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与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就是一种仪式活动。因此,我们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应该大力依靠仪式活动。在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认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俗体育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法令形式让民俗体育退却;可将民俗体育文化的象征意义建构为城市精神,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民俗学是研究民众生活层面文化的学问,与文化人类学关系最为密切。民俗学强调要把民俗事象作为活态文化来研究,当前民俗学研究更应结合田野调查不断升发一些新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丰富民俗学的理论。民俗志不仅要记录、描述民俗事象,而且要说明和解释民俗事象。民俗志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书写,地方民俗志的编写应以标志性文化提领。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国家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阐述了以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代表的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在走向旅游产业化中对"家园生态"的影响: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双重危机并存的局面。在分析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协调好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政府主导力量,制定科学的民俗旅游生态发展规划;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民俗旅游生态环境等,从而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民俗旅游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歌在文化中国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侗歌民俗研究》对侗歌及人类歌谣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性。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歌谣人类学”理论,用人类学视角对歌唱活动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以唱为本”,以歌俗为主的研究主张。同时,作者还进行了有效的“多文本”写作,这对人类学田野写作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6.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7.
山东作为齐鲁故地,礼仪之邦,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开展民俗旅游的优越条件,论文以民俗及民俗旅游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综合分析山东民俗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发原则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覃美绒 《科技信息》2007,(20):177-177,184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是土家、苗、白族的聚集地。民俗民风淳朴,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民俗旅游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湘西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现就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媛媛 《科技信息》2010,(29):224-224,236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活动的一门重要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文化与人格理论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得英语教学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文化与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对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教学观;建立新的师生交往观;对树立新的教材观、学生主体观和语言实践观都有重要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通过金门陈坑传统渔业民俗"牵罟"旅游开发的个案研究,总结传统渔业民俗旅游开发的作用、存在问题和对策。认为由村民、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传统渔业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着民俗展演不地道、配套项目不完善、营销推广不到位、民俗节庆中被边缘化等问题。建议加强民俗展演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参与经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突出特色办好渔村节庆。  相似文献   

11.
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文化的原生性、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开发原生自然式的实地民族或民俗村为主,以建立民族民俗博物馆为辅,另外也可以适当考虑发展节庆民俗旅游、歌舞民俗旅游等专题性民俗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成都有丰富的民俗资源,本文从民俗旅游的定义入手,对成都已有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成都民俗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一步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直伴随人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课题,无论是地理学的角度还是生态学的视野,人类学者始终致力于人类及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并且创建了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系统等诸多理论流派。应用这些理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这就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角度和特色。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特殊的自然条件或以特殊的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残存研究——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索人类群体的具体文化发展脉络时,通过对“社会的化石”——文化残存的研究,上下求索,可以为历史、考古和民俗及人类学研究等多种学科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是颇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5.
王梨 《广东科技》2011,20(16):50-51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方法论。站在人类学的角度,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艺术。当美学在审美领域的研究遇到如何继续发展对人类的和民族的艺术研究的困境时,艺术研究学界开始向更善于诠释人类历史的人类学借力,寻求更宽广的和更具深度的研究空间和探索方式。艺术人类学便肩负起了开拓艺术...  相似文献   

16.
辛勤 《科技信息》2010,(10):53-53
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民俗文化的存在、繁荣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旅游地及民俗艺人创造经济价值,而且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对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觉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符号活动中,民俗符号占有特殊的地位,它鲜活的形式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完成了民俗信息传递的任务。新的民俗符号的建构既保存了传统民俗符号的精华,又为民俗符号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赢得了生存空间。东乡手抓这一民俗符号的建构便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他利用东乡传统的饮食资源,使得传统的民俗符号商品化,并且得到了主流社会和主流饮食文化的认可,成功的构建为新的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文化人类学发展史表明,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不但是文化人类学工作者自身在田野调查访问以至室内整理研究过程中研究人类群体文化的必要工具,而且是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同样,这种方法也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认同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民俗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消费的一个热点,民俗旅游的开发对旅游者、民俗地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旅游的基础,但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必要从政治、经济、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自豪感、以及时游客进行管理等方面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