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软煤层巷道掘进防突技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以西山煤电屯兰矿南5#采区12507皮带顺槽掘进工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定向长钻孔与底板穿层相结合的方法掩护松软煤层巷道掘进。结果表明,经有效抽采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均降至8m3/t以下,掘进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保持在0.3%,消突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松软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桐煤矿为一高沼气严重突出矿井。该矿煤层厚度的变化对其瓦斯突出有很大影响,无论是厚度不同的三个可采煤层间的对比,还是同一煤层不同厚度区段的比较,都明显地反映出煤层厚度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采深的延伸和采掘强度的增大,非突出煤层或矿井的突出危险性预测与评价为保证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保障。平煤股份二矿庚20煤层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作为相邻矿井的吴寨矿在开采庚20煤层前需要确定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应用单项指标法对吴寨矿西翼采区标高-400 m以浅庚20煤层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庚20煤层的煤体破坏类型、坚固性系数均达到了突出煤层的临界指标值,但是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放散初速度未达到临界指标值,因此,在该区域范围内庚20煤层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该结论指导了矿井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在白皎煤矿突出特别严重的20102区,试验网格式穿层钻孔预抽突出危险煤层瓦斯15个月左右,其抽出瓦斯质量相当于在突出煤中采出厚为0.015m 的煤,因而瓦斯含量从17.86m^3/t降至8.96m^3/t,煤层收缩变形1.15‰,相对应力下降2.10-84MPa,使煤层应力,瓦斯分布的极不均匀性趋向于均匀,有效的防止了突出。  相似文献   

5.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实践,初步确定了评价淮南矿区煤层突出危险性的敏感指标,介绍了瓦斯抽放技术在防治瓦斯突出的现场应用,考察了先抽后掘技术、边抽边掘方法、顺层及穿层钻孔抽放技术的防突效果,研究了其施工工艺和抽放参数,分析了开采保护层技术的防突效果,阐述了松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在瓦斯的抽放及防治瓦斯突出上存在的困难,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现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岩浆侵入破坏,改造了井田构造,使煤变质程度、煤层形态、煤层厚度等成煤地质要素发生变化,加剧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本文介绍大兴井田岩浆侵入岩分布规律;分析了岩浆侵入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云波 《太原科技》2014,(2):96-100
在瓦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瓦斯突出和爆炸的隐患,一些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和成熟的施工方法应用在瓦斯隧道施工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以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刘家庄高瓦斯隧道为例,通过介绍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煤层分布、煤系说明、地勘等,发现该区含煤层20余层。煤层真厚度约0.70~5.86 m,其中M1,M17等7层煤有遭受煤层瓦斯突出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危险。提出了运用瓦斯隧道揭煤施工技术和防突防爆措施,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确保安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朱长河 《安徽科技》2005,(11):38-38
一、实验区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谢李公司二井62采区保护层B9煤层厚1.4~2.2m,平均厚1.7m;被保护层B8煤层厚8~10m,平均厚9m.两层间距11.4m.B9煤层最小倾角64°,最大102°,B9煤层既是上保护层,又是下保护层.开采范围上顺槽标高-489m,下顺槽标高-559m.实验区上邻近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5222B9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87m3/t;5222B8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8m3/min,抽排量为1349m3/min,相对涌出量为8.17m3/t.实验区B8下限标高-570m的瓦斯压力为1.5MPa,计算得瓦斯含量为7.3m3/t.  相似文献   

9.
以淮北矿区石台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方法,以井田内主要断层和天然焦区为界.将主采煤层3煤层划分为3个独立的地质块段.分别对不同地质块段内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侵蚀等对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对石台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地质构造对瓦斯保存和运移具有重要作用.地质块段的划分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各影响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准确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在潘三矿勘探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线性统计规律和瓦斯地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影响11 -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砂泥比、煤层厚度和倾角;利用逐回归分析建立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与误差分析.结...  相似文献   

11.
袁胜利 《安徽科技》2012,(11):48-50
正一、引言目前,预抽煤层瓦斯是大多数突出矿井采取的防突措施,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进而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达到治理瓦斯的目的。顺层钻孔瓦斯抽采半径常用测定方法包括:压降法、计算机模拟法、气体示踪法和钻孔流量法等。顺层钻孔测试煤层瓦斯难度较大,由钻孔瓦斯流量与瓦斯压力的关系模型可知,钻孔  相似文献   

12.
淮南矿业集团目前有9对生产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占6对.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的涌出量、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在进一步增加.以谢一矿为例,目前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已达100m3/min,单个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达30m3/min.主采煤层C13、B11、B9b、B4ba为"双突"煤层,B6、B7、B8煤层也为高瓦斯煤层.双突工作面、双突掘进头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胶囊封孔技术在月矿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瓦斯压力是瓦斯涌出和突出的动力,也是煤层瓦斯含量多少的标志。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对有效而合理制定矿井防治瓦斯的措施,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东瑞煤业2号煤层、3号煤层瓦斯量及其涌出量之间的源汇关系,采用分源法对东瑞煤业2号煤层和3号煤层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东瑞煤业瓦斯总储量为26428万m3,可抽瓦斯量为7930万m3;开采2号煤层二采区时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为26.87m3/min,开采3号煤层时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为14.13m3/min。  相似文献   

15.
方大生  郑浩 《安徽科技》2013,(10):54-54
正前岭煤矿4344风巷处于向斜轴部,受向斜构造影响,应力较集中,地压较大,煤层瓦斯含量也较高,勘探资料显示本工作面附近034钻孔4煤瓦斯含量为11.08ml/g。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中心《皖北煤电集团前岭煤矿东翼4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考察方案》,-260m标高以下区域需要采用顺层长钻孔测煤层瓦斯含量并结合打钻过程中突出预兆等预测突出危险性,其中要求在掘进期间每隔40m施工一组34个防突措施孔,该组钻孔对称分布于4344风巷掘进方向两侧的扇形区域。  相似文献   

16.
淮北矿区芦岭煤矿主采煤层为8、9、10煤层。8,9煤层均为极松散煤层,普氏系数f=0.1-0.2。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易燃:煤尘易爆。多年来,开采方法一直采用分层布置、人工落煤的开采工艺,巷道准备周期长,职工劳动强度大,单产低,加上瓦斯及煤层自然发火灾害严重,经济效益极差。通过对芦岭8,9煤的煤层赋存条件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来改革8,9煤现有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张集矿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结合矿井生产中测定的各项煤层瓦斯参数,从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张集矿迄今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多是受地质构造影响,是以地应力为主导因素的突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大,构造煤发育的地区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的地区.煤的厚度越大、煤厚变化程度越大的地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越大.煤层顶板岩层为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煤层瓦斯组分异常对安全生产影响,得出煤层瓦斯组分中,氮气浓度增高将引起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误差偏大,且易造成采掘工作面人员窒息,重烃浓度增大,使矿井瓦斯爆炸危险性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9.
对某矿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煤和瓦斯突出与煤层的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变形特性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突出煤层群在瓦斯治理时,常常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淮北海孜煤电公司86采区上部覆盖巨厚火成岩,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区域,煤层松软,透气性差,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严重,在施工瓦斯抽放穿层钻孔时需要下套管进行护孔,钻孔施工工艺复杂,单孔施工时间长,成本较高.在原有瓦斯治理方案基础上改进了钻孔施工工艺,研制了伞形接箍,只将套管下至下部煤层段,节省费用197.18万元,降低了钻孔施工成本,单孔施工由原来的12个小班减少到4个小班,提高了钻孔施工速度,缓解了接替紧张的局面,并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