳米微粒的用量、分散剂、分散方法、pH、电流密度、施镀条件等因素对施镀工艺和镀层外观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t=60℃,电流密度J≈3.2A/dm^2。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性地采用了热浸镀二次助镀工艺,对常用型钢试样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如镀Zn,镀Al-Zn-Si合金,镀Zn-Re及镀Al-Zn-Si-Re合金.对热浸镀处理后的型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其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另外,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酸雨试验和盐雾试验,对各类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工业镀Zn件的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对其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热浸镀工艺对型钢的力学性能无不利影响,两种镀层防腐蚀性能优秀,Al-Zn-Si合金镀层对钢材表面的防腐蚀性能卓越,而Al-Zn-Si-Re合金的防腐蚀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20.
Ni-P-MoS2与Ni-P-CaF2化学复合镀层自润滑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比研究Ni—P—MoS2和Ni—P—CaF2两种化学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能,以45钢为基体,制备了Ni—P-MoS2和Ni-P-CaF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镀层的施镀工艺,详细介绍了caF2、MoS2固体自润滑微粒镀前预处理技术,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仪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在PLINT微动疲劳试验机上对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述复合镀层的工艺配方能够可靠完成复合镀层的施镀,常温下,Ni-P-MoS2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且优于常温下的Ni—P—CaF2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