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月8日伊扭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伊拉克扶植的科威特军政府首脑侯赛因·阿里上校被任命为伊拉克副总理。科威特首相萨阿德表示继续斗争、绝不屈服;重申如伊拉克撤军愿谈判解决危机。土耳其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海湾危机。《华盛顿邮报》报道,伊拉克战斗机装载化学武器,美驻沙特军队进行防毒气袭击训练。 8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无效。中国代表重申必须尊重科威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伊拉克要求在科威特的所有外国大使馆24日前迁往巴格达。苏联外交部声明反对诉诸武力和单方面解决海湾危机,如联合国安理会在海湾建立一支国际干预部队,苏将考虑参加。美国务卿贝克对  相似文献   

2.
海湾危机使脆弱的东欧经济遭受重大冲击,使东欧不稳的政局面临新的威胁。东欧各国对海湾危机十分关注和担忧,并迅速作了反应。它们普遍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强调政治解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捷克斯洛伐  相似文献   

3.
16日穆巴拉克要求美国在海湾延缓三个月采取军事行动。贝克就是否对伊动武同安理会成员国磋商。 17日联合国秘书长对海湾危机感到悲观。贝克征得安理会理事国非洲的埃塞俄此亚、科特迪瓦和扎伊尔支持安理会授权对伊开战。 18日伊拉克宣布将释放所有外国人质。布什会见科尔后说双方都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19日伊拉克将向科威特增派25万军队。  相似文献   

4.
海湾地面战争从2月24日凌晨1时(格林尼治时间)爆发,到28日凌晨5时布什总统宣告结束,历时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部撤出了科威特。伊拉克在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信中表示无条件全部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个决议。此后伊拉克政府又表示将付予科威特战争赔款;同意派出高级军事人员与多国部队方面的高级军事人员接触,为停火作出安排;交换战俘问题将排在双方接触时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石油供应和法伊关系考虑,既向海湾派军舰和部队,又同美国政策保持一定距离。面对海湾危机,法国继美国之后也迅速采取行动:强烈谴责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要求伊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冻结伊、科在法资产;宣布对伊拉克实行武器禁运;在安理会投票支持关于处理伊科冲突的各项决议;以后又推动欧共体通过对伊拉克制裁的决定,并倡议召开了西欧联盟特别会议,使其首次作出军事介入海湾的决议。随着紧张局势的升级,法国在军事上也很快采取了措施:8月8日密  相似文献   

6.
大事记     
16日为期2天的海湾合作委员会6成员国和埃及、叙利亚外长会议在科威特举行,会议讨论海湾安全体系问题。 17日西非国家15日至今举行部长会议,谋求非洲经济复苏和发展。第10次中美洲首脑会议15日至今在圣萨尔瓦多举行。  相似文献   

7.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枪炮声陡然打破了中东地区微妙的平衡。此后中东各种力量围绕如何解决海湾危机和地区安全安排等问题再度分化组合。在这当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向以强硬、激进著称的利比亚却自始至终保持着耐人寻味的低姿态。海湾危机更清楚地表明,昔日阿拉伯世界外交“怪球手”的对外政策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由此引起的海湾危机中,美国人最为恼火,这当然不仅是由于几千名美国公民成了伊拉克的人质,更因为海湾既是美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来源,还是一块战略要地,有报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伊拉克爆发的危机反应不一,主张各异,内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分聚离合。到2月19日,阿拉伯国家对美伊危机立场分三种:一是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支持美开战;二是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等,基本反对动武;  相似文献   

10.
2日:钱其琛外长会见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外长。美“独立”号航空母舰驶抵海湾,并进行大规模登陆演习。欧安会部长级会议发表公报并通过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3日:萨达姆在伊侵科后首次前往科威特。  相似文献   

11.
10月初的北京已感阵阵秋凉,海湾沙漠小国科威特却仍是流火的季节。10月7日,科威特举行第8届国民议会选举,应科威特新闻部的邀请,记者有幸前往采访。10月1日我们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趋势中,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它在缓和海湾局势、协调海湾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防务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加强。一年一度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轮流在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首都召开,去年12月18日至21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第10届会议。  相似文献   

13.
岳杨 《世界知识》2012,(13):44-45
前不久,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联酋等六国领导人在利雅得召开会议,正式讨论了构建"海湾联盟"的问题,成员国一致同意进一步研究并落实沙特提出的"海湾联  相似文献   

14.
7月22日,美国按原计划开始为科威特油轮护航,海湾局势因此进入了新的紧张阶段。人们注意到,就在美国实施护航计划的前夕,即7月21日,戈尔巴乔夫就海湾局势致函里根,批评美国不断加强海湾地区的军事力量,表示苏联愿与美国为结束海湾战争联合行动。很明显,美苏在海湾的明争暗斗在加剧。美国同意科威特油船悬挂美国国旗并为之护航,确是为保卫自己在海湾的利益所下的“风险投资”。它是在苏联的势力日渐深入海湾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里根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说,决不能让海湾“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中”。温伯  相似文献   

15.
自从海湾危机爆发以来,作为美国在西欧的主要盟国之一的西德,其反应的激烈程度远不如英国、法国两个西欧大国,也不如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其他西欧国家。对于伊拉克侵吞科威特,  相似文献   

16.
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有一个陆间海,这就是报刊上经常提到的海湾,亦称波斯湾。而科威特国就坐落在海湾西北岸的犄角上。科威特南邻沙特阿拉伯,北部和西部与伊拉克接壤。科威特面积仅178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3公里,在海湾中有布比延、法拉卡等10多个岛屿。布比延岛面积860平方公里,位于伊朗海口对面,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法拉卡沿岸是通商要道。科威特人口184万,其中外国侨民占58.4%,巴勒斯坦人约40万。科威特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国估计,由于海湾危机和战争的冲击,1990年中东各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从1989年的6.6%剧降到了-5%。且不说直接受害的科威特1990年财政赤字为180亿美元,沙特为150亿美元,伊拉克则“退回到工业化前时代”,就是其他中东国家也是损失惨重,特别是在经济上与海湾国家关系密切或依赖较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面临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压力,日子很不好过。但仍坚持不退出科威特;美国面对国际上要求政治解决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制约,动武的调子有所降低,估计海湾危机的僵持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1月15日,科威特国家元首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因病去世,享年78岁。贾比尔是当今海湾国家中的元老级元首,其人生极具传奇色彩,贾比尔1928年出生于科威特,从小接受宫廷教育。曾在穆巴拉克和艾哈迈迪学校读书,并接受私人教师有关宗教、阿拉伯语等专门知识教育。1949年~1959年,在当时还属于英国保护国的科威特,他出任艾哈迈迪省的公安署主任和地区行政长官;1959年,他改任财政和经济署署长。1961年6月科威特宣布独立后,贾比尔历任财政和经济大臣、财政和工业大臣、商业大臣。1966年5月31日,他担任王储;1977年12月31日,出任科威特的第1…  相似文献   

20.
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举家出逃约旦后,美国宣称伊拉克有异常军事调动,迅速增兵海湾和中东地区,并分别在约旦和科威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还派高级官员匆匆出访中东和海湾国家。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一直把遏制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其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家认为,美国大肆渲染伊拉克的内部危机和对邻国的军事威胁,在海湾地区制造紧张气氛,目的是促使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继续疏远伊拉克并为美国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寻找理由,控制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