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把对动态黑洞量子热效应的研究推广到用(t,r)坐标描述的时空.进一步发展了研究动态黑洞的乌龟坐标方法,给出了1+1维动态带是黑洞的视界位置和温度.  相似文献   

2.
把对动态黑洞量子热效应的推广到用坐标描述的时空。进一步发展了研究动态黑洞的乌龟坐标方法,给出了1+1维动态带是黑洞的视界位置和温度。  相似文献   

3.
1+1维动态黑洞的热效应赵峥,赵仁(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100875,北京;第一作者51岁,男,教授)关键词动态黑洞;热效应;1+1维时空;乌龟坐标分类号P145.8近来,对1+1维时空热性质和量子性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1].我们已对用爱...  相似文献   

4.
青岩油杉种群密度的GM(1,1)组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植物种群GM(1,1)组合模型手理论和方法。以种群密度为时间数据序列,建立了青岩油杉种群密度的GM(1,1)组合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M(1,1),组合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群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5.
卢大远  刘来福 《贵州科学》1997,15(3):171-175
对文「1」乌蒙山区黑鹤种群动态的模型利用矩阵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除计算出文 「1」通过模拟得到的黑颈鹤种群年增长率和稳定的阶段分布处,还求出了文「1」水得到的几个与黑颈鹤种群动态有关的生命参数;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种群基径大小作为时间序列,建立马缨杜鹃种群密度的GM(1,1)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群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7.
进行电磁铁的动态优化设计,首先必须确定其最优动态吸力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 A.Г.Hикитенко[1]提出的确定动态特性的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确定最优动态特性是泛函寻优问 题,并应用最优控制的理论,提出了确定电磁铁最优动态吸力特性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复化辛卜生公式的基础上构造了计算∫(-x,∞)e^-1/2y^2dy的动态公式,对动态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公式的误差界小于等于10^-6,并综合0.618法,给出了积分方法∫(x,∞)e^-1/2y^2dy/∫(-∞,x-√a)e^-1/2y^2dy=q的一种数值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期性观测数据的三角多项式滤波及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周期性观测数据的动态处理建立了三角多项式滤波模型,并给出了拟合系数{a0,a1,…,am,b1,…,bm}的递推M型估计及状态预报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处理微型滚珠的表面和界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EDAX和AES分析了离子束动态混合处理的Φ1.57-1.60mm微型滚珠表面的均匀性和界面混合情况,在100keV的N离限束动态混全条件下,界面混合区达140nm以上;同一球面不均匀度小于1%,球间不均匀度小于15%。结果表明,为提高这类轴承的使用寿命,在适当工艺条件下采用离子束表面强化处理,完全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重复荷载作用下非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神河高速非饱和黄土在不同围压下进行振动三轴试验,测定了非饱和黄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以及黄土的动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值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固结比条件下,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压力值增大而增大;随着动应变增大,非饱和黄土的阻尼比随之增大;非饱和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可近似用双曲线模型表达。同时分析了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规律,进一步验证动三轴试验中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动态数据距离与动态数据几何辨识-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集合,提出动态数据偏离度概念与动态数据距离的概念。动态数据偏离度包括内-动态数据偏离度、外-动态数据偏离度与内-外动态数据偏离度;动态数据距离包括内-动态数据距离、外-动态数据距离与内-外动态数据距离。应用动态数据偏离度与动态数据距离,得到动态数据的辨识与恢复定理,给出信息系统动态稳定数据的几何辨识准则,并给出应用。动态数据距离使得信息系统动态数据辨识与恢复直观化,是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变化的一个几何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相同动应力比和相同动应力幅值下围压对加筋砾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GDS动态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土工格栅加筋砾性土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相同动应力比和相同动应力幅值下围压对加筋砾性土轴向累积应变、回弹模量、动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应力比相同时,围压增大轴向累积应变随之增大,而动应力幅值相同时其规律恰恰相反;随围压的增大,回弹模量和动孔压均增大;相同动应力幅值时,回弹模量在振动初期的衰减较为明显,围压为120 kPa时衰减现象最为显著;随着围压的增大,动孔压均呈增大趋势,而孔压比基本维持在0.5左右,表明加筋砾性土具有良好的抗液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饱和砂的动孔压演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DS 10 Hz/20 kN双向振动三轴系统,对饱和砂进行不排水动三轴液化试验,研究了液化进程中动孔压的发展规律,并阐述了动孔压的演化机理.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饱和砂的动孔压应变模型.该模型直接和动力分析中应变幅相联系,能够弥补应力模型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等压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和固结压力对动孔压比与动应变比的关系影响较小,动孔压发展规律可近似用同一模型表示.不同动应力和固结压力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孔压的增长模式用Seed提出的孔压应力模型描述时,试验常数可取相同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围压、纤维长度、纤维细度和配合比等因素对聚丙烯纤维加固粉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及动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硬化型,近似双曲线;围压对纤维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强度的影响较大,纤维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振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纤维越细,动强度越大,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纤维的掺入对土体动摩擦角的影响不大,主要提高了土的动黏聚力。  相似文献   

16.
扰动频率对动压气体轴承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偏导数法求解动压气体润滑Reynolds方程,给出了动压气体轴承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普遍适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了动压气体轴承的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并重点研究了扰动频率对这些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动压气体轴承的动态刚度系数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动态阻尼系数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从理论上解释了动压气体轴承的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与扰动频率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从动力主体、动力媒介、动力作用、胁迫效应和制约条件等多层次,逐步深入探讨了风景区城市化现象的动力机制.认为该现象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动下,由政府、企业、居民和旅游者4个利益主体通过“旅游需求-旅游供给”这一动力媒介,推动经济力、社会力和技术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不仅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而且也要受制于景区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
 类岩石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是研究冲击地压和岩爆等地质灾害现象、评估围岩或工程材料抗冲击破坏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高应变率下的类岩石材料动态本构关系对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施工方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总结了类岩石材料动态本构方程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损伤模型、动态黏弹性模型、动态黏塑性模型、动态黏弹塑性模型、经验模型等动态本构关系的优点和局限性;归纳了不同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对动态本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使类岩石材料在动静组合加载下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较好地吻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路面工况对车路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车速对路面动态响应的影响,讨论了不同质量的车辆对路面的动载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竖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呈衰减趋势;车—路耦合产生的动载作用受路面工况的影响较大,路面等级越低(路况越差),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越大;车速增加,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也随着增大;在相同条件下,重型车辆较轻型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要大很多,即重车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李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9):177-178,183
介绍了滑动轴承的动态特性及动态特性参数,针对现有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方法所存在的不足,重点探讨了滑动轴承油膜动态特性参数试验测定识别方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