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监测设备也逐步转向信息化和自动化,在普及计算机和具备局域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套环境监测站综合管理系统对站内数据从收集、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阐述了3S技术的应用,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管理的研究心得,以3S技术背景下城市管理新思维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区域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在马鞍山市总体规划"1255"和"6653"城镇体系建设背景下,基于江心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等基础要素分析,采用3S技术对马鞍山市江心洲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影响因子,结合相应的评价标准,最终将敏感性分为5级,即极敏感、高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运用ArcGIS分析各影响因子,并加权计算特定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综合指数,生成综合生态敏感性图.研究表明非常敏感区占地面积3.928 5km2,主要集中在宫锦圩与何家洲、江心圩与彭太圩之间的两处湿地系统,高敏感区占地17.820 9k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何家洲、紫洲、宫锦圩生态片区,东北部的水源保护区,南部的彭太圩、幸福洲和江心圩生态片区,以及中部的江心圩干渠沿线.在此基础上制定江心洲生态功能区划,并对开发建设进行生态可行性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生态规划控引,为江心洲总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限制性要素.  相似文献   

4.
2008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S技术是当前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重点论述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介绍内业建库的过程并且分析了调查数据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3S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应用3S技术能够快速地获取动态变化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大庆油田工矿区为例,探讨了基于3S技术的景观生态环境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及技术流程;利用大庆油田工矿区2005年SPOT5的影像,对其200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信息提取,利用GPS的精确定位技术对提取信息进行验证,结合大庆油田工矿区1996年详查地形图数据,借助MAPGIS的软件功能,对大庆油田工矿区景观生态环境的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5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建设,对生态景观的破坏很大,特别是在油井与井排路附近提取的信息变化很大,景观破碎化严重,耕地、湖泊泡沼面积明显减少,草地退化严重,土地沙化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6.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S技术是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针对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秦皇岛市实现生态环境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3S技术的扬州2500年间城市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考古学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 运用3S技术和历史地理学方法, 将河口变迁、河道变迁、运河变迁与城市空间演变相结合, 探讨古城扬州在2500年间城市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因素。首先基于行政区划图在2006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图上截取扬州市区边界; 然后以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为基础, 对关键点进行GPS定位, 利用ArcGIS9.3将位置点和影像数据叠加, 复原历史时期扬州附近长江河道的演变过程, 定量获取古城扬州在不同时期的属性数据, 由长江河道与邗沟的演变过程, 得到不同历史时期扬州城的水域面积、泥沙淤积面积及城市面积; 最后, 依据属性数据分析扬州城市演化的特征, 并探讨影响古城扬州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 扬州城市演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气候因素是城市演变的大背景; 长江河道和运河水系变化则引导城市演化的方向; 长江河道北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南移导致古城扬州的演变, 反过来又带动内河航运的延伸, 城市则依运河的方向拓展, 即使城市缩小了, 依然邻近运河的方向; 总体上看, 唐代之前, 城市演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多, 唐代之后则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8.
基于3S技术的林业数字化及其应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建设速度的加快,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实用化,必将给林业信息管理开拓崭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必要性,采用"3S"技术更新了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出将外业调绘图、数据库、遥感影像图"三图"叠加进行更新的具体方法,阐述更新的基本流程及更新过程中图斑重叠、图斑缝隙、属性编码新旧地类转换、属性一致性等问题,详细说明了结点匹配、拓扑一致性检验、录入验证、统计验证等五级精度检验方法和过程,总结3S技术一体化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大规模更新开辟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环境质量表征技术的发展概况,通过举例说明,指出3S技术在环境质量空间表征上的应用现状,提出随着3S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广泛应用,环境监测成果表达技术将进入空间信息综合采集、管理、分析、加工、表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巨野县及其附近的黄淮海平原区为例,简要介绍了3S技术在地貌研究中的运用,提出了研究平原微地貌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建立了巨野平原微地貌分类系统及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根据实地考察验证记录,做出了巨野平原微地貌图。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的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分析国内城市环保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3S”技术的城市环保信息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和功能设计,阐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三维地理环境下的野外远程监控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将远程监测系统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基于一种新型的地理信息浏览器/服务器群的空间信息访问模式。它利用3S技术与分布式网络组织数据服务,并在客户端实现具有三维地理环境效果的野外远程集成监测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实时远程三维监控效果良好,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技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农业信息化及3S(GIS、GPS、RS)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3S技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案,具有广泛适用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3S技术是进行资源环境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中,应用3S技术能够快速地获取动态变化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该文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探讨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并在3S技术支持下,对密云县1991年到2001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01年,密云县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下列特点——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密云水库面积明显减少,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技术的玛曲县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改进的遥感二分像元估算模型估算了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结果显示:玛曲县2000,2002,2004,2006,2008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66.17%,56.41%,57.34%,77.38%,58.93%。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等植被的退化比较严重。草地植被的演变情况主要由优等植被覆盖向劣等植被覆盖演变,进一步证实了玛曲县草地呈退化趋势。并对导致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进行PCA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是导致玛曲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明人类活动对玛曲高寒草地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3S技术在云南省禄劝县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为土地利用数据提供了现势、准确的信息源,而地理信息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也为政府决策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着重介绍了3S技术(指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 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环境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情况,以贵州省都匀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为例,详细描述了综合利用“3S”技术、多媒体以及虚拟仿真、专家系统技术,根据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运用近期分辨率较高的卫星遥感资料,以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关经济社会资料,建立县、乡、分级管理的智能化、高精确度、动态更新的县级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S技术为支撑,在对福建省1988年和2000年2个时期陆地卫星TM影像进行遥感判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12年间的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年间福建省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而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的区域集中在闽西北地区,且主要来自于草地类型的转变;耕地面积的减少则主要由于城乡居住建设用地的扩张与占用,且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闽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